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风筝般的人生(牧函118封)
蒙爱的孩子们,平安
世界上最早的风筝是墨子制造的,距今已有二千四百多年。他当时用了三年的时间才造成,但却在一日之内坠毁了。大家猜一猜,他是用什么材料制造的?他用木头造风筝。所以,飞不起来,直接摔坏了。而班鲁所制的风筝却可以在空中飞行三日。再猜一下,鲁班用什么材料制造风筝?他用竹子制作,所以能飞起来了。到了后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之后,才开始出现纸做的风筝,称为“纸鸢”,并且用于在战争时期传信的工具。在唐朝晚期的时候才变成一种玩具,当时又在上面放了竹笛,随风发出“筝”的响声,于是称为“风筝”。后来风筝发展成为全球行的娱乐活动。今天正是潍坊风筝节开幕的时间,人们会放各式各样的风筝。
我们的人生就像放风筝,其中有很多相似之处。
第一,风筝本身没有生命,它必须借助风的力量才能起飞。我们也是如此,原本死在过犯罪恶之中,也如同没有“生命”一般。只有借助如风的圣灵才能活过来。当尼哥底母来找耶稣的时候,问人如何才能得着进入天国?耶稣说:“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神的国。”尼哥底母继续问:“人已经老了,如何能重生呢?”你注意听耶稣说什么:“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人若不是从水和圣灵生的,就不能进神的国。从肉身生的,就是肉身;从灵生的,就是灵……风随着意思吹,你听见风的响声,却不晓得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凡从圣灵生的,也是如此。”(约3:1-8)罪人要想飞起来,要想从地上到天上,从尘埃到荣耀,从死寂沉沉到遨游天空,就必须依靠圣灵,需要重生,有基督的生命才能和永恒相连,也就能飞进天国。不然,自己再怎么折腾,还是在地上。
第二,风筝的构造很简单,这样才容易起飞。如果在风筝上面安装很多装饰品、彩带、闪钻、假发、玩偶等等,这些东西不但不能帮助风筝飞起来,反而导致风筝无法飞翔。组成风筝的四要素就是骨架、蒙面、提线和尾巴。在跟随基督的道路上,越简单越容易飞翔,越简单越容易飞得平稳。如果信徒给自己的生命添加很多装饰,久而久之将会失去焦点,让人迷失方向。并且,这些“装饰”也会让信徒的生命远离基督,追求救恩之外的东西,忽视了圣洁的本质。对于我们而言,生命核心的四要素就是以基督为救恩的骨架、以福音为生活的蒙面、以圣灵为确据的体现、最后就是以磨练为平衡的尾巴。骨架最为首要,没有以基督为拯救的根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房子,没有房角石是不稳固的。信仰的人生需要持守唯独基督的救恩,因为天上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徒4:12)有了救恩之后,就要活出福音的生活,要显明与得救的恩相称。我们不能只是嘴巴说信主,还要在生活中体现出信仰的教导。在人生里,要保守自己不乱飞就需要圣灵这根线,无论走多远,都需要靠着圣灵飞翔。最后,还需要一些磨练,这是平衡真理的方式。真正信靠救主的人,必然经受磨难。因为我们进入神的国,必须经历许多艰难(徒14:22)。
第三,风筝要想飞起来,越飞越高,首先需要有风,其次需要逆着风。顺风是放不起来的。人生的成长也是如此,顺风顺水只能败坏一个人。耶利米说:“人在幼年负轭,这原是好的。”(哀3:27)只有经过风吹雨打,才能长出结实的果子。只有逆风,才能飞得更高。
第四,风筝要想飞得好,就需要张弛有度、收放自如。当风刮得猛烈些,就需要松绳子,让风筝乘风而行。当风有些微弱,就需要在拉紧绳子。整个过程需要智慧、技巧、节奏。上帝掌管我们也是如此,祂知道什么时候让我们“更上一层楼”,也知道什么时候让我们“也无风雨也无晴”。祂训练我们怎么处卑贱,也教导我们如何处富足(腓4:12),总而言之,他为要叫我们随时随地得着秘诀,那就是靠着他凡事都能做,经历充足的恩典(腓4:13)。各位,我们飞得好坏,不在乎自己,乃在乎上帝。所以,训练自己,交托生命给祂。
第五,风筝最后的归宿还是要回到主人的手里。如果风筝挣脱了线,它可能会在空中继续飞翔,但终究会落在地上,结局可能是落在树上、水里遭受腐蚀、落在地上被遗忘。信靠上帝的人有盼望,根据上帝的信实属性和应许,祂的风筝一定会回到祂的手里,并且安然无恙。无论我们这一生如何曲折,主总是会把我们收在他为我们预备的天家。既然如此,就当带着盼望过好有限的时光,期待无穷尽的永生。
最后,愿你们在放风筝、娱乐的同时,看见捕风的结局(传1:14)。不过不要灰心,无论做什么总要敬畏神,谨守他的诫命,这是人所当今的本分(传12:3)。
期待你们翱翔在上帝国度里的长老,杜朋
2025年4月19日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