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
(路加福音18:9/14 和合本)
耶稣向那些仗着自己是义人,藐视别人的,设一个比喻,说:“有两个、、人上殿里去祷告:一个是法利赛人,一个是税吏。法利赛人站着,自言自语地祷告说:‘ 神啊,我感谢你,我不像别人勒索、不义、奸淫,也不像这个税吏。我一个礼拜禁食两次,凡我所得的,都捐上十分之一。’那税吏远远地站着,连举目望天也不敢,只捶着胸说:‘ 神啊,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我告诉你们:这人回家去比那人倒算为义了。因为,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
弟兄姐妹平安,感谢主能和大家分享上帝的话语,今天我们分享的是记载在路加福音18:9-14法利赛人和税吏祷告的比喻。
法利赛人和税吏祷告的比喻,从类型来看,属于“对照法比喻”——对照法比喻是借用两个相反的事物并列在一起来做比较的一种方式,这种方法使得比喻的结构表现的非常清晰。在这个比喻中,被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是“法利赛人和税吏”。他们就像光谱的两个极端,在犹太社会中有着天壤之别的声誉。
我们可以通过比较法利赛人和税吏两个人的社会地位、祷告内容以及主耶稣对两个人的评价,来明白比喻要说明的主要内容。
【法利赛人】
“法利赛”是犹太教中的一个教派,起源于犹太人被掳之后。 “法利赛”这个名词源于希伯来语的“分离”,指一些为保持律法上的圣洁而与俗世保持距离的人。他们强调犹太教传统,教导律法,恪(音同“刻”)守礼仪,反对希腊文化影响,主张同外教人严格分离,拥护神权政治并家国利益。值得留意的是:和今天我们看待法利赛人的态度不同,在耶稣时代,法利赛人在大多数犹太人中受到高度尊敬,被看为义。法利赛人在犹太人的宗教文化中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根据犹太史学家约瑟夫的研究,在耶稣时代,总共有六千多法利赛人,我们熟知的使徒保罗、尼哥底母、迦玛列都是法利赛人。
【税吏】
而税吏是收税的官吏,是替罗马帝国收税的犹太人,他们出价买下了征收某个特定地区税收的权利,或受雇于罗马政府向本国百姓征收税款。要征收的税五花八门:丁税、土地税、从一地旅行到另一地的通行税,销售税,以及遗产税,税收的重担令人焦虑不安。而税吏所征收的超出合约的部分则全是利润,因此税吏通常十分富有。在犹大地,人们看待税吏的态度通常十分负面,犹太税吏被视为叛国贼,遭到同胞的憎恶和鄙视。无论在道德上还是在律法的礼仪上,税吏都被被视为罪人,视为不洁净的。(太9:11)
犹太经典《米示拿》认为这种人以不诚实著称,面对这种人,可以不必说实话。在四福音中也记载,法利赛人将税吏和娼妓归为一类,将他们看做罪人的代表。并且税吏不被允许在法庭担任法官、或证人,我们熟知的门徒马太、撒该原来都是税吏。
在比喻的一开始,主耶稣说“有两个人上殿里去祷告”(10节),在当时,犹太人每天会有三次祷告:上午九点、中午十二点和下午三点。每当到了祷告的时间,无论是在什么地方,或是正在做任何事情,都要停下来祷告。(使徒行传3:1节和10:30节,分别提到使徒彼得和哥尼流守着申初的祷告)
在接下去的9/10节,耶稣提到了法利赛人和税吏的祷告,两个人内容不同的祷告反映他们对待上帝不同态度,也反应了两个人不同的信仰模式。
