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人物比较研究》系列之:
第六十五篇,弥迦——泣血训诲的先知
一,作者与主题
《弥迦书》的作者弥迦这个名字是米迦勒的缩短式,意思是“谁像上帝”,亦可以是米该亚的缩写,意思是“谁像耶和华”。他在约坦、亚哈斯、希西家诸王在位时(公元前777-717年)作预言者,与以赛亚和何西阿同期。他说预言的确切时期无法确定,但最多不超过60年。整本预言书则是在希西家王的统治下于公元前717年结束时完成。
弥迦生活的时代处于亚述帝国灭亡和北国以色列严重威胁南国犹大的时期,以色列国内充满不道德和拜偶像的事,以致后来这个国家给亚述灭了。弥迦虽然是南国的先知,但他亲身经历了这些事件。犹大国在约坦统治时谨守正道,到悖逆的亚哈斯作王时转而效法以色列的恶行,后来又在希西家统治期间把弊端纠正过来。耶和华神兴起弥迦向他的百姓发出强烈警告,指出祂即将在他们身上施行什么惩罚。弥迦和以赛亚先知同一个时代,作为王室后裔的以赛亚身处高位,常在王宫和圣殿侍奉。而弥迦来自民间,他深知百姓疾苦,更多地看到权贵阶层压榨给百姓带来的苦难。所以,《弥迦书》一个鲜明的特色就是抨击权贵阶层和假先知的不公不义,他也因此被称为“穷人的先知”。
在写作风格上,《弥迦书》与《以赛亚书》比较相似。作者看到偶像遍地的属灵淫乱、醉生梦死的官僚腐败、压榨穷人的不公不义、外敌入侵的亡国危难等等,其直接根源就是从王室集团到祭司贵胄再到普通百姓,都违背了耶和华神的律法、诫命和典章制度,各自都偏行己路,使神的百姓处于国破家亡的险境。受圣灵感动的弥迦先知就肩负起一项艰难使命,即劝诫、教导和训诲百姓认罪悔改。而这对于人微言轻的先知是一件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事情。所以,弥迦先知满怀激愤与悲伤之情,把耶和华神的愤怒、忧伤、殷切盼望、谆谆教诲都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训诲”是《弥迦书》鲜明的主题,而在圣灵感动之下,先知在字里行间融进强烈的情绪渲染,有一种“杜鹃啼血猿哀鸣”的艺术感染力。所以,本篇我们以“泣血训诲的先知”为标题,来领悟《弥迦书》带给我们的属灵启示。
二,经文赏析
【弥1:1】当犹大王约坦、亚哈斯、希西家在位的时候,摩利沙人弥迦得耶和华的默示,论撒玛利亚和耶路撒冷。
首节经文是全书的总纲,点出作者是南国犹大摩利沙人弥迦,他生活的年代是犹大王约坦、亚哈斯和希西家时期,他写作本书的动因是直接受到耶和华神的默示,本书的主要内容是神关于撒玛利亚和耶路撒冷的论述。
《弥迦书》一共有七章,分成三个部分紧紧围绕着“训诲”这一主题展开。
第一部分包括一至二章是“晓之以理”,谴责和抨击雅各家(包括以色列和犹大)举国百姓的犯罪;着重抨击了权贵阶层和假先知的罪恶;最后在宣布审判的信息之后又给予恢复应许的安慰。
第二部分是“愿景激励”,包括三、四、五三章,这一部分承接前面更加具体详实地抨击和警告贵权、假先知之外,重点给百姓描绘出一幅美好的愿景蓝图,特别详细地预言了主耶稣基督作为选民百姓的拯救者(弥赛亚)即将降临人间并带来救赎的福音恩典。
第三部分是“动之以情”,包括第六至七章,重点是引导百姓回顾神的恩典,重新认识他们祖先的神,然后向百姓谆谆教诲地指出了得救重生的道路和途径,这就是“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神同行”,这也就是主耶稣基督的十字架道路。
(一),晓之以理——愤怒中数算出种种罪恶:
1,对雅各家的控诉与警告:
第一,神的愤怒:
【弥1:2】万民哪,你们都要听!地和其上所有的,也都要侧耳而听!主耶和华从他的圣殿要见证你们的不是。
【弥1:3】看哪,耶和华出了他的居所,降临步行地的高处。
【弥1:4】众山在他以下必消化,诸谷必崩裂,如蜡化在火中,如水冲下山坡。
【弥1:5】这都因雅各的罪过,以色列家的罪恶。雅各的罪过在哪里呢?岂不是在撒玛利亚吗?犹大的邱坛在哪里呢?岂不是在耶路撒冷吗?
