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要分享基列家书?
养孩子和基列家书有什么关系,它又没有告诉我们孩子的辅食怎么做,孩子做错了该怎么管教,孩子不认真学习该怎么帮助,孩子青春期该怎么辅导。
我也知道大部分的妈妈们,恨不得抓一本现成的育儿指南,立竿见影,最好能解燃眉之急。谁有心思又有闲功夫看那么厚的三本小说呢?
我很理解妈妈们带孩子的辛劳,因为我也如此带了四个孩子。最一开始带孩子,没有经验,老大养的像个大学生,晚睡晚起,一天吃不了几顿饭。老二总是吐奶,吓得我都不敢喂,只好给他喝水。老三到八个月还不会坐,有弟兄姐妹来我家里说,赶快去医院,会不会是脑瘫?我每天都想这件事。我去买菜,看到各样的人走来走去,没有一个脑瘫。挣扎了几天还是没去医院,我想菜市场的人长得都不一样,高矮胖瘦。他们小时候,一定有人十个月就会走路了,有的人八个月还不会坐。老四把维生素打开,吃了一颗又一颗,我也有过担心,不知道他会不会一夜之间,长大成人。现在他们仍然有很多让人操心的事情。但我回忆以往,不得不说,有一件事情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不是吃喝拉撒。而是发现孩子也是个罪人。
那是老大还五六岁的时候。有一次,一个妈妈对我们说:其实你家孩子就在你们面前比较乖,你们不在,他跟别人没什么区别,也很败坏。你知道,在这之前,我们虽然一信主就知道人都是罪人,但从来没想过我们的孩子真的很败坏,他的败坏有目共睹,众人皆知。他的问题不是湿疹严重吗?他不是胃口不好吗?他不是睡不好吗?什么时候他已经明晃晃地犯罪了呢?
我们当时一下子就像被雷击中一样,坐在家里的椅子上,没有任何力量。就我们这样的人还配做教育吗?我们有什么脸教导别人的孩子。或者那些人有什么资格批评我们,他们的孩子更好吗?不犯罪吗?
我们认真想了一下午。终于真实地承认:我们的孩子是罪人,他不是来给我们增加荣耀的,他是要面对造他的主的。
这之后的生活,重心就明确了。我们的首要目的不是去深入了解各种吃喝快乐的方法,而是在各样生活场景中去面对自己的罪、孩子的罪,在同样的场景中学会依靠主,寻求他的赦免和遮盖。
但说真的,我们这样的初信者,生命浅薄,对真理虽然有热情也有一定的理解,但怎么在生活中丰富地体验真理,丰富地发现主的恩典,这些我们很匮乏。说到底,我们不会过信仰的生活。我们要么很激昂,把自己和全家都献给主,献给教会,每天忙大事,忽略了家人和儿女的心灵成长。要么很自责,觉得自己整天忙着处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没有去爱别人。我们不知道该怎么生活。
所以我选择基列家书来讲养孩子这件事,它的价值是,让我们看到,真理如何在个人生命中展开,扩张,发生影响。读基列家书,不是让你明白世人都犯了罪、神的恩典永无止尽这样的真理,而是挖掘你的情感,挖掘出你的每个细胞来体会真理。
二、简介基列家书
第一本是一个老牧师埃姆斯写给自己年幼儿子的信,他回忆了自己的爸爸、爷爷。也有对孩子和年轻妻子未来生活的担忧。他的老朋友,鲍顿,有八个孩子。但有一个是浪子,杰克,很小就臭名昭著,读大学的时候跟一个姑娘未婚生女,结果又不负责任。生下的小女孩三岁左右得病死去。杰克后来二十年没有回过家。但最近回来了。这也让埃姆斯心生忧虑,他甚至担心杰克影响自己的孩子和妻子,因为他的妻子很年轻,比他小三十几岁。跟杰克差不多年龄。
第二本家园是讲鲍顿家的两个孩子,就是杰克和他的妹妹格罗瑞。他们前后脚回到了家里。妹妹快四十岁了,被一个男人欺骗了感情,没有结婚。她回到家,期望有个理由能离开,她无可奈何地回到了老家,照顾年老的父亲。杰克在外面有十年过的不错,他爱上了一个黑人,是牧师的女儿。他们没有结婚证,生了个儿子。他们的结合遭到了黑人牧师的强烈反对,也遭到了整个社会的排斥。那时候黑人和白人之间还有很大的距离。杰克想回到基列,得到父亲的帮助,他想在基列安家,想在那里为妻子和儿子寻得安定的生活。他希望能有新的开始。但最终失望而去。他曾经的坏名声一直保留了持续的影响力,他的父亲和埃姆斯牧师都没能在信仰里鼓励这个浪子回头。
第三部莱拉,主要讲的是埃姆斯牧师的年轻妻子。她从小被一个黑人妇女偷走,到处流浪为生。她们和另外一群流浪汉相依为命。她嫁给埃姆斯牧师的时候甚至都不太了解信仰。埃姆斯牧师一直放心不下她的灵魂,希望她能确定信仰,希望她能一起去天堂。而莱拉放不下所有的流浪汉、受苦人,她发现了那些人身上的某些真善美,她用自己独特的生命咀嚼着上帝的话。埃姆斯牧师用自己年老成熟的生命爱着一个流浪的女人,以这种方式与真理摔跤。
