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兄姐妹平安,感谢主能和大家分享上帝的话语,今天我们分享的是记载在路加福音10:25-37好撒玛利亚人的比喻。
好撒玛利亚人的比喻在主耶稣基督所作的众多比喻中具有自己的独特性,首先,它非常具有影响力,甚至影响了许多国家的立法——著名的“好撒玛利亚人法”就由此而生;另一方面,人们对这个比喻可能还存在着一些误解,常以最后一节经文“你去照样行吧”作为比喻的核心教导,认为主耶稣基督做这个比喻的目的是要教导人效法好撒玛利亚人的行为——愿意付上代价去怜悯有需要的(其实这并不是这个比喻最核心的教导)。
接下来我们会从“比喻的起因”“比喻的解析”以及“比喻的教导”三个方面来分享这个比喻。
一:比喻的起因
25有一个律法师起来试探耶稣说:“夫子,我该作什么才可以承受永生?”
26耶稣对他说:“律法上写的是什么?你念的是怎样呢?”
27他回答说:“你要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主你的 神;又要爱邻舍如同自己。”
28耶稣说:“你回答的是。你这样行,就必得永生。”
好撒玛利亚人的比喻出现在一个律法师对主耶稣的质疑之后——有一个律法师起来试探耶稣说:“夫子,我该作什么才可以承受永生?”律法师是熟知摩西律法和传统口传律法的文士,他们在以色列人中负责抄写、教导、解释律法,是律法上的权威。因为以色列人在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以及信仰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律法有关,所以 律法师在以色列人中有很高的社会地位。
这个律法师问了耶稣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该作什么才可以承受永生?”这个问题真的很重要,因为自从有人类以来,人类就被死亡的阴影笼罩着,死是众人共同的结局,但在律法师的心里它知道有一条路,藉着它人们可以胜过死亡,承受永生。这个观念是多么的伟大,因为在很多人心里人类的极限和尽头只是尽可能的延长生命,所以拼命了解吃什么才营养,如何运动才健康,并没有认识到人有承受永生的可能性。
但很遗憾的是,提出这个重要问题的律法师却是用错误的动机在向正确的提问对象发问。他真的是问对了对象,因为主耶稣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要让人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但律法师却是存着“试探”这耶稣的动机在发问,而不是切慕求智慧,虚心求聪明。为什么他提出这个问题就是在试探耶稣呢?当然,并不是这个问题本身有什么不对,而是提出这个问题的人的动机存在问题。他或许是想通过这个问题显明主耶稣对律法的立场的错误,因为主耶稣很多时候,无论在祂的教导上还是在行为上,都与传统的律法教导相违背——传统的律法教导安息日什么工都不可做,但主耶稣却常在安息日治病救人;传统的律法教导却不仔细洗手就不可吃饭,但耶稣却教导不洗手吃饭并不污秽人(可7:3;太15:20);传统的律法教导人要远离罪人,耶稣却常与罪人一同吃喝……
于是很多文士就以试探的动机,在不同的场合、以不同的问题向耶稣发出挑战,这些问题都十分尖锐——纳税给凯撒可不可以?人无论什么缘故都可以休妻吗?从天上给我们显个神迹吧?这妇人是正行淫之时被拿的……你说该把她怎么样呢?四福音中记载的对主耶稣的试探,除了撒旦就是这些文士和法利赛人了,难怪施洗约翰曾愤怒的称呼他们为“毒蛇的种类”。
但我们的主耶稣为智慧之子,祂以智慧和圣灵说话,是众人抵挡不住的,于是耶稣反问:“律法上写的是什么?你念的是怎样呢?”——你作为文士作为律法上的学者和专家,你先说说你的看法吧。于是律法师回答说:“你要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主你的 神;又要爱邻舍如同自己。”他回答的对,耶稣也对他的回答给与了认可,耶稣说:“你回答的是。你这样行,就必得永生。”
