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
(马太福音25:1-13 和合本)
“那时,天国好比十个童女拿着灯出去迎接新郎。其中有五个是愚拙的,五个是聪明的。愚拙的拿着灯,却不预备油;聪明的拿着灯,又预备油在器皿里。新郎迟延的时候,她们都打盹,睡着了。半夜有人喊着说:‘新郎来了,你们出来迎接他!’那些童女就都起来收拾灯。愚拙的对聪明的说:‘请分点油给我们,因为我们的灯要灭了。’聪明的回答说:‘恐怕不够你我用的;不如你们自己到卖油的那里去买吧。’她们去买的时候,新郎到了。那预备好了的,同他进去坐席,门就关了。其余的童女随后也来了,说:‘主啊,主啊,给我们开门!’他却回答说:‘我实在告诉你们,我不认识你们。’所以,你们要警醒;因为那日子,那时辰,你们不知道。”
弟兄姐妹平安,感谢主能和大家分享上帝的话语,今天我们分享的是记载在马太福音25:1-13十个童女的比喻。
一:比喻的背景
十个童女的比喻位于马太福音第25章,马太福音第25章由三个比喻组成,分别是“十个童女的比喻”、“按才受托的比喻”和“绵羊山羊的比喻”,这三个比喻都属于末世论的比喻。马太福音第24章1-4节为我们提供了比喻的背景,即主耶稣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使用了这三个比喻——耶稣出了圣殿,正走的时候,门徒进前来,把殿宇指给他看。耶稣对他们说:“你们不是看见这殿宇吗?我实在告诉你们:将来在这里,没有一块石头留在石头上不被拆毁了。耶稣在橄榄山上坐着,门徒暗暗地来说:“请告诉我们,什么时候有这些事?你降临和世界的末了,有什么预兆呢?””(太24:1-4)
当主耶稣在圣殿里责备教导人之后,他为耶路撒冷哀叹:“耶路撒冷啊,耶路撒冷啊,你常杀害先知,又用石头打死那奉差遣到你这里来的人。我多次愿意聚集你的儿女,好像母鸡把小鸡聚集在翅膀底下,只是你们不愿意。看哪,你的家成为荒场,留给你们……”当时的门徒听到以色列要成为荒场后一定大为惊讶,于是进前来,把殿宇指给耶稣看,并说:“夫子,请看,这是何等的石头,何等的殿宇。”当时的圣殿非常雄伟,据犹太史学家约瑟夫记载,大希律为了讨好犹太人,拆除了部分第二圣殿的根基,对所罗巴伯主持修建的第二圣殿加以扩建。圣殿以坚硬的巨石建造,每块石头长25肘,高8肘,宽12肘。新约时代一肘大约是55.5厘米,因此这些石头都是13.8米×4.4米×6.7米的巨石,每块石头的尺寸比很多家庭的客厅还要大。并且在石头与石头的缝隙之间夹杂着黄金,日出日落,阳光撒在圣殿的墙壁上,金碧辉煌。主耶稣在世时,圣殿已经修建了46年(约2:20),但仍未完全竣工。
门徒指着圣殿让耶稣观看的目的是因为他们实在想不通,以色列怎么可能会变成荒场,因为雄伟的圣殿正是罗马帝国统治强盛的表现。