三、基列家书之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对每个人都很重要。我们可以从基列家书中看到一些案例。
以杰克为例
他是个浪子,但却是最让我心动的一个人。他的爸爸是长老会的牧师。他们家有八个孩子。除了他从小就调皮捣蛋,其他人都很好,表现也很好,长大后工作也好。他们都读圣经,做祷告。杰克小时候做的坏事就是偷东西,也偷过埃姆斯牧师的一个旧棒球手套。不是要据为己有,就是为了捉弄,过一段时间又还回去。他跟家庭一直有一段距离,他的家人都以为他在很远的地方,其实他常常在很近的地方偷偷看家里的情况。看他的兄弟姐妹们围绕在父母身边,一起唱诗。他说他也很想融入。但是他感受到了那种不言自明的失望和排斥。他后来离家越来越远,他说,他为了保护他父亲的名声。
我在看第二部的时候,对杰克的爸爸老鲍顿牧师和埃姆斯牧师都生起了恨意,他们对杰克的偏见非常大,虽然老鲍顿一直盼望这个浪子回家,盼望他的灵魂得救。他们常常为他祷告,但祷告都是在深深的偏见中进行的。杰克说,他已经活活站在他们面前了,他们看他还是裹着裹尸布。他们关心孩子灵魂的得救,但这种关心有可能给孩子带来巨大的伤害和排斥。
当我们的孩子犯错了,偷了父母的钱,甚至由于贪心,偷了别人的钱。我们会不会马上就认为他完蛋了,他怎么可以这么败坏,怎么可以这么丢人现眼,怎么可以干出这种异教徒才干的事。他是不是很可恶,甚至让我们抬不起头。你或许会这么干,先管教他,教导他这是错误的,带他祷告,认罪,然后还和他拥抱,说你无论如何都爱他。但从此你防他就像防贼一样,你悄悄地把钱都收好,再也不敢放心让他一个人去别人家,最好悄悄地监视着他。二十年后杰克回到家,老鲍顿表面上很慷慨,把一笔存款拿出来给他的儿子用,实际上是他害怕杰克再去偷盗。我们经常以爱的名义伤害孩子。我们担心他们的灵魂犯罪,就希望他们不出任何差错。一旦错,我们就像没有盼望的人那样,再也找不到机会饶恕,也没有办法重新开始。杰克最后失望离开,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当然其他人都认为他依然那么不像话,在老父亲即将离开世界的最后时光里,不能给父亲一个安慰,不能安安分分守在父亲身边。
我们必须要反思,我们对孩子的养育,到底是为了什么?是真的为了他灵魂的益处吗?我们是不是太看重自己的地位、名声,胜过一个人的生命。
家庭教育的出路在哪里?我们如何才能让爱不带着伤害。
1、格罗瑞对待杰克的例子。她最终对杰克的爱和接纳、守望。在琐碎中尊重、接纳他人。
2、良好的沟通。良好意味着,他可以在你面前表达真实的想法。我们家的约会。
四、苦难教育
所有人都不喜欢苦难,但苦难是我们一生的伴侣。无论你喜欢不喜欢。它是十月怀胎的最后挤压,是人成为人的必经之路。除了社会的苦难,整个小说都彰显了人与人之间的苦难和张力。埃姆斯的爸爸和爷爷就关系紧张,他们虽然都是牧师。他们生气的时候彼此对话,都称呼对方牧师大人。他的爷爷最后也是离家出走,客死他乡。他爸爸后来在大饥荒时代,带着年幼的埃姆斯去远方寻找爷爷的坟墓。好像在墓前才能有暂时的和解。埃姆斯自己从小就很听话,但他的哥哥学习很好,去德国读了费尔巴哈,就远离了信仰。他的父母也很难接受这样的背叛。他们一家人之间的关系微妙紧张。哥哥偷偷给他塞费尔巴哈的书,他又必须继承父亲的衣钵。父母去哥哥住的南方养病之后,他代替父亲讲道。等到父亲偶尔回来时,他邀请父亲讲道,他父亲说,他已经很久不讲道了。埃姆斯一生都生活在基列,第一任妻子难产死去。直到他娶了流浪女莱拉,他的信仰都还在不断深入和扩展。鲍顿的女儿格罗瑞,从小听话,直到感情受到很大的伤害,回到老家面对自己年老的父亲,流浪归来的哥哥,她才开始认真思考自己习以为常的祷告、读经生活。还有杰克,他对待信仰的真诚,他一直艰难地在信仰中挣扎,他爱的是牧师的女儿,他也去教会司琴,但他不能给年老的父亲一个保证,因为他还没有确信,他不相信自己的保证,他深刻认识到自己的完全败坏。其他人希望他能假装不那么败坏,假装对圣经的话确信不疑。这样他的爸爸就能确保他的得救,咽下最后一口气。但他做不到,即使因此必须再次流浪。还有莱拉,她在苦难中长大,甚至迫不得已还在妓院工作过。她一直保留着一把刀,那是她在这个世界上最爱的人留下的,是那个黑人妇女留下的最后遗物。那个女人用刀杀了莱拉的真正父亲,他们想把莱拉抢回去。莱拉自己做了牧师的妻子,但她一直放心不下那些可怜的异教徒,她默想了很多重要的东西,比如洗礼,天堂。她经常把圣经反复抄写。
你说这些人的生活痛苦吗?你希望你的孩子过这样的生活吗?