律法师的回答分别取自旧约申命记6:5“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神”和利未记 19:18“不可报仇,也不可埋怨你本国的子民,却要爱人如己。我是耶和华”。这两段经文就是对于整个摩西律法的总结——爱神和爱人。
上帝藉摩西所颁布的律法包括三个方面——道德律(十诫);民事律(处理民事纠纷);礼仪律(教导如何敬拜)。其中十诫是一切律法的基础,它包括两个方面,前4条诫命教导我们要爱神;后6条诫命教导我们要爱人。从前4条诫命就延伸出来有关敬拜的条例,也就是具体的教导我们如何爱神;从后6条诫命就延伸出来有关民事的条例,也就是具体的教导我们如何去爱人。所以律法师的回答是非常准确的,爱神和爱人确实是神对人的要求。
但问题是,爱神和爱人却不能让我们得着永远的生命。
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看这个问题,一是——上帝藉摩西颁布的律法是在埃及呢,还是在旷野呢?也就是说上帝颁布律法是在救赎以色列之前呢,还是在救赎以色列之后呢?是在救赎以色列之后。所以,律法不是被拯救的原因,而是被拯救后的要求,以色列被拯救是因为上帝的怜悯,是因为涂抹在门楣和门框上羔羊的血。
另外——上帝颁布十诫在先呢?还是献祭的条例在先呢?十诫在先。为什么?因为当人靠自己无法完成律法上的要求时,就靠着献祭制度完成律法上的义,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献祭制度有一方面的功用是对人无法完成律法上的义的一个补充。不义的人藉着牛、羊、鸽子的血在律法上被算为义。从这两个方面看来,我们就可以清楚的发现,律法不是人得救的原因,羔羊的血才是(逾越节的羔羊,出12:13),律法也不是人称义的原因,羔羊的血才是(祭坛上赎罪的羔羊)。
所以,律法师虽然以律法的核心教导“爱神和爱人”来回答主耶稣对他如何承受永生的反问,但人凭自己是无法活出来真正爱神和爱人的要求的。牛、羊、鸽子的血也断不能除罪,因为它们只是上帝在历史过程当中所设立的一个影儿,它们的目的是指向基督,只有耶稣基督的宝血才能洗净人的罪,使人承受永生。耶稣说:“你回答的是。你这样行,就必得永生。”也不是鼓励他去努力遵守律法以获得永生,而是告诉他,如果你真的明白律法,律法会促使你去寻找真正的救赎,而不是靠自己的善行(我可以作什么)来得救。因为当我们认真检视律法,律法就会暴露我们的罪与不义。「凡有血气的,没有一个因行律法能在神面前称义,因为律法本是叫人知罪」罗3:20。
然而律法师要显明自己有理,于是继续追问:“谁是我的邻舍呢?”他想要让耶稣给邻舍下一个定义,下定义的目的其实是为了划分范围,也就是说,他想要耶稣公开的表达谁是我们爱的对象,我们需要在他们身上尽爱的责任,谁不是我们爱的对象,我们不需要在他们身上尽爱的责任。就像第一个问题“我该作什么才可以承受永生”一样,律法师心里有自己的答案,虽然我们不清楚律法师区分邻舍的标准是什么,是按照血统来区分,将本族的犹太人视为邻舍?还是以信仰来区分,将进入犹太教的人视为邻舍?或者将住在自己周围的敬虔的犹太人视为自己的邻舍?或者将认识的、与自己有来往的人视为自己的邻舍?我们并不清楚他对于邻舍是怎样定义的。但我们却可以肯定的是,在律法师心里有一个清楚的标准,来区分谁是自己爱的对象。
于是这个比喻到这里就由“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的神,又要爱邻舍如同自己”的律法要求聚焦在“爱邻舍如同自己”上了。于是耶稣作了好撒玛利亚人的比喻,对于邻舍的定义加以解释。
二:比喻的解析
30耶稣回答说:“有一个人从耶路撒冷下耶利哥去,落在强盗手中。他们剥去他的衣裳,把他打个半死,就丢下他走了。
31偶然有一个祭司从这条路下来,看见他,就从那边过去了。
32又有一个利未人来到这地方,看见他,也照样从那边过去了。
33惟有一个撒玛利亚人行路来到那里,看见他,就动了慈心,