第二节经文是一种强烈的呼唤:万民哪,你们都要侧耳而听!先知亲眼目睹了百姓的败坏,深深感受到神的忧伤和愤怒,在受到神的默示之后,长期积蓄的悲愤之情犹如火山一样喷涌而出,急切要向百姓传达神的忧伤、愤怒、谴责和警告,而这一切都转化成训诲百姓赶紧认罪悔改的殷殷之情。这种写法很容易使我们想起《以赛亚书》的开端:
【赛1:2】天哪,要听!地啊,侧耳而听!因为耶和华说:“我养育儿女,将他们养大,他们竟悖逆我。【赛1:3】牛认识主人,驴认识主人的槽;以色列却不认识;我的民却不留意。”
同一个时代蒙神呼召的两位先知,一个在朝廷皇宫,一个在民间,但他们所传达的神的思想和情感是何其相同,甚至连语气语调都完全一致。所以说,《圣经》的真正作者只有一位,那就是耶和华神。
神出了祂的殿和居所,降临步行地的高处,带来的是什么结果呢?这就是山崩地裂,如蜡融化,这是神愤怒的结果。慈爱怜悯的神为什么发怒了呢?这是因为雅各家所犯的罪,是撒玛利亚和耶路撒冷敬拜偶像招致了神的愤怒。
第二,神要审判雅各家:
其一,神要审判撒玛利亚;
【弥1:6】所以我必使撒玛利亚变为田野的乱堆,又作为种葡萄之处;也必将他的石头倒在谷中,露出根基来。
【弥1:7】他一切雕刻的偶像必被打碎,他所得的财物必被火烧,所有的偶像我必毁灭,因为是从妓女雇价所聚来的,后必归为妓女的雇价。
撒玛利亚是北国以色列的首都,这里指代神要审判北国以色列;审判的结局就是撒玛利亚由城市变成田野,这是预言以色列被灭亡的结局;以色列的典型罪恶就是迷恋世俗财富而拜偶像,所以,以色列也必因这个拜偶像和迷恋财富而毁灭;因为这是从属灵上的淫乱而起,也必因属灵上的淫乱而亡,这就是经文“妓女的雇价”之意。
弥迦先知在传达了神的这个审判信息之后不久,以色列便于主前722年被亚述帝国灭亡。北方十个支派被赶逐到亚述帝国各地,外邦各族也移居到以色列地同当地余民杂婚,北方十支派的主流便这样消失了,他们逐渐丧失民族传统文化,彻底丢失了自己的选民身份而变成了撒玛利亚人。如此,神宣告“撒玛利亚成田野”和“妓女的雇价”的预言准确应验了。
其二,先知泣血奔走呼号:
【弥1:8】先知说:因此我必大声哀号,赤脚露体而行;又要呼号如野狗,哀鸣如鸵鸟。
【弥1:9】因为撒玛利亚的伤痕无法医治,延及犹大和耶路撒冷我民的城门。
先知得神默示,既为百姓犯罪亏欠神而深深自责,又担心神的责罚降临而忧国忧民,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竭尽全力在以色列和犹大各地到处奔走呼号,向百姓传达神的愤怒和警告,劝诫百姓赶紧悔改以免灭亡。
【弥1:10】不要在迦特报告这事,总不要哭泣。我在伯亚弗拉滚于灰尘之中。
【弥1:11】沙斐的居民哪,你们要赤身蒙羞过去。撒南的居民不敢出来。伯以薛人的哀哭使你们无处可站。
【弥1:12】玛律的居民心甚忧急,切望得好处,因为灾祸从耶和华那里临到耶路撒冷的城门。
【弥1:13】拉吉的居民哪,要用快马套车;锡安民(“民”原文作“女子”)的罪由你而起,以色列人的罪过在你那里显出。
【弥1:14】犹大啊,你要将礼物送给摩利设迦特。亚革悉的众族必用诡诈待以色列诸王。
【弥1:15】玛利沙的居民哪,我必使那夺取你的来到你这里,以色列的尊贵人(原文作“荣耀”)必到亚杜兰。
【弥1:16】犹大啊,要为你所喜爱的儿女剪除你的头发,使头光秃;要大大地光秃,如同秃鹰,因为他们都被掳去离开你。
第一章10-16节经文有三个显著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地名多:如迦特、伯亚弗拉、沙斐、撒南、伯以薛、玛律、拉吉、锡安、亚革悉、玛利沙、亚杜兰等,这些地名除了锡安、拉吉、亚杜兰几个比较熟悉之外,其它都很陌生,应该是指以色列和犹大各地的百姓,实际上是指整个雅各家,即以色列选民。这些众多地名还说明了另一层含义,即弥迦先知在全国各地到处传讲神的话语,急切地呼吁百姓认罪悔改,是先知侍奉经过的一种回顾。
第二个特点是“悲哀伤痛”的氛围特别重:“哭泣”、“灰尘”、“不敢”、“蒙羞”、“哀哭”、“忧急”、“光秃”等等,这些词语既表明了先知本人泣血训诲的忧虑心情,也描述了侍奉的果效,即各地百姓谦卑悔改之情。
第三个特点是宣告了神的愤怒和审判:如“灾祸从耶和华那里临到耶路撒冷的城门”、“以色列的尊贵人(“荣耀”)必到亚杜兰”、“要大大地光秃,如同秃鹰,因为他们都被掳去离开你”等等,这些预言都在不久的将来全部应验了。
第三,抨击罪恶,宣告审判:
犹如拍摄电影一般,前面是用广角镜头,描述了神对整个雅各家(以色列和犹大)罪恶审判的全景场面;接下来就是特写镜头了,先知开始把抨击的重点指向了权贵阶层和假先知。他们本来肩负着牧养和带领百姓遵行神律法诫命的职责,然而他们却图谋奸恶、以权谋私、霸占田产、欺负弱小、颠倒黑白、敬拜偶像。百姓的苦难是他们造成的,百姓的犯罪也是因他们而起。所以,神的愤怒将集中指向他们,审判的刑罚也首先集中在他们身上。
其一,图谋奸恶、霸占田产的权贵者必受惩处:
【弥2:1】祸哉,那些在床上图谋罪孽造作奸恶的,天一发亮,因手有能力,就行出来了。
【弥2:2】他们贪图田地就占据,贪图房屋便夺取。他们欺压人,霸占房屋和产业。
“手有能力”指他们掌握了一定的社会资源和公共权力,这些人殚精竭虑、夜不能寐,所思所想都是“图谋罪孽造作奸恶”之事,夜里在床上谋划好了,白天就立即行了出来。他们行出来的就是夺取和霸占别人的田地、房屋和产业。
【弥2:3】所以耶和华如此说:“我筹划灾祸降与这族,这祸在你们的颈项上不能解脱,你们也不能昂首而行,因为这时势是恶的。
【弥2:4】到那日,必有人向你们提起悲惨的哀歌,讥刺说:‘我们全然败落了!耶和华将我们的份转归别人,何竟使这份离开我们?他将我们的田地分给悖逆的人。’
【弥2:5】所以在耶和华的会中,你必没有人拈阄、拉准绳。
这些敢于违背神公义和律法的人不断地在谋划和掠夺,掌管宇宙和历史的耶和华神也同样在筹划。同样都是筹划,所不同的是“人在做天在看”,神惩治罪恶的审判从古至今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多行不义必自毙”这是一条不可改变的天道法则。以色列人中的这些权贵阶层,本以为靠不义掠夺而能够“昂首而行”,本以为世世代代永远享有财富和荣耀,本以为一直可以掌握“拈阄”和“拉准绳”,永远成为社会标准的制定者,然而,神明确地宣告了祂将要剥夺这一切,他们所获取的一切都将是虚空和捕风。这也同样是整个人类社会的永恒铁律。
其二,不辨是非、颠倒黑白的假先知必被剪除:
【弥2:6】“他们(或作“假先知”)说:‘你们不可说预言,不可向这些人说预言,不住地羞辱我们。’
【弥2:7】雅各家啊,岂可说耶和华的心不忍耐吗(或作“心肠狭窄吗”)?这些事是他所行的吗?我耶和华的言语岂不是与行动正直的人有益吗?