一:法利赛人的祷告
1:自以为义
“法利赛人站着,自言自语地祷告说:‘ 神啊,我感谢你……”
“站着”是犹太人祷告时常有的姿势,但在这里带有夸耀的意味,和税吏的“连举目望天也不敢”的祷告态度相对应,表明这个法利赛人想靠自己的义站立在圣洁公义的上帝面前。因为在接下去我们可以看到法利赛人的祷告虽然以对神的感谢开始,但在祷告的内容中却充满了自夸。
在他祷告的前半段,他在向上帝谈及他道德上的表现——“我不像别人勒索、不义、奸淫”;在他祷告的后半段,他在向上帝夸耀他宗教上的表现——“我一个礼拜禁食两次,凡我所得的,都捐上十分之一”。他的祷告完全是以自我为中心,向神不断地陈说他的功劳。于是耶稣称他的祷告受“自言自语地祷告”,自言自语的祷告被圣经新译本直接翻译为“祷告给自己听”。
而祷告本来是以上帝为中心的敬拜,是对上帝权柄的屈膝和降服,是对上帝旨意和带领的寻求。藉着祷告,我们可以和上帝之间恢复和建立一个稳定且美好的关系。我常常感到,祷告比读经更能衡量一个人的属灵光景是否健康,也比读经更能衡量一个人和上帝之间的关系是否亲密,祷告非常重要。
但法利赛人却将祷告变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夸耀。他的祷告并不是说给神听,而是说给自己听,他之所以这样做,是想要藉着对自己道德和宗教表现的数算,来满足自己内心中的骄傲,建立自己的义。亲爱的弟兄姐妹,我无意冒犯,但容我说,虽然我们不会有像法利赛人一样的祷告,但我们却会有和法利赛人一样的想法。我们或许不会真的像法利赛人一样祷告说:“主啊,我每周讲道的次数是我们教会最多的,并且我的讲道是我们教会中最有能力的,我的十一奉献也总是最及时的……”但这样比较和数算的想法却会在我们的心中浮现。我们总是希望可以建立一些什么来满足自己的骄傲,好证明自己比别人好(我们知道,一个骄傲的人连“谦卑”都会和人比较的)。
于是,当他建立自己义的时候,便丢弃了上帝的义。我们也是如此,当我们想要建立我们自己义的时候,便是我们的罪了。因为没有一个人是可以凭借着行为在神面前称义的,无论是得救前,还是得救后。正像约翰欧文所说:如果上帝按着我们最好的行为审判我们,我们都会灭亡。
2:假冒为善
法利赛人祷告说:“我不像别人勒索、不义、奸淫,也不像这个税吏。我一个礼拜禁食两次,凡我所得的,都捐上十分之一。”法利赛人在祷告中围绕自己,数算自己的好行为,通知上帝自己比别人做的更好,甚至在祷告中出现了对税吏的控诉,但那并不是祷告,那是控告,他忘记了自己在神面前的本相如何。
这是用自己的长处去对比别人的短处,想要抬高自己、贬低别人。人若不把自己的生命与神的形象作对比,永远也不会知道自己“亏缺了神的荣耀”,而人只有真正认识自己的罪,才能停止谈论自己的义。当一个人开始不断批评别人、藐视别人的时候,就应当省察自己是否已经成了被神厌恶的自以为义者。
“我一个礼拜禁食两次”(12节),指法利赛人一周禁食两次,这完全超过了律法的要求,律法所规定的禁食只有每年赎罪日一次(利十六29-31),他认为自己做得越多就越讨神喜悦。
“凡我所得的都捐上十分之一”(12节),这只是立约之民的本分(利二十七30),并没有什么是可夸的。我们也常常像这位法利赛人,只要尽点本分、就想交换奖赏。
如果他很真实的面对律法,那么律法一定会显明他里面的不义,因为律法的功用不是叫人称义,而是叫人知罪的(罗3:20)。也就是说:当我们诚诚实实的来到律法面前,律法会显明我们里面的不义,在它显明我们的不义后,又会像一位训蒙的师傅,将我们领到基督的面前,寻求真正的救赎。因此律法更像是一面镜子,而不是一块香皂,它能光照并显明一个人的罪,却不能除掉他的罪。