34上前用油和酒倒在他的伤处,包裹好了,扶他骑上自己的牲口,带到店里去照应他。
35第二天,拿出二钱银子来交给店主说:‘你且照应他,此外所费用的,我回来必还你。’
这个比喻的内容很简单,没有复杂的故事线,但在解释这个比喻时却出现了分歧很大的两种解经路线,一条是以教父为代表的“寓意解经法”的路线。教父们一致认为这个比喻是有关救恩的寓言。它主要谈论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人类的堕落(从耶路撒冷下耶利哥);魔鬼的逼迫(剥去他的衣裳把他打个半死);律法的不足(祭司和利未人虽然看见却未帮助);基督的怜悯(撒玛利亚人看见便动了慈心)。并且将比喻中的细节都做了象征性的解释,比如:他被打个半死是指身体活着,灵性死亡;用油和酒倒在伤处,象征圣灵和宝血的医治;带到店里去照应,店里指教会,是能够安慰眷顾人的地方;店主就是教会的牧师;拿出二钱银子代表洗礼、圣餐、或新旧两约来照应;应许回来,乃指主耶稣第二次再来时,要赏赐那照应的人。
我们并不否认寓意解经曾在教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过非常大的作用,像奥古斯丁等伟大的神学家都用过寓意解经的方法诠释圣经,但我们也需要认识到寓意解经的确有它不够严谨的地方,它依赖于解经者的想象力而不是客观的历史事实,并且缺少圣经的依据,很容易被异端利用,并不是一种很严谨的解经方法。所以加尔文也拒绝用寓意解经的方法来解释这个比喻。
拒绝了寓意解经的方法,我们就要根据文化历史背景来了解和解释这段经文了。
在这个比喻中,有一个人从耶稣撒冷下耶利哥去,“下耶利哥”并不是在暗示他的堕落,因为从地理环境来看,耶路撒冷被造在山上,是座山城,它的地势比靠近死海的耶利哥高1200多米,从高处前往低处,所以说下耶利哥。
耶路撒冷距离耶利哥大概27公里的路程,沿途多是迂回、险峻、多石的旷野地带,所以常有强盗出没。
这个人在路上落在了强盗手中,他被强盗剥去了衣裳,打的半死丢在路边。圣经形容他的状态是“被打的半死”,意思是说他就快死了,他迫切需要别人的帮助。就在这时候,有一个祭司经过这条路,这对于这个迫切需要救助的人来说真是个好消息,祭司是被上帝特别拣选出来承接圣职的人,他们身着华美的衣袍,在圣所中亲近神料理事务,他们在上帝面前替人献祭赎罪,是以色列人信仰上的领袖;他们也对神的百姓负有训诲、教导律法的责任(参代下十五3),彼得提到祭司时形容为君尊的祭司——像君王一样尊贵。
无论从他和上帝之间的关系来看,还是从他对上帝律法的熟悉程度来看,他应该比任何人都有责任帮助遇到强盗的人,但他看见后却从路的另外一边走开了,信仰在他生命中并没有产生影响力,在远离圣殿的地方,在没人看到的地方,在别人需要的时刻,他的信仰并没有帮助他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决定。
当祭司走后,又来了一个利未人,祭司出自利未支派,但并不是所有的利未人都是祭司。所以这里的利未人指的是利未支派中祭司以外的人,他们的主要职任是协助祭司处理圣殿的事务,是比祭司人数更加庞大的一个群体。(参民三513;八2326;代上廿三4)。他与祭司同为圣职人员,理应伸出援助之手,但他却与祭司一样,看见后从路的另一边绕开了。
无论是祭司也好,还是利未人也好,他们回避遇到强盗的人,或许是因为他们只凭眼睛没有办法判断这个人的死活,而他们作为犹太人又是不能触摸尸体的,触摸死尸会带来不洁净,需要7天的时间行洁净的礼仪(民19:11-13),这对于他们的生活和侍奉一定会带来很多的影响。于是他们不约而同的都选择了绕行,但究根结底还是因为他们爱自己胜过爱他人,并没有实践爱人如己的精神,既——把对方当作自己一样来爱,这是“爱己胜人”而不是“爱人如己”。
最后圣经说来了一个撒玛利亚人,还好来了一个撒玛利亚人,他做出了与祭司和利未人不同的选择,圣经说“惟有一个撒玛利亚人”,因为他的选择是不同的,祭司和利未人都是“看见”然后“过去了”,只有这个撒玛利亚人“看见”、“动了慈心”、“上前”,他有环境中有看见,他在看见中又怜悯,他在怜悯中愿意采取行动。