【弥2:8】“然而近来我的民兴起如仇敌,从那些安然经过不愿打仗之人身上剥去外衣。
【弥2:9】你们将我民中的妇人从安乐家中赶出,又将我的荣耀从她们的小孩子尽行夺去。
【弥2:10】你们起来去吧!这不是你们安息之所,因为污秽使人(或作“地”)毁灭,而且大大毁灭。
【弥2:11】若有人心存虚假,用谎言说:‘我要向你们预言得清酒和浓酒’,那人就必作这民的先知。
第二章6-11节经文仍然是耶和华神的原话,3-5节经文是神抨击尽行不义的权贵阶层,6-11节则是神直接与那些假先知和掌握话语权的统治者进行辩论。这些假先知不允许真先知向百姓说预言,以为这些预言是在羞辱他们。对此,神连续用了三个反问来回答:神是心不忍耐吗?神是在羞辱你们吗?神的话语岂不是对行为正直的人有益吗?接下来神直接揭露了假先知和当权者的罪恶:如兴起仇敌、剥人外衣、欺负妇女和儿童,使全地污秽毁灭;最后,神给出了一条区别假先知的判断标准,那就是凡是向人们“预言得清酒和浓酒”的,就必定是假先知,因为这是与从神那里来的信息完全相反的。
2,对雅各家的安慰与应许——招聚与安置:
【弥2:12】“雅各家啊,我必要聚集你们,必要招聚以色列剩下的人,安置在一处,如波斯拉的羊,又如草场上的羊群,因为人数众多,就必大大喧哗。
【弥2:13】开路的(或作“破城的”)在他们前面上去,他们直闯过城门,从城门出去,他们的王在前面行,耶和华引导他们。”
《弥迦书》同样具备了先知书的一个共同特征,即在宣告审判的信息之后,及时恢复安慰的应许。与其他先知书相比,《弥迦书》是安慰应许的内容更多、更加具体,这在第二部分体现得更加明显。
二章12-13节经文仍然是神的原话,第二章从第3节一直到13节都是耶和华神亲自说的。在前面抨击和警告了权贵阶层和假先知之后,最后两节是对全体百姓说的,其核心关键词就是“招聚与安置”。
神对待选民与对待外邦人不同:对待选民是依据公布的“摩西十诫”,也可以说依据“律法之约”进行祝福或诅咒;其目的是管教中的建造,使他们成为圣洁的国民和祭司的国度;所以,其结果就是犹太民族历史上遭受的苦难尤其深重,但却始终不会灭亡,而且在被赶逐到世界各地的同时,把耶和华独一真神的真理传遍全球,而且最终他们还能在亡国两千多年后重新从世界各地回到巴勒斯坦地区,1948年以色列复国成功堪称为人类历史上的奇迹,这就是耶和华神“招聚和安置”应许的历史见证。
(二),愿景激励——抨击中描绘出美好愿景:
《弥迦书》第二部分的主旨是安慰,神在这一部分为以色列选民描绘出一幅美好的愿景蓝图,这是神在创世之初就已经定下的规划。然而,一切救赎都是建立在铲除罪恶这个基本前提之下实现的。因此神必须清楚明白地指明现状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以色列的首领、官长和假先知这些权贵阶层所带头犯下的严重罪恶,并为他们指明了一条新的道路,即认罪悔改、得救重生。
1,对权贵者的抨击:
第一,对首领与官长的抨击:
【弥3:1】我说:雅各的首领、以色列家的官长啊,你们要听!你们不当知道公平吗?
【弥3:2】你们恶善好恶,从人身上剥皮,从人骨头上剔肉。
【弥3:3】吃我民的肉,剥他们的皮,打折他们的骨头,分成块子像要下锅,又像釜中的肉。
【弥3:4】到了遭灾的时候,这些人必哀求耶和华,他却不应允他们;那时他必照他们所行的恶事,向他们掩面。
如果说第一部分神对以色列权贵者的指责还比较隐晦和客气,第二部分就十分明显和尖锐了,一上来直接点名“雅各的首领”和“以色列的官长”,这就明确地指出从国王、大臣、地方官员、长老等整个统治阶层;这些人本是选民百姓的领路人;他们本该圣洁、完全、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神同行,如此才能肩负起牧养百姓和建设圣洁国度的神圣使命。然而,他们的现实是怎么样呢?
没有公平、恶善喜恶、剥皮剔肉、折断骨头、分尸成块、下入釜中,神在这里不是指杀人而是指“吃人”,用比喻的手法谴责当权者在经济上剥削和压榨百姓,他们依仗权势占领土地和牧场,通过不公正的政策占有财富,使得社会贫富悬殊加大,百姓苦难深重。人类阶级社会缺乏公平正义是一个无解的难题,这是撒但掌权的世界的本质特征。耶和华神的国度就是要彻底改变这一本质,那就是以“十诫”作为根本大法公平正义、圣洁良善的国度。
那么,他们的下场会怎么样呢?神明确告诉他们:灾难必会降临,神要按照他们所行的恶事来审判他们——“那时祂必照他们所行的恶事,向他们掩面。”神没有给出具体的处罚措施,而是剥夺了他们祷告的权利,也就是说即便是他们认罪悔改也不会再赦免他们的罪恶了。罪责自担,掩面而不听祷告,这是神对信徒一种更加严厉的惩罚。基督徒也经常会遇到祷告不灵的光景,此刻我们要十分警惕了,不是神不听我们的祷告,而是神对我们伤心而掩面不理了。
第二,对假先知的抨击:
【弥3:5】论到使我民走差路的先知,他们牙齿有所嚼的,他们就呼喊说:“平安了!”凡不供给他们吃的,他们就预备攻击他(“预备攻击他”或作“说必遭遇刀兵”)。耶和华如此说:
【弥3:6】“你们必遭遇黑夜,以致不见异象;又必遭遇幽暗,以致不能占卜。日头必向你们沉落,白昼变为黑暗;
【弥3:7】先见必抱愧,占卜的必蒙羞,都必捂着嘴唇,因为 神不应允他们。
【弥3:8】至于我,我藉耶和华的灵,满有力量、公平、才能,可以向雅各说明他的过犯,向以色列指出他的罪恶。
