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移山?
一次一铲子。
——中国谚语
这是一本关于移山的书。要移的山在我自己里面,但我得承认,直到二十几岁,我才意识到这山的存在。我猜想你里面也有一座大山,但需要你自己去思量它在不在。这山不像派克峰(Pikes Peak)或乞力马扎罗山(Kilimanjaro)那样明显可见,而是需要花费功夫去发现。好在,相比真实的大山,你里面的山可以除掉。移除这山是件无与伦比的好事,因为山被移除后你看到的大美难以言说。
如果有教会血统这回事,那我的教会血统应该是“混血”。我整个童年都跟着我父亲或母亲(他们在我九岁时离婚)到他们参加主日敬拜的地方,寻找我自己可以为家的教会。我在七个不同宗派的教会中度过许多光阴。我上主日学,参加假期圣经学习班、青年团契和退修会。我在婴儿时接受洒水礼,成年后接受浸水礼。我曾手捧圣诗伴着管风琴吟颂,也曾眼望投影屏幕伴着吉他赞美;我学会在敬拜时高举双手,也学会乖乖将手安放两侧;我听过的证道有的枯燥乏味,有的激情四射;我熟悉信条和敬拜礼仪,也熟悉手鼓和舞蹈节奏;我曾操练灵修,为赢取免费夏令营的机会背过很多经文,也曾试着与迷失的朋友分享福音。我是在教会中长大的孩子,尽管是不同教会。在主日学课堂上,我的答案曾让老师满脸欣喜,甚以为荣。
大学时,我继续穿梭于不同宗派,读各种属灵书籍,参加圣经学习,不时给我的信仰加添心力。大四时,我被安排去带领查经小组。我这样经历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秘密,就是其实不了解圣经。当然,圣经是知道一些的,我记得假期圣经班学到的故事,可以说出很多新约和《诗篇》里的经文,但不明白它们之间有什么关联,更不明白这些已知部分与我未知的部分有什么关联。我眼前赫然耸立着一座大山——由圣经未知部分构成的山,这山开始令我烦忧。尽管我看重已经了解的圣经知识,但我不了解的部分却日益困扰着我。
在不同教会间停留的经历,让我明白了一个令人担忧的事实:所有的牧师都讲很多,但不是所有牧师都讲得一样。到底谁讲得对?有没有“被提”这回事?若按一定方式祷告,神就必回应吗?我需要再受洗吗?地球年龄是多少?旧约中的信徒与新约信徒的得救方式不一样吗?多数时候,老师所讲的都很有道理,但我如何知道谁在正确解释圣经,谁在教导错谬?亲身体验过错误教导之苦后,我内心燃起自己去探究圣经教导的渴望。
成为妻子和母亲后,我学习的紧迫感更强烈了,因为我实在无力以荣耀神的方式胜任这两个角色。但我不知该从哪儿入手解决这个问题。若神在圣经中显明了他的旨意,那我应投入更多时间去认识和理解,这一点似乎很明确。但行动起来又好似无从下手。我应从哪儿着手?以前的努力为什么不见成效?该如何除去这无知之山?
当然,答案极其简单,就是“一次一铲子”。幸运的是,有人已经给了我一把铲子。
我承认最初去姊妹查经小组,是为了找些人聊天,喝咖啡吃茶点,当然未必是循着这次序。无偿看护婴孩的诱惑力极大,不是有三个月大孩子的年轻妈妈可以经受住的。因此,我挣脱家庭,重返人间。到那儿,我有甜美无比的发现:一群想法相近的女性,以社群、祷告和圣经学习的方式聚在一起,彼此相顾,生命相交。我当时不知道,这个发现正是我生命改变之旅的开始,我将从学习者转为教导者;无数个夜晚,作为教导者,我将辗转反侧苦思冥想,该如何让更多女性手里多拿几把铲子,同时祈祷座座大山能被丢进大海。
本书目的就是用我能提供的最好铲子来装备你。它不仅教你教义、概念和故事线,还教你学习方法,用这些方法你可以自己打开圣经之门。无论你拥有高中文凭还是神学院学位,无论你一天可投入几分钟还是几小时,它挑战你思考、激励你成长,要用到的工具唾手可得。本书旨在改变你对圣经学习的看法。
也许你和我的经历完全不一样,也许你一直委身在同一间教会或根本没进过教会,但我想,你应该一样有过生活在大山暗影下的窒息感。
有人说过,我们注目于什么就变成什么样子。我想,没什么比注目看圣经中的神更能带来生命转变。说到底,没看到神的样子,怎么可能效法他呢?在圣经无知之山的另一侧,是从《创世记》到《启示录》被高举之神的形象,是我迫切需要看到的形象。我自知今生都不能把这座大山从我眼前全部挖掉,但我立志,纵足茧手胝、铁铲走样,也要握着铲子挖到进坟墓的那天。在我可能活着的七八十年里,我决心不让任何无知之山阻挡我清楚看见神。
因此,这本书写给那些愿意挖掘的人、那些愿意直面过去碎片式经文领悟的人,以及那些挥舞铲子行动起来的人。
————————————
获取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