他上前用油和酒清理患者的伤口——酒可以杀菌、清理伤口;油可以滋润皮肤、缓解疼痛、促进伤口愈合,然后包扎好了。包扎好了以后不是让他继续留在路边,而是付更大的代价,把一个被打的半死的人扶上自己的牲口,带到店里去住宿,在第二天自己需要赶路的时候(被打至半死的人显然不适合一起赶路),又拿出费用托店主照看(撒玛利亚人拿出了二钱银子,大概是两周住宿的费用),并且嘱咐道:你且照应他,此外所费用的,我回来必还你。这句话透露出来了这样几个信息,第一,撒玛利亚人请求店主给与需要照应的人尽可能好的照顾,不要担心费用的问题,也不要因为费用不够而不让他继续留宿;第二,撒玛利亚人表示还要再来,再来关心和看顾落在强盗手中的人的恢复情况。
从以上几点撒玛利亚人所作的,我们看到了从祭司和利未人身上看不到的“爱人如己”。他作在一个陌生人身上的,放在我们自己家人身上也莫过于此。
于是耶稣问了律法师一个问题:这三个人哪一个是落在强盗手中的邻舍呢?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简单到根本不存在答错的可能。于是律法师回答说:是怜悯他的。没错,律法师的回答抓住了这个比喻的重点——当一个人动了慈心怜悯人时,他就与被怜悯的对象建立的邻舍的关系。强盗将这个人看做抢夺的对象,祭司和利未人将这个人一个避之不及的麻烦,只有撒玛利亚人将他看为爱的对象,因此主耶稣用这个比喻告诉文士自己对邻舍的定义——需要怜悯的人就是你的邻舍。这个定义并不是由种族定义的,也不是由信仰定义的,更不是由地理位置定义的,而是不接受任何限制的以爱来定义的。虽然并不是所有人都是上帝的儿女,但却是所有人都是我们的邻舍,是我们爱的对象。
有人猜测律法师回答“是怜悯他的”而不是“是撒玛利亚人”是因为他作为一个犹太人不愿意承认撒玛利亚人的善行。这样的猜测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犹太人和撒玛利亚人之间有着很深的敌意和仇恨。我们还记得当主耶稣带领门徒到撒玛利亚传道时,因为撒玛利亚人不接待主耶稣,于是使徒约翰请求主耶稣让他从天上求火火把这个村庄的人都烧死,可见犹太人对撒玛利亚人有多深的仇恨;我们也还记得当主耶稣向撒玛利亚的妇人要水喝时,撒玛利亚妇人是多么的惊讶,说:“你既是犹太人,怎么向我一个撒玛利亚妇人要水喝呢?”原来犹太人和撒玛利亚人没有来往。
犹太人和撒玛利亚人之间有这样敌对的关系,是因为撒玛利亚人是亚述移民与以色列人的后裔,这些移民是亚述王在主前722年北国沦陷后迁移到巴勒斯坦地的。以色列人看不起他们,因为他们混杂了外邦人的血统,而且他们以基利心山作为敬拜的中心,与犹太人以耶路撒冷为敬拜的中心不同。所以才对他们有这样的敌意,因此主耶稣才刻意以撒玛利亚人作比喻,因为犹太人一定不会视撒玛利亚人为自己的邻舍的。
三:比喻的教导
耶稣说:“你去照样行吧!”
在比喻的最后主耶稣对律法师说,你去照样行吧。这的照样行不再是照着犹太教传统的模样,而是照着好撒玛利亚人的模样,爱需要怜悯的人,无论他是什么民族、身份,都要把他当作自己的邻舍一样去爱。
另外,这个比喻也告诉我们,当我们以认真严肃的态度去面对爱人如己的命令时,我们要承认,我们没有办法完全行出来。我们可能偶尔的、或者在某件事上可以践行爱人如己的道理,但我们不可能总是像好撒玛利亚人一样对待任何有需要的人都像对待自己一样。于是,这个比喻就回答了律法师的第一个问题:我该作什么才可以承受永生?永生不是靠人作什么换取来的,而是信神所差来的,这就是永生。
当律法师认真面对以撒玛利亚人为榜样的爱人如己的命令而不是自己之前那个狭隘的爱人如己的命令时,他会发现他做不到,他无法凭自己爱撒玛利亚人,他无法凭自己爱仇敌。之前他以为自己可以凭借律法承受永生,只是因为他用自己的定义来缩小了律法的要求。而当他真正明白律法的时候,他发现自己是绝望的,是无能为力的。
但正是在这样绝望的时刻,律法却发挥了它正确的价值——将人引导到基督面前,因为“律法是我们训蒙的师傅,引我们到基督那里,使我们因信称义。”
愿上帝祝福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