马云曾经说过:世界上最难干的是两件事,一是把别人口袋里的钱掏出来放进自己的口袋里,二是把自己头脑里的思想掏出来放进别人的思想里。这话朴实又经典,历世历代的统治者都是如此行的。他们一方面要吃你的肉喝你的血,另一方面又通过一种“吃人”的文化和道德让你相信,你的肉和血就应该给他们吃喝。以色列(犹大)社会也是如此。权贵阶层赤裸裸地压榨和盘剥,假先知们则是一边“牙齿有所嚼的”,一边整日里鼓噪“平安了!平安了!”而且是“凡不供给他们吃的,他们就预备攻击他”。这里的假先知应该是指祭司集团,他们是专职负责在人神之间传达信息的。
亚哈斯作王时期,大祭司乌利亚与王狼狈为奸,干出了一件十分恶劣的事件,把外邦人神的偶像建造在耶和华神殿的对面,而且公开祭拜,当时的祭司已经堕落到何种程度可见一斑。经文如此记载:
【王下16:10】亚哈斯王上大马士革去迎接亚述王提革拉毗列色,在大马士革看见一座坛,就照坛的规模样式作法画了图样,送到祭司乌利亚那里。
【王下16:11】祭司乌利亚照着亚哈斯王从大马士革送来的图样,在亚哈斯王没有从大马士革回来之先,建筑一座坛。
【王下16:12】王从大马士革回来看见坛,就近前来,在坛上献祭,
【王下16:13】烧燔祭、素祭,浇奠祭,将平安祭牲的血洒在坛上,
【王下16:14】又将耶和华面前的铜坛,从耶和华殿和新坛的中间搬到新坛的北边。
【王下16:15】亚哈斯王吩咐祭司乌利亚说:“早晨的燔祭、晚上的素祭、王的燔祭素祭、国内众民的燔祭素祭奠祭,都要烧在大坛上;燔祭牲和平安祭牲的血也要洒在这坛上;只是铜坛我要用以求问耶和华。”
【王下16:16】祭司乌利亚就照着亚哈斯王所吩咐的行了。
当时的真假先知有一个显著区别就是:真先知如弥迦、以赛亚等,是向百姓传审判信息;而假先知则是附庸恶王,歌舞升平,一再传达“平安了、平安了”的假信息。他们变成了粉饰太平的御用文人,完全丧失了神所托付的职责和使命。所以,神亲自宣告说:
“你们必遭遇黑夜,以致不见异象;又必遭遇幽暗,以致不能占卜。日头必向你们沉落,白昼变为黑暗;先见必抱愧,占卜的必蒙羞,都必捂着嘴唇,因为 神不应允他们。”
不见异象、遭遇幽暗、占卜蒙羞、神不应允,这是神对假先知最基本的惩罚。在出埃及进迦南的时候,假先知巴兰受雇要诅咒以色列人,神却连续三次把他的诅咒变成了祝福;以利亚与亚哈王约定,就祈雨问题在迦密山上与四百多个巴力的先知较量,四百多个巴力的先知因失败而被杀;假神遇到真神必然逃逸,这些都是神对假先知的惩罚。
那么真先知应该怎么样呢?弥迦先知明确表态:“至于我,我藉耶和华的灵,满有力量、公平、才能,可以向雅各说明他的过犯,向以色列指出他的罪恶。”传达真理、维护公义、敢于斗争、不怕迫害、仗义执言、谴责罪恶、宣告神审判的信息,神的仆人不光是忍辱负重,还要成为勇敢的斗士,成为黑暗世界里的光。
第三,对权贵者的训诲和警告:
【弥3:9】雅各家的首领、以色列家的官长啊,当听我的话!你们厌恶公平,在一切事上屈枉正直;
【弥3:10】以人血建立锡安,以罪孽建造耶路撒冷。
【弥3:11】首领为贿赂行审判,祭司为雇价施训诲,先知为银钱行占卜。他们却倚赖耶和华,说:“耶和华不是在我们中间吗?灾祸必不临到我们。”
【弥3:12】所以因你们的缘故,锡安必被耕种像一块田,耶路撒冷必变为乱堆,这殿的山必像丛林的高处。
“首领为贿赂行审判,祭司为雇价施训诲,先知为银钱行占卜”,这就是对当时社会腐败的高度概括。“以人血建立锡安,以罪孽建造耶路撒冷。”不是神所要建造的国度。锡安和耶路撒冷变成了人血和罪孽建造的,“所以因你们的缘故,锡安必被耕种像一块田,耶路撒冷必变为乱堆,这殿的山必像丛林的高处。”
如此清醒严厉的警告和训诲,犹大国的当权者仍然不能醒悟,尽管后面还出现了希西家和约西亚两个好王,但耶路撒冷和圣殿被焚毁,犹大最后亡国被掳的命运当然是不可避免了。
2、 对百姓的美好愿景与信心激励:
第一,天国降临,万国朝圣:
【弥4:1】末后的日子,耶和华殿的山必坚立,超乎诸山,高举过于万岭,万民都要流归这山。【弥4:2】必有许多国的民前往,说:“来吧,我们登耶和华的山,奔雅各 神的殿。主必将他的道教训我们,我们也要行他的路;因为训诲必出于锡安,耶和华的言语必出于耶路撒冷。”
尽管雅各家在天国试验的过程中一再失败,尽管耶路撒冷和锡安山屡遭摧毁,尽管耶和华神殿屡遭焚毁,尽管犹太人亡国被掳被赶逐到世界各地,但这些都不会影响到天国在地上降临。“末后的日子,耶和华殿的山必坚立,超乎诸山,高举过于万岭,万民都要流归这山。”这个美好的应许在主耶稣基督第一次降临的时候已经初步实现,基督教文明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文明的主流,福音真理已经传遍地极,耶和华殿的山超乎诸山,高过万岭,万民都正在流归这山,这已经是一个历史事实。
神的百姓经历了惨痛的教训之后,终于深刻认识到要“登耶和华的山,奔雅各 神的殿。主必将他的道教训我们,我们也要行他的路;因为训诲必出于锡安,耶和华的言语必出于耶路撒冷。”罪恶源于无知,唯有登耶和华的山,奔雅各神的殿,才能聆听到神宝贵的训诲,才能行祂的路。读这节经文,很容易使我们想起诗篇147篇的赞美诗:
【诗147:1】你们要赞美耶和华!因歌颂我们的 神为善为美,赞美的话是合宜的。
【诗147:2】耶和华建造耶路撒冷,聚集以色列中被赶散的人。
【诗147:3】他医好伤心的人,裹好他们的伤处。
【诗147:4】他数点星宿的数目,一一称它的名。
【诗147:5】我们的主为大,最有能力。他的智慧无法测度。
【诗147:6】耶和华扶持谦卑人,将恶人倾覆于地。
【诗147:7】你们要以感谢向耶和华歌唱,用琴向我们的 神歌颂。
【诗147:8】他用云遮天,为地降雨,使草生长在山上。
【诗147:9】他赐食给走兽和啼叫的小乌鸦。
【诗147:10】他不喜悦马的力大,不喜爱人的腿快。
【诗147:11】耶和华喜爱敬畏他和盼望他慈爱的人。
【诗147:12】耶路撒冷啊,你要颂赞耶和华!锡安哪,你要赞美你的 神!
