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有写点什么,有姐妹又在挂念我了。去年一年都很忙,今年开始认真做家庭主妇,外出的时间比较少,忽然觉得归回本位了,很是享受。
过年带了侄儿侄女回福建,走的时候,外甥女也放弃公立,决定跟我们了。于是家里现在七个孩子。感恩的是,我不用洗碗了,两个女孩子轮流干,不亦乐乎。
跟着我们的这些孩子,家长都对学业有很高的期待,希望他们好好学习。但我一直知道,我们给他们最好的东西不是学习成绩,是更重要的,他们父母和公立学校不能给的。
去年二叔信主,前段时间我们开始家庭小团契,我们夫妻、二叔和阿米,我们四人组成一个小团契,每周主日晚上阅读属灵书籍。我们选的是魏乐德的《心灵的重塑》。今天在读第二章时,深受触动。
他讲到人的本性有六个组成部分,其中第五个是:社会背景,即个人关系和社会关系。这些关系最终的目的是指向与神的关系。神是人类终极的社交对象。我们与神与人处于恰当的关系,才能活出应有的样式。一个婴儿若是得不到母亲或别人的爱,会受到终身伤害,甚至会死亡。
我和苏炳森在侄儿身上花了不少的心思,但总是没法达到理想的效果。我们总是不由自主地问自己,他到底哪里受伤了?他手脚健全,样貌英俊。可是他的心不敏感,甚至智力都受到了损害。可是他没有受过任何外伤啊。他比伊施小三个月,我还记得他小时候的样子,活波可爱,聪明伶俐。伊施还不会走,傻坐着不玩也不爬的时候,他早已扶着墙探索新世界了。可是他为什么会是如今这个状况呢?
这本书说,弃绝一个人,无论他年纪多大,都像是用利剑刺透他的灵魂,这弃绝人的文化已经残害了许多的人。
很多孩子被大人弃绝了。当他们还小的时候,需要被照顾的时候,大人忙着工作,忙着享受自己的生活,寻找自己的价值,把他们丢在老家做留守儿童。或者有些妈妈虽然自己在带孩子,但心有不甘,不认可这份天职工作,顾不上孩子,自己在家接活干,接不到活就刷手机或者电视剧,让孩子没有得到应有的照顾。他们弃绝了身边的孩子。
安徒生有个童话叫《安妮.莉斯贝》。这个安妮是个妈妈,但她弃绝了自己生的孩子,去城里的贵族家做住家保姆,膝头上养着小贵族,她很爱这个孩子。而她自己的孩子呢,留在乡下,养在一个挖沟人的家里,他们之所以养他是希望家里以后多个劳动力。她的亲儿子,小的时候饿了,没人理他,哭了没人抱他,哭累了就睡着了。但终究还是长大了,大家都嫌弃他欺负他,因为没人爱他。他放过牛,出过海。在海上的风暴中丧生,跟老船长一起葬身海底。安妮爱那个小贵族,带他很多年。她还自己花路费去城里看望那个孩子。她回来的时候路过挖沟人的家,挖沟人的妻子告诉她,她的亲儿子死了。她回家的路要经过海边,她一直听到一个声音说,我还没有一个基督徒的坟墓,你给我挖一个呀。她吓坏了,一直挖,挖了一晚上还没挖好。从那时起,她就一直疯疯癫癫,经常不在家,不知道去哪里挖坟墓了。这样过了整整一年,有一天她跑到教堂里,拿起一本圣经读,这时她听到一个声音说,你已经给我挖好了坟墓,这一整年你的心都挂念着我,母亲的心是埋葬一个孩子最好的坟墓。安妮从此才得了安宁和赦免。
我知道我要给这些孩子什么,我无法代替他们的母亲。但人的终极社交对象是上帝。那些已经有意无意被弃绝的孩子们,葬身海底,有一个空坟墓可以安葬他们。那个坟墓里有复活的主,有闪光的天使。安徒生在那个故事里说,安妮的儿子死了,没有一个人爱过他,但在天国里,没有一个灵魂不是被上帝所爱的。
感谢主,他的爱深深安慰了我,让我不再害怕和忧虑,让我牵着一串小手,看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