因此,法利赛人不仅错误的理解了律法,也错误的建立了信仰,他将信仰建立在了律法的字句上,认为按照律法字面上的要求禁食、祷告、周济,就是讨上帝的喜悦,却忽略了律法的精神,忘记了“耶和华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华是看内心”,也忘记了在信仰上该有的敬虔实质。
于是耶稣指责他们是言行不一的“假冒为善”者,“假冒为善”在希腊原文中意为“演员、伪装者”,演员最擅长的就是以假乱真的表演,而法利赛人就是一群信仰上的表演者,他们并不真正的爱上帝,只是表演的爱上帝;他们并不真正的圣洁,只是表演的非常圣洁。禁食、祷告、施舍,都成了他们表演敬虔的工具(太6:2法利赛人在施舍时会吹号,以吸引需要帮助的施舍对象,但号声渐渐成了他们彰显自己爱心的一种方式;6:5;6:16),这使得本来立定心志在上帝面前过圣洁生活的分离者“法利赛人”,渐渐成了伪君子的代名词。
在主耶稣在公开传道时,常常揭露法利赛人的自义和不信,把他们描绘成无力还债给神的欠债者,争夺上位的宾客以及自以为顺从父命、却不懂得爱人的“大儿子”。
他们的麻烦不是在敬虔的路上走得不够远,麻烦的是他们根本就走错路了。因为他们或以自己,或以别人,作为衡量公义的标准,总是自以为义,同时蔑视别人,所以在他的祷告里面看不到自己的罪、也不觉得需要倚靠神,更不认为自己需要救恩。这样的信仰态度正表明他们既不认识神,又不认识自己。因为真正的信仰,是用上帝的眼光看自己,而不是用自己的眼光看别人。
我们也常常像这位法利赛人,内心总是夸大我们的优点、回避我们的缺点,失败时自我辩护、软弱时自我安慰,认罪时轻描淡写、悔改时避重就轻。
虽然这个法利赛人论到自己的话都是真实的,但他信仰的态度却是完全错误的。我们每个人都有两面性,一面是真实的自己,一面是社会性的自己,不管意识到没意识到,我们都有这两面性。社会性的一面是为了适应社会风俗、道德、制度或信仰要求训练出来的外在表现,而真实的自己,则是天然真实的本性。
人们在观察和评价一个人的时候,往往只能看到很局限的某一面,并且不一定真实,但是上帝对人的观察和评价却完全不同,他是按着我们最真实的本相来认识我们。我们需要做的是在上帝面前真实的面对他,并且真实的省察自己。
二:税吏的祷告
1:忧伤痛悔
圣经这样记载税吏的祷告:那税吏远远地站着,连举目望天也不敢,只捶着胸说:‘ 神啊,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那税吏远远地站着,因为他自觉不配站在神的百姓中间;连举目望天也不敢,因为他以神为衡量公义的标准,所以认识自己的败坏、害怕神的鉴察;他一再地捶着自己的胸膛(“捶着”使用的是不完成时态,表示连续的击打),因为他的心灵破碎、被良心谴责,连说话的勇气都没有,只能用捶胸来表达对罪的忧伤和痛悔。
他祷告说:“神啊,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
和法利赛人在祷告中自我夸耀不同,税吏的祷告是一个忧伤痛悔的祷告,这才是一个真正的祷告。
神所悦纳像税吏一样谦卑认罪的人,却拒绝那些自以为义的人。因为天国的大门低到一个地步,只能以膝代步、才能进去。上帝对待罪人的法则和世界完全不同,世界的法则是,当一个人认罪的时候,正是定他罪的时候,要让他付代价、受审判;但上帝对待罪人的方法却是,当我们认罪的时候,恰恰是我们罪得赦免的时候,因为他的儿子耶稣基督早已为我们的罪死在了十字架上,只有当我们认罪时,我们的罪才被他担当。所以“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为罪忧伤的人有福了,在天国里的正是这样的人),因为“忧伤痛悔的心”主必不轻看。