【诗147:13】因为他坚固了你的门闩,赐福给你中间的儿女。
【诗147:14】他使你境内平安,用上好的麦子使你满足。
【诗147:15】他发命在地,他的话颁行最快。
【诗147:16】他降雪如羊毛,撒霜如炉灰。
【诗147:17】他掷下冰雹如碎渣,他发出寒冷,谁能当得起呢?
【诗147:18】他一出令,这些就都消化。他使风刮起,水便流动。
【诗147:19】他将他的道指示雅各,将他的律例、典章指示以色列。
【诗147:20】别国他都没有这样待过;至于他的典章,他们向来没有知道。你们要赞美耶和华!
第二,万国归主,天下太平:
【弥4:3】他必在多国的民中施行审判,为远方强盛的国断定是非。他们要将刀打成犁头,把枪打成镰刀。这国不举刀攻击那国,他们也不再学习战事。
【弥4:4】人人都要坐在自己葡萄树下和无花果树下,无人惊吓。这是万军之耶和华亲口说的。
【弥4:5】万民各奉己神的名而行,我们却永永远远奉耶和华我们 神的名而行。
天国降临之后,耶和华作王统御天下。这就会带来三个结果:
一是“他必在多国的民中施行审判,为远方强盛的国断定是非。”神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二是“他们要将刀打成犁头,把枪打成镰刀。这国不举刀攻击那国,他们也不再学习战事。”战争这个捆绑人类历史的恶魔将彻底被降服,和平这个人类的根本问题将彻底解决。
三是“人人都要坐在自己葡萄树下和无花果树下,无人惊吓。”安居乐业、幸福美满、繁荣昌盛成为全世界人民的福祉。
到那时,普天之下就如诗篇148篇描写的:
【诗148:1】你们要赞美耶和华!从天上赞美耶和华,在高处赞美他。
【诗148:2】他的众使者都要赞美他,他的诸军都要赞美他。
【诗148:3】日头、月亮,你们要赞美他;放光的星宿,你们都要赞美他。
【诗148:4】天上的天和天上的水,你们都要赞美他。
【诗148:5】愿这些都赞美耶和华的名,因他一吩咐便都造成。
【诗148:6】他将这些立定,直到永永远远。他定了命,不能废去(或作“越过”)。
【诗148:7】所有在地上的,大鱼和一切深洋,
【诗148:8】火与冰雹,雪和雾气,成就他命的狂风,
【诗148:9】大山和小山,结果的树木和一切香柏树,
【诗148:10】野兽和一切牲畜,昆虫和飞鸟,
【诗148:11】世上的君王和万民,首领和世上一切审判官,
【诗148:12】少年人和处女,老年人和孩童,都当赞美耶和华。
【诗148:13】愿这些都赞美耶和华的名;因为独有他的名被尊崇,他的荣耀在天地之上。
【诗148:14】他将他百姓的角高举,因此他(“因此他”或作“他使”)一切圣民以色列人,就是与他相近的百姓,都赞美他。你们要赞美耶和华!
第三,锡安大道,平安喜乐:
在接下来的第4至13节经文中,耶和华神用更加具体清晰的特写镜头,启示了神特别的拯救方式。
其一,哀伤悲痛,必蒙祝福:
【弥4:6】耶和华说:“到那日,我必聚集瘸腿的,招聚被赶出的和我所惩治的。
【弥4:7】我必使瘸腿的为余剩之民,使赶到远方的为强盛之民。耶和华要在锡安山作王治理他们,从今直到永远。
人都是因强壮而滋生骄傲,因骄傲犯罪离弃神,因离弃神而陷入苦难,因苦难而归向神。所以耶稣“八福”里有“哀恸的人有福了, 因为他们必得安慰。”在末后的日子里,耶和华“必聚集瘸腿的,招聚被赶出的和我所惩治的”这三类人,使他们成为“余剩之民”和“强盛之民”,耶和华作王治理他们直到永远,这是多么美好的祝福!感谢主!
其二,生产之痛,迎接新生:
【弥4:8】“你这羊群的高台、锡安城(“城”原文作“女子”)的山哪,从前的权柄,就是耶路撒冷民(“民”原文作“女子”)的国权,必归与你。”
【弥4:9】现在你为何大声哭号呢?疼痛抓住你仿佛产难的妇人,是因你中间没有君王吗?你的谋士灭亡了吗?
亡国之恨、被掳之痛、灭君之耻,能否让你们醒悟?神庄严地宣告:国度必要建立,百姓必要回归,国权必归与你!