我想他们每个人都不轻松,流泪哭泣,痛苦煎熬,拿起又放下,放下又抱住。但他们一生都离不开救主,他们是跟造他们的主摔跤的人,他们是抓住主的衣裳穗子不放的人。痛苦是造物主给人的灵魂教育。
所以,当我们遇到艰难的时候,我们的孩子没法去和别的小朋友一起读书的时候,他们只能在家里读书,或者我们只能在家里赞美的时候,我们是否真诚地面对自己的软弱,我们是否在各样处境中紧紧抓住祂的衣角,死不放手。
前几年,有一段时间我们特别艰难,我需要一个人照顾四个孩子,每天还要应对各样的人。确实很忙,有一对上海的弟兄姐妹主动提出,可以帮我们暂时照顾两个大的孩子。我们必须分开生活。那是我们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孩子们有点舍不得。我说,去吧,说不定在那里就遇见了纳尼亚。我们一家都很感恩有那一段经历,虽然表面是艰难的,但让我们更加认识了主的慈爱和恩典。虽然生活对我们毫不客气,但主对我们毫不吝惜。
五、恩典教育
我注意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杰克深深爱着牧师的女儿,莱拉嫁给了牧师。为什么不是莱拉嫁给杰克呢?他们有类似的经历,也能彼此理解。当杰克追问自己的父亲和埃姆斯牧师:一个人能否有改变的可能时,他们都不愿意正面回答这个问题。他们不是理论上不知道在上帝的恩典中,任何人都有可能改变,可以有新的开始。他们只是没有经验,他们眼前这个败坏的人,怎么办。但是莱拉有经验,她体验过埃姆斯牧师的完全接纳、尊重和爱,她有了新的开始。所以她对杰克说,可以重新开始。
但莱拉不能嫁给杰克,只能嫁给牧师。杰克就应该爱牧师的女儿。就好像,精明的黄蓉就该配笨笨的郭靖,坏透了的杨康就应该配善良的穆念慈。莱拉如果嫁给杰克,他们是一样性情的人,这就意味着,他们会一样地孤独,一样地失望,一样地走投无路。莱拉嫁给牧师,是主对莱拉的有效关注,杰克爱上牧师的女儿,也是主对杰克的有效关注。倒过来也是,我们的主要牧师不止在理性上经历他,在生活中也要遇见他。
我在想到这些的时候,忍不住感恩,感恩我嫁给了苏炳森。他性格柔和,理性发达。他可以化解我的坏脾气,也可以拉住我的情绪化。他就像救主放在我身上的一只手,有效地牵着我,扶持我,引导我。
我发现这不属于我们的教育领地,这是主自己的领地。所以圣经上说,神所配合的,人不能分开。这块领地里,满有神的恩典,还有他的奥秘。
你们有没有为你的婚姻献上感恩?为你有那样的父母献上感恩?或许你的父母在你的印象中只会吵架,给你的都是伤害?那你有没有发现在我们一直以来的无奈绝望中,其实也有主迂回的关注,甚至直接的保守?当我们做父母的在自己的生命中发现更多的恩典时,顺服恩典时,因恩典喜乐时,孩子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虽然我的孩子还没有到谈婚论嫁的年龄,但我想,我试着去更开阔地看待这件事情,少用人的眼光期待和干涉。这件事,救主干的最漂亮。他们以后也会遇到许多重大的事情、恋爱、结婚、生子、工作,生老病死,这些都不是我们要做的份内教育,而是主的份内事。我相信祂会负责到底。
结语:
美国当代著名神学开凯文.范浩沙在《牧师—公众神学家》这本书里说:我与神学院的学生群体一起读了两次《基列家书》,我会说,读基列家书可能比读许多教牧神学的书籍会得到更多关于牧师生命的知识。
其实老鲍顿和埃姆斯牧师经常一起研讨经文的场景,还有埃姆斯晚上睡不着觉经常去外面挨家挨户祷告的场景都非常打动我,他还要去给教会中一个老妇人去修水管,虽然他自己也很老了。可是人们就是什么事情都喜欢去找牧师。
我在读《基列家书》的时候也常常有种灵修的感觉,他们的讲道稿,非常引人深思,我觉得我还没有完全吃透。需要反复揣摩。这些老牧师对经文都有很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所以,我想,无论你是什么身份,妈妈、爸爸、牧师或普通信徒,都值得看这套书,相信你们会发现更多的珍宝。愿看护我们的主引导我们的生命更活波,更丰富。
#祷告 #苏太太 #信仰探寻 #如云见证 #信徒生活
特别说明:jabez 已获得著作权人苏太太的许可,在天路网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