2:仰望恩典
税吏祷告说:“神啊,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税吏的呼求表明他知道自己既没有资格获得奖赏,也没有理由减免刑罚,只能凭信心来到神面前,仰望神的恩典、求神挪开忿怒。
我们作为神的儿女,有时也会被过犯所胜活在罪中,这时我们要接受圣灵的责备和提醒,但是却不要接受撒旦的控告。因为圣灵的责备是为了催促我们悔改,让我们在真实的悔改中重新开始;但撒旦的控告却想要将我们压伤,让我们远离神,让我们活在罪疚感里面,不能自拔,认为自己不配成为神的儿女。
当然,良心敏感是好事,但我们要知道我们被上帝接纳,并不是我们做的有多好,而是上帝无条件的拣选和接纳,我们在救恩上是没有任何功劳的。
如果我们认为自己可以做些什么,让上帝以此来接纳我们或重新接纳我们,那就是律法主义,那就不是福音。所以当我们面对撒旦控告的时候,我们要不断思想福音,不断聚焦福音,不断向自己传讲正确的福音,那福音就是圣洁公义的上帝愿意按着我们的本相接纳我们,不管我们有多么糟糕,因为没有任何一个罪是大过上帝恩典的,也没有任何污秽是基督的宝血不能洗净的。我们被上帝接纳,唯独恩典,这恩典是不会失落的恩典。
三:比喻的教导
这个比喻最初是对法利赛人讲的,但是我们也要了解我们非常容易陷在法利赛人的失败危机中。因为“一个以自己信仰正统,或行为正义的人很容易陷入一个危险之中,恩典很容易在我们手中变质,我们很容易就将白白的恩典变成我们骄傲的资本。”
法利赛人的祷告是自我中心的祷告,他的焦点不在于以神为忠心的对象和福分的来源。而税吏却在心灵破碎和承认自卑的祷告中,得蒙悦纳、被算为义。
耶稣的评语说:这人回家去比那人“倒算为义”,换句话说,税吏被神所接纳,法利赛人却不蒙悦纳,他的自高被降为卑,他的自义也成为枉然。我们作为现代读者必须了解耶稣的听众有多么稀奇、震惊:被宣告为对的人竟然是税吏,犹太人认为义人一定是法利赛人。而这便是保罗所论“因信称义”的核心部分——在神面前,没有任何一个人有任何可夸的。
神随时都预备接纳那些不义的人向他祈求,唯有谦卑寻求神怜悯的罪人,才能蒙神悦纳。那些炫耀自己的宗教操练,以自己的好行为自满自足的人,神却对他们的祷告充耳不闻,他们的祷告只不过是“祷告给自己听”。
耶稣藉税吏与法赛人的比喻,来教导那些“仗着自己是义人,藐视别人”的人,什么才是真正的救赎之道,并要他们了解像那些在祷词中感谢神说自己“不像别人”的法利赛人,事实上他们所拥有的并不是真正的义,即使的行为超过了律法的期待和要求,远在税利之上。
如果你很长时间一直活在罪中,尝试自救,却仍旧失败;但其实只要你承认自己是失落无助,并且信靠基督,神就会向你分享他的得胜。因为“神阻挡骄傲的人,赐恩给谦卑的人”,神的救世之道扬弃那些自义的人,却临到那些谦卑寻求他恩典的人。
人心靠主恩得坚固才是好的,愿我们都能常常谦卑自己,服在神大能的手下,依靠他,仰望他。正像奥古斯丁所言:如果你问我什么是上帝对我们的要求,我要告诉你,第一是谦卑,第二是谦卑,第三是谦卑。这不是说此外再无别的教训,而是因为如果在我们所有的行动之前没有谦卑,我们的努力将毫无意义。
以马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