但耶稣接下去的回答更让门徒震撼——“你们不是看见这殿宇吗?我实在告诉你们:将来在这里,没有一块石头留在石头上不被拆毁了。”主耶稣告诉门徒,不仅耶路撒冷要成为荒场,就连圣殿也要拆毁。于是门徒暗暗地来问:“请告诉我们,什么时候有这些事?你降临和世界的末了,有什么预兆呢?”门徒暗暗地来问,是因为这件事非同小可,因为圣殿在以色列人心中占有绝对重要的位置,是他们信仰和生活的中心,就像白宫在美国人心目中的位置一样,如果有人指着白宫对美国人说:将来在这里,没有一块石头留在石头上不被拆毁的。我想人们一样是难以想象和接受的。于是面对疑惑的门徒,耶稣用24、25两章经文作答,作答的内容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24章的内容告诉门徒基督再临的预兆,一方面通过25章的内容告诉门徒等候基督再临的人该如何预备,而第25章的内容是藉着三个比喻说明和表达的,目的是让我们具备等候基督再来的智慧。
二:比喻的内容
在十个童女比喻的开头,耶稣说:“那时,天国好比十个童女拿着灯,出去迎接新郎”,首先主耶稣给我们作了一个非常清楚的时间说明——“那时”,这也与经文的结尾相对应(25:13),“那时”就是耶稣基督再来的那个日子和时辰。所以这段经文是一个很清晰的谈论末世的比喻,耶稣透过这个比喻让我们等候主耶稣再来的人可以很清楚的知道主再来时的情形,而这个情形就好像这个故事中所讲的十个童女迎接新郎的情形一样。
主耶稣接下去说到:“其中有五个是愚拙的,五个是聪明的。愚拙的拿着灯,却不预备油;聪明的拿着灯,又预备油在器皿里。”在迎接新郎的同样一个团队中出现了两种人,五五开,各一半,有五个是愚拙的,五个是聪明的。而划分其聪明还是愚拙的标准不是看她们的长相、穿着、学历、智商等等。判断他们聪明与否的唯一标准就是看她们有没有预备油在器皿里。在这里我们要强调,不是“油”很重要,而是“预备”很重要。在对于这段经文的解释中有一个难点,就是“油”代表什么?
有人认为油代表“圣灵”,因为后来愚拙的童女没能进入婚宴是因为没有预备油,油是她们能不能进入婚宴坐席的关键,有油就能坐席,没油就不得坐席。就像圣灵是我们得救的凭据一样,有圣灵就得能救,没有圣灵就不能得救,因此有人认为油代表圣灵;
也有人认为油代表“信心”,不仅是信心,而且是充足的信心,持续的信心,只有里面有了信心的油,外面才能有见证的光;
还有人认为油代表“见证”,也就是基督徒在世要有好行为,要有持续的好行为,才能证明一个人得救的身份和地位。
这三种解释是对于“油”代表什么的常见解释,但这三种解释在解释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比如:如果将“油”解释为圣灵,那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圣灵是可以买的吗,圣灵是会用尽的吗,如果圣灵可以“买”,那“卖油的那里”该怎么解释呢?另外,在愚拙的童女的灯要熄灭之前,她们都是有灯又有油的,如果把油解释为圣灵的话,就要理解为愚拙的童女之前是有圣灵的,而现在又没有圣灵了,那上帝的救赎就是不稳固的。同样,把油解释为信心和好行为都有类似的问题,在解释经文的过程中如果产生了更多问题,可能说明这不是一个合适的解经思路。
因此,我们在查考这段经文时应该把核心放在预备上,而不是“油”的解释上,因为十个童女起初领受时都有相同的灯和油,而唯一不同的在于有没有在新郎耽延时做好准备。
耶稣接下去说:“新郎迟延的时候,她们都打盹、睡着了。半夜有人喊着说:‘新郎来了,你们出来迎接他!’那些童女就都起来收拾灯。愚拙的对聪明的说:‘请分点油给我们,因为我们的灯要灭了。’聪明的回答说:‘恐怕不够你我用的,不如你们自己到卖油的那里去买吧!”
