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不肯受安慰?
作者/如斯
身陷苦难深渊,你悲伤委屈,无力无助,愤怒压抑,好像铁索捆身,似有利刃戳心。你不想出门,不愿见亲友。你觉得,所有人的安慰,没有一个感同身受的,没有一个劝到心上的……你的苦,像海一样,无边无际。
亲爱的,看着你受苦,我很想帮到你,却不知从何做起。
读到诗篇77,诗人亚萨说:“我的心不肯受安慰。”我豁然明白,有的伤痛,无人能劝的原因,大概是你的心不肯受安慰啊。
处于患难之日,诗人亚萨说:“我要向 神发声呼求;我向 神发声,他必留心听我。我在患难之日寻求主;我在夜间不住地举手祷告;”
他对神存留信心,确信神必然留心听他的祷告。不仅白天,在夜间众人都休息时,他仍在祷告。祷告不仅在言语意念上,也在肢体动作中,不住地“举手祷告”。
然而,“我的心不肯受安慰。我想念 神,就烦躁不安;我沉吟悲伤,心便发昏。你叫我不能闭眼;我烦乱不安,甚至不能说话。”
想念神时,反而烦躁不安、沉吟悲伤、心便发昏,为什么?想念神难道不是带来极大的喜乐和平安吗?神的话语不是比蜂房下滴的蜜还要甘甜吗?怎么一想到神,就烦躁不安,就沉吟悲伤,这种感受怎么会出现在一个寻求神的人身上呢?
想念神,想念神的什么?形象,作为,还是话语?
显然,诗人心里对神话语进行了思考。神的话并不那么舒适,真理让人痛苦。
当人性与真理对抗时,人如何能喜乐?怎么不会烦躁不安呢?不同于不信的人,他们可以罔顾上帝的命令,麻木地平静。是信徒,便知道神的命令意味着什么,可你又不想接受它,此时,神的话竟然成了捆绑和重担,心里出现烦躁不安,失去信靠以来的平静安稳。这真是太令人沮丧了。
接着,诗人赶紧反思:“扪心自问”、“仔细省察”,但这都是假动作,因为省察的对象,都是神——三个“难道”:难道神不再施恩?难道神的慈爱和应许止息了?难道神忘记开恩?当诗人这三个反问一出后,他说:“这是我的懦弱。”终于把问题的方向找到:转向自己身上。
所以,不肯受安慰,首先是因为人的懦弱。
面对神,因为懦弱,不敢去直面祂的信实、公义和威荣。而选择逃避,选择沉溺在痛苦中,以摆脱顺服上帝的脱胎之痛。他觉得在个人血肉的痛苦中,比在上帝那里的“弄死自己(老我)”要好受些。因此,只想被麻痹,不肯受安慰。
其次,不肯受安慰,是因为人的任性。
什么是受安慰?释怀,放下。
所谓“任性”,是指任由自己的人性部分发挥。
当伤害太大时,人难以放下,难以疗愈,尤其是丧亲之痛,比如失去约瑟的雅各,他的心不肯受安慰。
“雅各”的意思是“赏赐”或“保护”,谐音意思是“抓住”。抓住意味着可控,一旦失控,就很慌乱。雅各的“抓住”代表他人性的一面:希望一切可以掌控。雅各名字的“赏赐”,代表上帝的恩典和保护。若沉溺在人性的失控痛苦中,上帝的赏赐和保护就感受不到。生命气息出乎上帝,赐下和收取的主权者,是上帝。若信心仰望,心必得安慰;若任性忧伤,自然不肯受安慰。
基督徒当凡事仰望主,生命气息出于主,掌管于主——我的和我家人的生命都在主的手中,未来还可以相见——若有这样的认知,悲伤的情绪还会持续那么久吗?
所以,如果任性而为,自然是不肯受安慰的。
第三,不肯受安慰,是因为对神不满。
影视作品和现实中,我们常看过这样的桥段,遭遇不幸,就哭天抢地说:“老天爷呀,你为什么这样对我?!”显然,受苦者把苦难归因于神,且认为神是不公平的。
那么,如果带给你痛苦的发出者——凶手,是上帝的话,你显然是歇斯底里的痛,那样,怎么可能受安慰呢?接着发出的,就是抱怨声:抱怨神,怪罪人,自怨自艾自怜。
“神你为什么不医治他?”
“神你为什么不保护我的孩子?”
……
雅各的儿子约瑟,是个肯受安慰的人。约瑟经历坎坷,得父亲之宠,遭兄长之嫉,被卖为奴;得主人信任,遇女主调戏,被投入监;得司狱重用,为酒政解梦,仍被遗忘;被酒政想起,为法老解梦,被任宰相;后兄弟相见,再父子团聚,不计前嫌。
若抱怨,约瑟可抱怨之处太多。
他可抱怨兄长:“我的骨肉兄长们一心杀我,又把我卖为奴隶。世间哪有这么恶毒的家人啊!”