其三,亡国被掳,向死而生:
【弥4:10】锡安的民(“民”原文作“女子”)哪,你要疼痛劬劳,仿佛产难的妇人,因为你必从城里出来,住在田野,到巴比伦去,在那里要蒙解救,在那里耶和华必救赎你脱离仇敌的手。
【弥4:11】现在有许多国的民聚集攻击你,说:“愿锡安被玷污,愿我们亲眼见她遭报。”
【弥4:12】他们却不知道耶和华的意念,也不明白他的筹划。他聚集他们,好像把禾捆聚到禾场一样。
以色列人在埃及遭受为奴之苦,神便带领他们逃离埃及进入迦南,并建造天国样板耶路撒冷这座山巅之城。但以色列人的污秽和败坏严重玷污了锡安山。此刻,神再一次要求他们从城里出来,“住在田野,到巴比伦去,在那里要蒙解救,在那里耶和华必救赎你脱离仇敌的手。”神明明是要救赎,却使用了毁灭的手段;明明是要栽植,却偏偏先要拔除,这就是神超乎人类的智慧和意念。因为神必须要治死罪恶才能拯救罪人,没有罪的死就不会有人的新生,唯有在十字架上把自己的罪恶钉死得越彻底,方能活出神的形象,这就是十字架救赎的奇妙智慧。
其四,刚强壮胆,天下归主:
【弥4:13】锡安的民(“民”原文作“女子”)哪,起来踹谷吧!我必使你的角成为铁,使你的蹄成为铜。你必打碎多国的民,将他们的财献与耶和华,将他们的货献与普天下的主。
【弥5:1】成群的民(“民”原文作“女子”)哪,现在你要聚集成队;因为仇敌围攻我们,要用杖击打以色列审判者的脸。
圣经是神的默示,这默示如何穿越当时先知的认知及语言表达的极限,这是写《圣经》和读《圣经》的一个难点。先知所得到的异象是未来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后所要发生的事,但又必须借助于当时所发生的事件来表达,所以,有些经文可能是作者在圣灵的启示下刚刚写出来,连他自己也无法解释是怎么回事了。
第四章13节和第五章1节就存在着这个问题。这两节经文主旨要义就是激励百姓刚强壮胆,勇于起来同仇敌争战。但在具体事件上应该是指亚述帝国在灭亡北国以色列之后,多次重兵围困耶路撒冷,使得犹大国从国王、大臣到普通百姓产生了严重的恐惧畏战心理。亚述王西拿基立羞辱希西家王的事件,弥迦先知一定知道,所以五章第一节经文应该是指这件事。
但神的默示绝不会仅仅指当时的历史事件,《圣经》的永恒意义在于她必定是穿越时空启示未来的。第四章13节经文内容非常丰富:有呼召、有应许、有训导。这里“锡安的民”可以是犹太人中的余民,也可以是基督徒;“起来踹谷吧!”是呼召信徒刚强壮胆,勇于同邪恶的世界作斗争;神的应许就是“我必使你的角成为铁,使你的蹄成为铜。你必打碎多国的民”,信徒的做法应该是“将他们的财献与耶和华,将他们的货献与普天下的主。”
这很容易使我们想起几千年的教会历史,虔诚的基督徒前赴后继为福音真理流血牺牲,黑暗势力一代又一代地残酷镇压和逼迫,但基督信仰不可阻挡地复兴壮大,这已经是人类历史的铁证。神掌管人类历史,耶和华的国度必然降临。
第四,耶稣降临,十架恩典:
预言弥赛亚降世是《圣经》里非常核心的内容,接下来整个第五章给我们一个十分美好的应许:圣子耶稣基督道成肉身来到人间,带来大喜的消息。
其一,君临之地伯利恒,道成肉身弥赛亚:
【弥5:2】伯利恒以法他啊,你在犹大诸城中为小。将来必有一位从你那里出来,在以色列中为我作掌权的;他的根源从亘古、从太初就有。
这节经文我们今天读起来十分容易理解,但在主耶稣降临伯利恒的七百多年前的弥迦先知又是如何知道得如此清楚呢?这就只能解释为圣灵的善工了,恐怕弥迦先知对自己是如何写出这些话也是云里雾里了。
这节经文有三个要点需要掌握:
一是宇宙的主世界的王为什么不出生在耶路撒冷的王宫之家,而偏偏降生于伯利恒这个小城的木匠之家,而且还出生于马槽之中呢?旧约圣经中关于弥赛亚的预言就有几百条,对弥赛亚的盼望应该是犹太民族普遍的希冀。关于这位拯救者的猜测多数都指向了未来的某位贤明君王,绝不会想到是一位降生在伯利恒马槽的木匠之后。这代表了神深切体认人类生活的贫穷苦状,这个预言,对当时生活在不公平、贫富悬殊社会中的百姓来说,确实是极大的鼓励。神特别通过这种出身来启示人们,人世间所追求的权势、财富、显贵和荣耀都是虚空,人们的得救不是依靠才能、地位、权势、财富而获得,唯一只能依靠神。
二是“在以色列中为我作掌权的”,主耶稣要做以色列的王,这个“以色列”已经超越血统意义上的犹太民族,而是指基督徒的教会;这个“掌权者”不是像希西家、约西亚,直到希律王这样的犹太王,而是指基督信仰的全部核心——耶稣基督,唯独基督是头、是新郎、是葡萄树、是大祭司和好牧人,信徒都是肢体、是新妇、是葡萄枝、是群羊;这个掌权者是“为我”而掌权的,即主耶稣是完全代替天父来掌权的,是人回到神面前的保惠师,祂的权杖不是人间君王通过铁血不义的杀戮得来的,而是造物主神所赐予的,是神绝对主权的体现。
三是“他的根源从亘古、从太初就有”,这是神从创天造地之初就已经计划好了。创造和救赎是《圣经》的基本主题,圣子耶稣本就参与了全部创造,并直接担负着救赎的使命,这一切是“从亘古、太初就有”的了。
其二,童女生子胜仇敌,牧养群羊传福音:
【弥5:3】耶和华必将以色列人交付敌人,直等那生产的妇人生下子来。那时,掌权者(原文作“他”)其余的弟兄必归到以色列人那里。
【弥5:4】他必起来,倚靠耶和华的大能,并耶和华他 神之名的威严,牧养他的羊群。他们要安然居住;因为他必日见尊大,直到地极。
这两节预言弥赛亚的经文有以下几个理解要点:
一是主耶稣基督降临的背景是“耶和华必将以色列人交付敌人”。弥迦先知已经看到了北国以色列被亚述帝国灭亡,但还没有看到犹大被巴比伦灭亡,更无从知道犹太人在后来要经历波斯帝国、希腊、罗马几个全球大帝国的统治历史,这些都可以解释这句经文。主耶稣降临之时,已经是七百多年之后由罗马帝国统治犹太人时期。而且一切都是耶和华神的旨意,是神“将以色列人交付敌人”。
二是主耶稣基督是圣灵感孕,由童贞女玛利亚所生——“直等那生产的妇人生下子来”。耶稣是神又是人,祂必须是圣灵感孕由童女所生,他不能是人的后代,不能带有人类始祖老亚当的犯罪基因,这样才能保证祂纯洁的无罪之身。
三是主耶稣降临之后的三种情景:
第一种情景是以色列人归主耶稣掌权:交付敌人的日期满了,就是神不再把以色列人交付给敌人而是由耶稣掌权;另一层意思是“掌权者(原文作“他”)其余的弟兄必归到以色列人那里”。这位掌权者毫无疑问就是主耶稣了,“其余的弟兄”可以有两层意思:一个是以色列的剩余人,即犹太人中认信耶稣基督救恩的基督徒;另一个就是外邦人中得救重生的基督徒也都成了“以色列人”。
第二种情景是主耶稣“必起来,倚靠耶和华的大能,并耶和华他 神之名的威严,牧养他的羊群”。主耶稣尽管被羞辱、鞭打、钉十字架,但祂必定要倚靠耶和华神的大能和威严,牧羊祂的群羊。
第三种情景是“他们要安然居住;因为他必日渐尊大,直到地极”。这个“他们”显然就是指基督徒,“日渐尊大”是指教会不断遭受逼迫但必定要越来越兴旺,“直到地极”是指福音传遍全世界。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情景。感谢主!