在这里我们要介绍一下犹太人婚礼的习俗,通常情况下犹太人的婚礼会分成两部分:首先,在婚礼之前,新郎会与自己的年轻亲友饮酒欢闹,持续数日,然后启程去新娘家迎娶新娘。(这就是主耶稣所说:“新郎和陪伴之人同在的时候,陪伴之人岂能哀恸呢?但日子将到,新郎要离开他们,那时候他们就要禁食。”的文化背景太19:15)
当新郎到达新娘家时,会参加庆祝新郎到来的筵席,新郎新娘接受女方亲友的祝福,筵席通常会持续7天之久,就像参孙迎娶亭拿女子时的状况一样(士14:10;14:17),有时候或许会更长,就像利百加的哥哥拉班对利百加的挽留。(创24:55“让女子同我们再住几天,至少十天”),因此,新郎新娘到达家中的日子具有不确定性。
当结束了在新娘家中的宴席之后,新郎会与新娘一同回家并设摆筵席,十个童女的比喻正是发生在这个等候的阶段。
(备注:也有圣经学者持以下观点,但认同上文观点者占多数:“按犹太人的风俗,在成婚之日,新郎在夜间要到女方家迎娶新娘,而女方打发至少十位童女,拿着灯出去一二里的地方迎接新郎。新郎迟延,所以她们就都打盹睡着了,到了半夜,有人喊。‘新郎来了。’童女们便迎新郎到女方家与新郎一同坐席,门随即关上。”)
当童女们一同等候的时候,新郎迟延了,迟延是指他的到来比童女们预想的要慢。很有意思的一点在于,这里特别强调了主来的慢,但在马太福音24章48节却又提到了主来的快,主来的到底是快还是慢?其实主耶稣是要用这样的描述表达他来的日子是不可预知的,是在人意料之外的。关于主耶稣的再来有两个特点,第一是未知性,关于主耶稣再来的日子,是未知的,那日子、那时辰没有人知道,连天上的使者也不知道,甚至子也不知道,唯有父知道(马太福音24:36、24:42、24:44、24:50、25:13反复提到主来的日子的未知性);第二是必然性,虽然我们不知道主耶稣什么时候来,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主耶稣一定要来。
其实我们离见主耶稣真的并不遥远,因为“见主面”是一段双向奔赴的路程,就算主耶稣暂时不来,我们也要在数年、数十年后,到他那里去,每当这样想,总感觉时日无多,应当尽快成熟、尽早预备。
在新郎迟延的时候,童女们都睡着了。这里的睡着并没有任何负面的含义,因为愚拙的童女睡着了,聪明的童女同样也睡着了,并且在比喻中没有出现对睡着了的任何负面评价。
当半夜,童女们都沉睡的时候,突然有人喊着说:新郎来了,你们出来迎接他。这句喊声在黑夜中如此地清晰嘹亮,于是童女们纷纷起来收拾预备,剪灯芯添灯油。在收拾的时候愚拙的童女才发现自己的灯就快要灭了,并且自己没有预备油。于是向聪明的童女借灯油,说:“请分点油给我们,因为我们的灯要灭了。”她们的请求却遭到了聪明童女的拒绝:“恐怕不够你我用的,不如你们自己到卖油的那里去买吧!”聪明的童女拒绝分享,不是因为没有爱心,而是担心所预备的油不够用,恐怕灯都会熄灭,无法完成自己作为童女所领受的托付——迎接新郎,于是建议她们赶紧去卖油的那里买油。愚拙的童女无法藉着别人的预备,完成自己的托付。
在这里我们看到因着新郎的迟延,把十个童女的生命景况都显露了出来。聪明的童女虽然不知道新郎什么时候来,但她们知道新郎一定会来,因此就做好准备,好完成一个童女的使命和任务,欢喜快乐的在光明中迎接新郎;但愚拙的童女却不是这样,她们看到了聪明童女的预备,但聪明童女的预备却没有成为她们也去预备的提醒,她们也知道哪里有卖油的,但虽然知道却不愿意去买,换句话说,她们从来没有思考自己该做什么才能很好的完成自己作为一个童女的使命,从来没思考过,从来没行动过。愚拙的童女不是无法预备,而是无心预备。我想,将来有一天,基督的再来也会如此暴露我们的属灵光景。
接下来圣经说,“她们去买的时候,新郎到了,那预备好了的,同他进去坐席,门就关了。其余的童女随后也来了,说:‘主啊,主啊,给我们开门!’他却回答说:‘我实在告诉你们:我不认识你们。”
