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马太福音 5:4
赫尔曼·麦尔维尔(Herman Melville)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他曾写过这样的话:“直到我们明白一份哀恸胜过千万份欢乐,我们才会活出基督的样式。”我不知道麦尔维尔写这话时在想什么,或许他是记起了箴言的话:“往遭丧的家去,强如往宴乐的家去……智慧人的心,在遭丧之家;愚昧人的心,在快乐之家”(传道书 7:2,4)。
又或许,他是记起了八福中的第二句。既然八福的形式如此简明扼要,其深意和悠远的应用,在我们眼中就不总是立时明了。很多人都阐释过这第二个祝福,有些人认为它仅仅是对哀恸之人的安慰,还有人则看到更多属灵的维度,认为这句话特别指向悔罪的哀恸。不过,不将经文含义局限于这两种可能性,恐怕更加明智。因为圣经谈到哀恸实在有丰富的形态。很显然,失去所爱之人会哀恸,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也会哀恸。
当圣灵使我们知罪,我们明白自己得罪了神,会生出极大的痛苦和忧伤。然而,这句话更广义的应用还包含另外一种哀恸:受逼迫而有的哀恸。耶稣谈到了跟随他的人要受逼迫,这是一个直接的代价。神的儿女是哀哭的儿女,在这方面,我们与我们的主相似。耶稣被称为“忧患之子”,他“多受痛苦,常经忧患”(以赛亚书 53:3)。他因所爱之人离世而哀哭,例如他对拉撒路之死的哀恸,但我们也看到耶稣为耶路撒冷哀哭。
他哭道:“耶路撒冷啊,耶路撒冷啊!你常杀害先知,又用石头打死那奉差遣到你这里来的人。我多次愿意聚集你的儿女,好象母鸡把小鸡聚集在翅膀底下,只是你们不愿意”(马太福音 23:37;参阅路加福音 13:34)。耶稣因他看到的世间伤痛而深深哀恸,他因世间的邪恶权势哀恸。他深知哀恸的真义。旧约许多经文都论到哀哭,传道书中,我们读到“哀哭有时”(传道书 3:4)。诗篇包含许多深沉的痛苦,尤其是大卫的妙笔之下,常常流淌着哀哭的泪泉。
他曾哀告神:“我因唉哼而困乏,我每夜流泪,把床榻漂起,把褥子湿透”(诗篇 6:6)。以色列的历史是苦难的历史,因其地理位置,以色列常经动荡,一直是各方势力争夺之地。在古代世界,这个小国曾沦为许多战争的牺牲品。故此,以色列是一片饱含血泪与苦难的土地。然而,以色列也是应许之地,是神赐给他百姓的福地。
因此,他从世界呼召出来、归于自己的子民,也是终生与苦难相伴的一群百姓。苦难是他们民族命运的一部分,因此,他们的宗教盼望总是指向未来的安慰和应许。路加福音第二章中,我们读到西面的故事。他是一个年长的圣徒,曾经得到神的应许:“在耶路撒冷有一个人,名叫西面。这人又公义又虔诚,素常盼望以色列的安慰者来到,又有圣灵在他身上。他得了圣灵的启示,知道自己未死以前,必看见主所立的基督”(路加福音 2:25-26)。
西面不仅又公义又虔诚,而且在等候以色列的安慰者。这里“以色列的安慰者”是指着一个人而言,这个称号是耶稣在圣经中鲜为人知的称号之一。弥赛亚要服侍贫穷人、受伤的人、哀恸的人,神在旧约应许他的百姓,他会成为他们的安慰,而耶稣就是这个应许实现的实体,他就是神的安慰本身。弥赛亚的事奉将给哀恸的人带去安慰,他要给无法安息的灵魂带去安息。
这就是神对他百姓的事奉,他承诺医治他们破碎的心灵,重塑他们的灵魂。这就是八福第二福的真谛,它并不是说哀恸是值得高兴的事,耶稣并非在否认与哀恸相伴的痛苦。我们哀恸时之所以会蒙福,是因为神的百姓被应许了“以色列的安慰者”。
痛苦不过是化了妆的祝福,哀恸的人是蒙福的,因为他们要被神的安慰者亲自安慰。每个人都知道伤痛为何物,每个人都曾去往哀恸之家。然而,我们该往何处寻找安慰呢?我们的安慰何在?耶稣对人说:“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马太福音 11:28)。他是道成肉身的以色列安慰者,这是他的应许。一切在哀恸中仰望他的人,都将经历这应许的成就。
本文是《如何成为有福之人?》系列文章的第3篇。
欢迎关注我们
官网:https://zh.ligonier.org/
电报请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