其三,福音真理荡天下,救赎恩典泽万民:
【弥5:5】这位必作我们的平安。当亚述人进入我们的地境,践踏宫殿的时候,我们就立起七个牧者、八个首领攻击他。
【弥5:6】他们必用刀剑毁坏亚述地和宁录地的关口。亚述人进入我们的地境践踏的时候,他必拯救我们。
【弥5:7】雅各余剩的人必在多国的民中,如从耶和华那里降下的露水,又如甘霖降在草上;不仗赖人力,也不等候世人之功。
【弥5:8】雅各余剩的人必在多国多民中,如林间百兽中的狮子,又如少壮狮子在羊群中。他若经过,就必践踏撕裂,无人搭救。
【弥5:9】愿你的手举起,高过敌人,愿你的仇敌都被剪除。
第5-9节经文是一首得胜的凯歌。主耶稣在十字架上完成救赎人类的伟大使命,祂的代赎不但智慧地解决了天父怜悯和公义的矛盾,也彻底解决了人类依靠自己的行为无法得胜罪恶的难题,而且还扼住了魔鬼撒但的咽喉,这就是祂得胜死亡的复国。所以,主耶稣带来了救赎的恩典,祂亲自担保,终于在人和神面前打开了一条通途,使我们可以坦然无惧地来到神的面前,进而成为祂的后嗣。这就是“这位必作我们的平安”这句经文的深刻含义。罪人无法胜过罪恶,罪身无法回到神的面前,所以,人生就是一个没有神的光景,这光景就是黑暗、恐惧、绝望和无助,这就是极大的不平安。只有主耶稣基督解决了这个问题,给我们带来了宝贵的“平安”,感谢主!
接下来就是主耶稣带领我们如何用福音真理扫荡天下拯救万民的:
一是立起牧者攻击亚述人——“当亚述人进入我们的地境,践踏宫殿的时候,我们就立起七个牧者、八个首领攻击他。”这里“亚述人”是弥迦先知当时所能认识到的世界最强大的仇敌,他们就是指历世历代与神为敌的崇尚人本主义价值观的世界潮流,从埃及到亚述、巴比伦、波斯、希腊、罗马、直到今日世界,那些一切对抗基督文明的国家、民族、思想、主义等等,统统都是“亚述人”。
“进入我们的地境,践踏宫殿”就比较容易理解了,亚述王多次对犹大国入侵,这是先知当时看到的境况,圣灵借此泛指历史上所有的对犹太人、对基督徒、对教会进行逼迫之事。
“七个牧者、八个首领”这里应该是指历朝历代、在每一个神的选民经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神所兴起的属灵领袖,他们在神的感召下力挽狂澜,扭转时局,开创基督文明的新时代。
二是主耶稣带领门徒“必用刀剑毁坏亚述地和宁录地的关口”。宁录是第一个人类英雄,是脱离神之后依靠自己建立国度自立为王的英雄,是建立巴别塔想要与神争高的人间君王,是人本主义的鼻祖,是世人争相效仿和崇拜的偶像。亚述王西拿基立、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波斯大帝居鲁士、亚哈随鲁王、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大帝、还有罗马的凯撒大帝、中国的秦始皇、汉武帝、唐宗宋祖、成吉思汗以及近代以来叱咤风云的拿破仑、希特勒、斯大林等彪炳史册的英雄人物,他们都在历史长河中开辟出属于自己的“亚述地和宁录地”。主耶稣都要用刀剑攻克和收复这些关口。正如但以理的那个大像之梦一样,这些看似坚固无比的金银铜铁做成的人间偶像,在一块来自于天上非人手所凿的石头面前,立马被砸得粉碎。这块石头就是主耶稣,人类历史上这些帝国以及缔造他们的英雄人物都烟消云散了,而主耶稣的教会及福音真理却越来越兴旺,这些帝国绝大部分都成了基督信仰的国家。
三是基督信仰兴旺,福音真理势不可挡。7-8两节经文都是写“雅各余剩的人必在多国多民中”的表现:如露水甘霖泽被大地,润物无声——“如从耶和华那里降下的露水,又如甘霖降在草上”;以基督大爱爱神爱人,祝福万民——“不仗赖人力,也不等候世人之功”;以真理之光驱散黑暗,带来光明——“如林间百兽中的狮子,又如少壮狮子在羊群中。他若经过,就必践踏撕裂,无人搭救”。
四是先知代表门徒向神祈祷,表达出得胜的心愿——“愿你的手举起,高过敌人,愿你的仇敌都被剪除”。
其四,基督作王治天下,荣耀尽归耶和华:
【弥5:10】耶和华说:“到那日,我必从你中间剪除马匹,毁坏车辆,
【弥5:11】也必从你国中除灭城邑,拆毁一切的保障,
【弥5:12】又必除掉你手中的邪术,你那里也不再有占卜的。
【弥5:13】我必从你中间除灭雕刻的偶像和柱像,你就不再跪拜自己手所造的。
【弥5:14】我必从你中间拔出木偶,又毁灭你的城邑。
【弥5:15】我也必在怒气和忿怒中向那不听从的列国施报。”
接下来五章10-15节经文是耶和华神亲自的宣告,耶和华的日子来临之时的六个“必”:
必剪除马匹毁坏车辆,因为“亚述人”是依靠马匹和车辆征讨天下进而占领“亚述地”的;
必除灭城邑、拆毁保障,因为城邑是他们敢于与神对抗的资本;
必除掉邪术、毁坏占卜,因为邪术和占卜是撒但用来迷惑世人的手段;
必除灭偶像、毁掉假神,因为这些假神偶像阻挡了人们认识真神;
必拔出木偶,毁灭城邑,重复中突出该项任务的重要性;
必心怀愤怒、审判列国,因为没有毁灭也就无法建立耶和华神掌权的国度。
这六个“必”寓意着主耶稣基督的第二次再来,也就是末日大审判,天国最后建立,基督终为万王之王的时代。
(三),动之以情——恩典里劝勉与神同行:
《弥迦书》的主题是“先知的泣血训诲”,三大部分都紧紧围绕着这一主题展开。第一部分是“晓之以理”,是神带着愤怒之情以公义怜悯之法度对以色列百姓、当权者和假先知进行抨击和警告;第二部分是“愿景激励”,重点是以美好的应许,特别是预言弥赛亚降世来安慰和激励以色列人认罪悔改,做基督的精兵;第三部分则是“动之以情”,重点是劝导和带领百姓牢记恩典与神同行。
1,回顾历史,铭记恩典:
【弥6:1】以色列人哪,当听耶和华的话!要起来向山岭争辩,使冈陵听你的话。
【弥6:2】山岭和地永久的根基啊,要听耶和华争辩的话;因为耶和华要与他的百姓争辩,与以色列争论。
