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对“极致”这个词没有太多思考,但近两年对该词有越来越多的感触。每每看到那些颠覆三观的事件,听到人们说这是“极致”惹的祸,现在这个词,令我感到惊恐!
回顾历史、观察现在,不难发现把事情做到“极致”的往往是这几种人:有权有势的人;有名有利的人;知法懂法的人;有知识有学问的人;严重人格缺陷及精神病患者。(原谅我不便在此一一举出人例与事例)
平常人知道自己能力有限,害怕承担不良后果,不敢轻举妄动;正常人知道自己的不足,不苛求完美,以免累己累人。明智人知道权与钱是双刃剑,用得好是利己利人,用不好会害己害人。懂法的人知道,任何法律法规是为了保障环境安定、人生命与财产的安全。但在执行过程中若盲目地“一刀切”,不考虑法律法规真正用意,会剥夺人合法权益及侵犯人生存权力。
接下来谈谈最近那些“极致”的做法。
为了抗疫,河北省邢 台市清 河县葛 仙庄镇及另外一些地方大肆搞“春 耕 证”,限人限时去种地。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农时不等人,春耕正当时。疫情是要防,但农务不可误。推出春耕制度,这不仅影响农民春耕种地,也会影响我国粮食保障。再说,农民在地间劳作,与其他农民相隔一大段距离,根本不存在人口密集的情况。所以说,发《春耕证》这极致的做法,极为不妥!
目前我国在实行疫情“动态清零”——封城,以上 海国际大都市为首,全国大大小小数十个城市在实行“动态清零”。大多医务人员离开医院到街道口、小区门口等地是给人做核酸检测,留在医院里的医务人员减少大半。而老百姓不会因抗疫而不发病,原来的老毛病复发要及时医疗,突发疾病更要及时就医。但因着抗疫,而把其它疾病、其他病人边缘化,或抛之脑后,全力以赴去抗疫,非得把病毒当即消灭殆尽,否则都别想过活了,这种到了极致的做法,得不偿失。
抗疫期间,病人去医院看病比登天还难。楼道、小区被封、出行难;车辆管控、救护车供不应求,求车难;好不容易叫到救护车赶往医院,没有要求内的核酸检测报告,就医难;想自己买药缓解一下病情,购买难……。
真是把人逼上绝路了。一位患肺炎的小孩,离世了;一位患糖尿病的老人,离世了;一位夜发哮喘病的人,离世了;一位患心脏病的老人,离世了;一位三十多岁在家生病的女人,离世了;一名癌症患者病情突变,在医院大门等待核酸结果期间离世了。他死前的最后一句话是:“妈妈,我的核酸结果出来了吗?”在他去世后两小时,核酸报告出来,阴性。
……
死,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结局;在这个世界上,每天有多少人生,有多少人死。但问题是,若在平时,他们及时得到救治,就不至于发生过早离世的遗憾。
大多数人无法出来去医院,少数人历尽艰辛好不容易到达医院大门时,被告知有核酸阴性证明才可就诊。但当时夜间的核酸检测,只有医院才做,这就形成了一个悖论:要想入院就诊,就得有核酸检测;要想核酸检测,就得先进入医院。可是无法入院?怎么办?只有死路一条吗?
这是核酸检测到极致的无情。抗疫本来是为了防止疫情反弹及扩大,为了维护人民生命健康安全,但如果抗疫人员不会变通,面对患病民众急需赴医救治的迫切求助,依旧板着一张铁脸索要核酸检测,否则就拒绝,以致误了患者治病良好时机而不幸去世。这是愚蠢,这是不人道!
再来说给过路车贴封条的事。封条,本来是用于封闭门户或器物时粘贴的纸条,上面注明封闭日期并盖有印章。表示封闭、封存或没收,以防私自开启和动用。但现在抗疫人员竟然给路过的车辆贴上封条,给货车、卡车、小桥车、电车特封条。可气的是司机还在车上,我看过好几个这样的视频,真是令人气愤!
司机问抗疫人员:“你把我封在车上,我吃饭怎么办?”“你自行解决”,抗疫人员答。
“我都下不来了,怎么自行解决?”“那是你的事!”
“我要大小便怎么办?”“那是你的事!”
“什么都是我的事,那你干嘛把我封在车里不让我做事?”“我的责任就是抗疫,贴封条。”
……
抗疫人员为了抗疫的确伤透脑筋,十分辛苦。但抗议人员有无想到人有三急——“尿急,屎急,屁急”?同为吃喝拉撒的人,总该知道人的三急吧?除非不是人!
