若有人以为自己知道什么,按他所当知道的,他仍是不知道。——保罗
路加福音第五章十七节,法利赛人出场了。他们是犹太信仰的“基要派”,立马显示出和普罗大众不同的“功力”。
法利赛人向耶稣提出了一连串质疑。耶稣赦免瘫子的罪,他们问:这说僭妄话的是谁?除了神以外,谁能赦罪呢?耶稣和门徒吃喝,他们说,你的门徒怎么不禁食?耶稣的门徒在安息日掐麦穗,耶稣在安息日治病,他们质问,你们为什么做安息日不可做的事呢?一直问到路加福音六章十一节,他们已经开始商议如何“处治”耶稣了。
认知五境界
这些“较真”的法利赛人,让我想起了一个关于思维维度和思考逻辑的分类,把人的认知分为五个境界:
第一类:思考无逻辑,思维无闭环。
第二类:思考有逻辑,思维无闭环。
第三类:思考有逻辑,思维有低级闭环。所谓低级,是指只有单一认知系统。
第四类:思考有逻辑,思维有高级闭环。所谓高级,是指有多维认知系统,不是单一系统。
第五类:思考有逻辑,思维有高级闭环,但仍不断更新。
套用在路加福音出场的法利赛人身上,他们应该就是第三类吧,思考有逻辑,思维有“低级”闭环,也就是单一闭环:律法。
法利赛人的思维止于律法,他们认为,作为一个普通人,耶稣赦罪、不守安息日,明显违背了律法,但他们却没有想到关于救主的预言,在先知的预言中,弥赛亚(救主)称为“全能的神”,且行医病神迹,耶稣行了相同的神迹,且显出只有神才有的赦罪权柄,证明他就是救主。耶稣并没有违背律法,他是神,神有赦罪的权柄,他是人,是道成肉身的弥赛亚,在地上行使神性的赦罪权柄,他也没有做安息日不该做的事,他就是安息日的主。
法利赛人只靠律法,是无法认识耶稣是救主的,因为在律法的系统里,人性和神性不能兼容,耶稣是人,就不能赦罪,因为只有神才能赦罪。但如果加入预言系统,耶稣是人,又行使了神的权柄和神迹,那他还可能是救主啊,救主既成就律法,又实现预言,这个认知,需要的是在预言和律法双重张力里的信心突破。
除了预言,法利赛人还可以寻求圣灵的启示,如西面,因得到圣灵的直接启示,见到婴孩时期的耶稣,一眼就认出他是救主。除了圣灵的启示,法利赛人还可以像马利亚般审慎,将这一切事存在心里,反复思想,也终有明白的时候。
然而,法利赛人没有正视预言,也没有寻求圣灵启示,更没有审慎思想,他们只顾着排斥一切在自己单一律法系统之外的存在,最后只想到“如何处治他”,将异类耶稣从他们的系统中删除。
谦卑、多维、开放
“论到祭偶像之物,我们晓得我们都有知识。但知识是叫人自高自大,惟有爱心能造就人。 若有人以为自己知道什么,按他所当知道的,他仍是不知道。 ”(哥林多前书8:1-2)
保罗在这里提醒我们,在认知上要保持谦卑的态度,因为在“你所知道的”和“你所当知道的”之间,永远有距离。神的启示是全备的,但我们个人的领受未必全备,我们需要建立多维认知系统,保持开放态度,除了知识,还要有爱,而不是像法利赛人一样,在狭隘的闭环中自高自大。
何谓“智慧”?
那么,如果把第四类和第五类的认知套用在信仰上,会是怎样的境界呢?
四类:思考有逻辑,思维有由信约、圣经、传统、圣灵、常识、爱、经验等组成的多维闭环。
五类:思考有逻辑,思维有上述多维闭环,还要保持开放态度,在处境中不断更新认知。
我们都渴慕的所谓“智慧”,也就是这第五类的认知境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