他可以抱怨主人:“主人啊,我对你完全忠心,是你的妻子主动勾引我,我为你的名声和你对我的信任,不为所动,拼命逃避,结果反被她诬陷。你宁愿信那轻浮的妻子,也不信任我,还把我投监狱里。真是冤枉!”
他甚至可以抱怨上帝:“神啊,我向你完全听从,面对情欲的引诱,为了持守耶和华圣洁的名,不做不义不洁的事,我拼命逃避她,结果被诬陷下监。我为你的名抗争,你为什么不救我?神啊,我这样保守自己在祢的圣洁里面,我持守祢的命令,祢却不为我伸冤,还是把我关起来,你的公义和慈爱在哪里?”
他可以抱怨酒政:“当初你落难监狱时,我为你解梦解得准确。你官复原职,居然忘记了……真是忘恩负义!”
圣经没有看到他有一处抱怨,在和兄长们相认时,他说:
“现在,不要因为把我卖到这里自忧自恨。这是神差我在你们以先来,为要保全生命。现在这地的饥荒已经二年了,还有五年不能耕种,不能收成。神差我在你们以先来,为要给你们存留余种在世上,又要大施拯救,保全你们的生命。这样看来,差我到这里来的不是你们,乃是神。他又使我如法老的父,作他全家的主,并埃及全地的宰相。”(创45:5-8)
若想抱怨,万事万物万人皆可抱怨。一个怨天尤人的人,是不肯受安慰的。
而不肯受安慰的结果,不但沉溺忧愁,身心俱疲,而且失去与神的同在。
雅各沉溺在失去约瑟的悲伤中,情愿“悲哀着下阴间”,这种消沉情绪一直持续到约瑟的哥哥去埃及兑粮。
当迦南地遭遇饥荒,雅各听说埃及有粮,打发儿子们去,不舍得让便雅悯去,“恐怕他遭害”,这是失丧留下的防御。当儿子回来后,得知西缅被扣留,又要便雅悯去,老雅各哀叹:
“你们使我丧失我的儿子:约瑟没有了,西缅也没有了,你们又要将便雅悯带去;这些事都归到我身上了。”
“我的儿子不可与你们一同下去;他哥哥死了,只剩下他,他若在你们所行的路上遭害,那便是你们使我白发苍苍、悲悲惨惨地下阴间去了。”
这番陈情,字里行间何等悲戚,读来令人动容。
儿子们返回告诉他,约瑟活着。“雅各心里冰凉,因为不信他们。”心冰冷,是沉溺忧愁中的感性描写。
雅各以为约瑟遇害,一直到得知约瑟活着,将近廿年,圣经没有记录他与神的任何活动。之前,雅各经历了伯特利的天梯、与神人摔跤等异象,直到知道约瑟活着,圣经说他“心就苏醒了”,于是启程前往埃及,途经别是巴,夜间,神在异象中又向他显现。
“心就苏醒了”一句足以道出雅各悲伤以致于心死,所谓“哀大莫过于心死”。心死,如何与上帝的同行同在?
遇到大而艰难的环境,有神的同在,神会用祂的方式安慰人。但如果深深沉溺,紧紧关锁,神的安慰,也无法接收到。
苦难,是人生绕不开的一个话题。苦难的大与小,因人而异。对待苦难的承受力,也因人而异。
约瑟不看重人的安慰。如果他看重人的安慰,当波提乏的妻子引诱时,可以从这个女人身上得到一些安慰,但是他宁可冒着各样风险去逃避,也不要让耶和华的名受到羞辱。因为他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他的心里始终敬畏神,相信神的公义。
此外,约瑟有很大的使命和托付在身上,就轻看个人苦楚。少年约瑟,有异梦启示。后来显贵,约瑟自述道:
约瑟对他们说:“不要害怕,我岂能代替 神呢?从前你们的意思是要害我,但 神的意思原是好的,要保全许多人的性命,成就今日的光景。现在你们不要害怕,我必养活你们和你们的妇人孩子。”于是约瑟用亲爱的话安慰他们。”(创50:19-21)
“神的意思原是好的,要保全许多人的性命,成就今日的光景。”这就是约瑟的使命:执行上帝的旨意,保全许多人的性命,成就今日的光景。
你我被拣选之后,都要找到个人的生命呼召与使命,不要掉以轻心。为呼召和使命而行,目标笃定,心意深沉;轻看一切得失荣辱,不被忧思愁绪困住。
上帝的手臂并非缩短,以至于在高天之上不能抚慰你我的疾苦。祂就住在我们的身内,安慰劝诫引导,用说不出的叹息为我们祷告。
生命好似一艘轮船,耶稣是船长,神的话是压舱石,在风浪中前行,到达彼岸。
当我们愿意降服在上帝的话语和主权之下,被上帝的伟大尊贵、圣洁良善慈爱与救赎性的牺牲深深折服时,心中的安慰是极大的。一望十字架,重担就脱落了,心便得安慰了,诚然如此。
20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