这阵子在网上看到好几个反映抗疫的样板戏,说实话看得我毛骨肃然!感觉又回到了父辈、祖辈的年代。
记得以前在香港读C教育硕士课程时,有次全班同学一起去参加一个研讨会,我们大陆生在大会中表演了节目,之后有位港人学长说,我们的节目让他想起文革时的“样板戏”。我当时听了不以为然,后来想想还真是那么回事。那一眼一板、一招一式,不像样板戏像什么呢?在这种文化中浸泡了几十年,就是连呼出来的气息也是弥漫着文革味。
毕业归来,应聘到一个地方从事跟教育有关的工作,那个地方的负责人踌躇满志地跟我说:“我们要打造xx市样板式XX”(读者可以理解为样板式工程)。再次听到“样板式”这说法,心里觉得别扭,但身在这种文化氛围中,见怪不怪了。
国人喜欢搞“样板工程”,以此来炫耀自己的特殊性,但不要忘了我们跟其他人一样活在地球村,如果什么都要搞特殊的话,那就成了自我封闭,不求共性,不要普世价值的“怪人”。这样的结果是什么?被排挤,被孤立。有时真想对某人作揖劝告:“行行好吧,请不要再设让人没有退路的局了。当上天给你有权力来做选择的时候,请选择一些让他人可以有更多选择的选择吧。”
人长期置身于一种文化,难以辨识该文化的精髓与糟糠,只有暂且跳出这个圈圈,放眼周遭文化,才能客观地权衡利弊。
影响国人根深蒂固的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中的勤政爱民、任人唯贤、和睦相处、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合理的教育方法,具有积极意义。这思想对巩固封建统治,维护国家统一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但同时也是封建统治者为了控制人们的思想而推行愚昧政策,阻碍了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历史发展产生了消极大过积极的影响。
被旧观念所牢笼、被消极思想蒙蔽的人,需要大光的照耀,需要新鲜事物的介入,生命的维度方能打开,看见一个全新的世界。
英国艾勃特著的《平面国》,可以说是“维度”概念的科普读物、脑洞大开的科幻小说、煞有介事的数学童话,更可以说是剑走偏锋的精神启蒙、辛辣讽喻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寓言。
作者在平面宇宙设定基础上,展开详实的“平面国”生活画卷。平面国的各形状居民操心自己的国家社会,就像我们操心自己的日常生活。他们住在平面房子里,通过雾气和光线识别他人,靠彼此触摸识别“角度”区分地位。平面国史上还发生通过染色消除阶级而引发的大事件,比起空间世界的人类历史毫不逊色。
故事的主角正方形先生,偶遇从三维国前来平面国传福 音的“球”。他决定跟随这位导师向平面国传播立体空间的真 理,却无法用平面国居民能理解的语言去解释高度和上(而不是北)。被人当做疯子后,他写出了这部传世的《平面国》。
读者可以在这个故事中,获得上 帝视角审视自身;以科学的态度,理解“科学的谦卑”。
在此想起耶 稣的话:“没有人把新酒装在旧皮袋里,恐怕酒把皮袋裂开,酒和皮袋就都坏了;惟把新酒装在新皮袋里。”(引自《马可福 音》2章22节)指老旧人无法接受新生命;或是指被老思想、老观念所蒙蔽的人,无法领受新思想、新事物。
耶 稣做过人,他了解人性。我们身为人,要认识人性。
谁都不否认人性的可怕,尤其一旦人在有权有钱之后,人变得越来越像一匹脱缰的野马;谁都不否认人性是不可靠的,人是活在有限的时空且有变数的处境之中,人容易变来变去;谁都不否认人的局限性,因为人的智商、情商、逆商有限,人的体能、才能、抗能有限,人的思维力、想象力、观察力有限。
人不但有限(不完美),人也难克制作恶的倾向。使徒保罗说:“我也知道在我里头,就是我肉体之中,没有良善。因为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故此,我所愿意的善,我反不作;我所不愿意的恶,我倒去作。”(引自《罗马书》7章18-19节)可见保罗那时的叹息与无奈。但他后来在基督里得到解数,这是人值得去思考与探索的 。
人的成熟,来自对自身与他人的认识,尤其是对人性的共识;并意识到人性的不可信与不可靠,从而带着一种中肯的态度,保持适当的距离,否则就会陷入个人崇拜与完美主义情结。当人陷入这个黑洞之中时,会导致什么结果呢?把权利用到极致、把情绪发到极致,把事情做到极致。
任何事,一旦做到了极致,就到了不可理喻、适得其反、无法收拾的地步。
这种“极致”,是一种病。这病,得治!

(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那些令人啼笑皆非的 #极致 #书女香庄园 #疫情 #动态清零 #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