我们不知道愚拙的童女最后是否买到了油,是否预备好了,但无论她们最后是否预备好了,我们知道她们预备晚了,筵席的门向她们关上了。她们着急的呼喊说:“主啊,主啊,给我们开门”,“主啊,主啊”这样的叫法被史保罗牧师称为双重呼唤,在圣经中大概有15次此类的双重呼唤,表示两个人之间关系的亲密。例如:“我儿押沙龙啊,我儿押沙龙啊”、“我父啊,我父啊,以色列的战车马兵啊”、“马大,马大”等等,说明这样呼唤新郎的童女认为自己和新郎之间有很亲近的关系,但她们却被新郎严肃的告知:“我实在告诉你们,我不认识你们。”这句话把我们直接从比喻的故事中带回到末后审判的现实层面,告诉我们五个愚拙童女无法补救的结局。
“我不认识你们”在四福音中出现过三次,除了这段经文以外,还有两处是马太福音7章23节和路加福音13;25节,这两处经文都提到被主告知“我不认识你们”的人是无法得救的,虽然他们曾与主一同吃喝,亲耳听过主耶稣的教训,甚至还参与服侍并在服侍中显出果效,但他们从生命救恩的角度来说却和神没有关系,因此不能承受永远的生命。而不能得救就是愚拙童女的结局,当我们对比太24:51、太25:30、太25:46节时,更能明确这一点,由此可见“预备”的重要性。
在这个比喻中,新郎明显代表主耶稣,聪明的童女代表得救的圣徒,那时代表主再来的日子。那么,如果愚拙的童女具有代表性,她们代表谁呢?她们与聪明的童女同为等候新郎的团队,从外在来看这个团队可以看为有形体的教会,在有形有体的教会中,我们可以明显的发现,有人喜好侍奉,却对主的再来和如何预备讨主的喜悦丝毫不在意;有人参与很多的聚会,却并不真正的认识上帝;有人认同基督教的文化,却从未把它当作内心中笃定不疑的信仰;有人热心宣教,却把宣教当作吃喝游玩的美差,而无拯救灵魂的负担。我想,若不悔改,她们就是愚拙的童女并且走向愚拙童女的结局。
当然,我们在主面前没有一个人敢夸口自己是完全的,我们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软弱和亏欠,但一个忠心的仆人总是“虽不完全,却向往完全的”。不完全是我们的生命,但向往完全使我们的心志。我们可以对哲学家培根的一句话加以改善:偶然被过犯所胜是污染了水流,但一直活在过犯中则是污染了水源。
我们可以藉此反思一下,我们对主所托付给我们的工作是否忠心,而忠心与否的衡量标准就是有没有预备。就像如果您是一位传道人,你是否很用心的预备自己的讲道,无论是面对20人还是2人都很用心的传讲(很多时候,对2个人讲道比对20个人讲道更考验忠心)?如果您是一位听众,有没有用心领受真理,在听道者的身份上忠心?无心伤害,但请恕我直言,如果我们作为传道人不好好预备不好好传讲,那么教会的荒凉就和我们有脱不开的干系。如果我们作为一个听道者不好好领受不好好思想,那么我们就是预备用草木禾秸建造我们的工程。
三:比喻的核心教导
在比喻的最后,主耶稣提醒到:“所以,你们要警醒,因为那日子、那时辰,你们不知道。”警醒正是这个比喻的教导目的,而警醒的表现就在于预备。警醒的意思是“保持头脑清醒”,保持头脑清醒的目的是做好预备,完成自己从上帝领受的本职工作,它提醒我们要付上代价,用真实的行动完成上帝的托付。其实,预备就是做与自己身份相匹配的事。就像,是童女就要预备油,是猎手就要预备枪,是传道人就要预备讲道,是基督徒就要预备自己遵行上帝的旨意一样。预备,是一个人对于工作忠心的表现。
付代价的、与身份相匹配的行为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行事为人要与蒙召的恩相称,要有行为表现出来。我们得救是因为上帝所赐的信心,唯独信心,但我们也一定要知道,上帝所赐的信心一定能产生行为,上帝不会赐给我们一个不能产生好行为的死的信心使我们靠着得救。另外,我们常常所说的“见证”这个词,它的第一个字是“见”,或许这也可以提醒我们,基督徒的信仰是可以被看见的。
从外在来看,愚拙的童女和聪明的童女身处共同等候新郎的团队中,似乎没有差别,但等新郎到来的时候就会显露谁才是忠心有预备的童女。新郎目前正在延迟,但我们却应视延迟为最后的机会,好好把握。愿我们都能作聪明的童女,以实际行动迎接再来的主耶稣。
起来预备吧,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