【弥6:3】“我的百姓啊,我向你作了什么呢?我在什么事上使你厌烦?你可以对我证明。
【弥6:4】我曾将你从埃及地领出来,从作奴仆之家救赎你,我也差遣摩西、亚伦和米利暗在你前面行。
【弥6:5】我的百姓啊,你们当追念摩押王巴勒所设的谋和比珥的儿子巴兰回答他的话,并你们从什亭到吉甲所遇见的事,好使你们知道耶和华公义的作为。”
读了以上这段经文,总觉得在语气、情感上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原来与弥迦先知同期侍奉的以赛亚先知也同样发出了如此的感叹,他们一同受到圣灵的感动,一同为同胞亏欠神的恩典和荣耀深感愧疚,共同因当权者的不义和压榨而愤怒,共同对祭司与假先知颠倒黑白、蛊惑人心发出强烈的谴责,他们一个在朝廷、一个在民间共同演奏出跨越时空的泣血训诲的美丽乐章。我们先来感受一下《以赛亚书》第一章震撼心灵的经文,这段经文可以为《弥迦书》做出最好的注解和诠释。
【赛1:2】天哪,要听!地啊,侧耳而听!因为耶和华说:“我养育儿女,将他们养大,他们竟悖逆我。【赛1:3】牛认识主人,驴认识主人的槽;以色列却不认识;我的民却不留意。”
【赛1:4】嗐!犯罪的国民,担着罪孽的百姓;行恶的种类,败坏的儿女!他们离弃耶和华,藐视以色列的圣者,与他生疏,往后退步。
【赛1:5】你们为什么屡次悖逆,还要受责打吗?你们已经满头疼痛,全心发昏。
【赛1:6】从脚掌到头顶,没有一处完全的,尽是伤口、青肿与新打的伤痕,都没有收口,没有缠裹,也没有用膏滋润。【赛1:7】你们的地土已经荒凉,你们的城邑被火焚毁,你们的田地在你们眼前为外邦人所侵吞。既被外邦人倾覆,就成为荒凉。
【赛1:8】仅存锡安城(“城”原文作“女子”),好像葡萄园的草棚,瓜田的茅屋,被围困的城邑。
【赛1:9】若不是万军之耶和华给我们稍留余种,我们早已像所多玛、蛾摩拉的样子了。【赛1:10】你们这所多玛的官长啊,要听耶和华的话!你们这蛾摩拉的百姓啊,要侧耳听我们 神的训诲!
2,指明道路,与神同行:
以色列百姓忘恩负义,数典忘祖,行出诸多惹神发怒的罪恶,神强忍着愤怒而不发作,反而是耐心跟人争辩。慈爱的造物主居然屈尊降贵跟祂的被造物争辩,这实在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神在争辩之后开始耐心地指导祂的子民怎么做。这就是第六章6-16节经文的主要内容。
第一,神不喜悦虚伪的献祭:
【弥6:6】我朝见耶和华,在至高 神面前跪拜,当献上什么呢?岂可献一岁的牛犊为燔祭吗?
【弥6:7】耶和华岂喜悦千千的公羊,或是万万的油河吗?我岂可为自己的罪过献我的长子吗?为心中的罪恶献我身所生的吗?
献祭本来是人在神的面前认罪悔改、祈求赦免罪恶、表达感恩称谢和赞美的一种方式,但人类却把献祭当成了一种纯粹的宗教仪式,没有了心灵和诚实的敬拜。先知这几句反问是对假敬拜的一种灵魂拷问:耶和华神难道只要你的牛羊和脂油吗?你能像信心之父亚伯拉罕一样献出自己的亲生长子吗?天父可以为救赎人类而献出自己的独生子耶稣基督,人类却发明出各种形式主义的宗教仪式来欺哄神。以赛亚先知更是清楚明白地直接传达出耶和华神关于献祭的表述:
【赛1:11】耶和华说:“你们所献的许多祭物与我何益呢?公绵羊的燔祭和肥畜的脂油,我已经够了。公牛的血,羊羔的血,公山羊的血,我都不喜悦。
【赛1:12】“你们来朝见我,谁向你们讨这些,使你们践踏我的院宇呢?
【赛1:13】你们不要再献虚浮的供物。香品是我所憎恶的;月朔和安息日,并宣召的大会,也是我所憎恶的;作罪孽,又守严肃会,我也不能容忍。
【赛1:14】你们的月朔和节期,我心里恨恶,我都以为麻烦;我担当,便不耐烦。
第二,神对人的要求——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神同行:
其一,神向人所要的标准:
【弥6:8】世人哪,耶和华已指示你何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只要你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 神同行。
一切偶像崇拜,包括崇拜假神邪灵和人间英雄,基本上都带有满足私欲的利益交换,都带有放纵情欲的罪恶释放,唯有敬拜耶和华真神才是脱去旧衣换上新人,更新破败的生命而成为圣洁的灵魂。基督信仰的本质就是对付罪,是在神的带领下对付世界的邪恶与自身的丑陋,从而使全人类进入没有犯罪没有苦难的耶和华国度。
神对人的要求很简单,那就是“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神同行”。
“公义”是煌煌天道法则,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就像必须遵守自然规律一样,人也必须遵守神的公义法则;
“怜悯”就是神的爱,这爱之心就是神的灵,在神造人之际已经由神的一口气吹进了人的里面,成为人心向善的本能“良心”,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谦卑之心”则是由人的地位决定的:人是被造之物,而且是由鄙贱的泥土所造,人的智慧、能力、生命等都非常有限,在神的面前唯有敬畏和谦卑,实在没有骄傲的资本。一切犯罪都源于不谦卑,如果按照神的公义审判我们,就没有一个人可以存留,正是由于神的怜悯我们才得以存活,可罪人正是用神的怜悯忍耐不断地持续犯罪。
“与神同行”是人生幸福之本,犹如蚂蚁筑巢、蜜蜂酿蜜一样,这是人在被造之时由神设定的人生价值和意义之根本;“与神同行”绝不是神的强求而是人的必须,离开了神的人生就陷入到黑暗绝望的深渊,犹如无法归巢的蚂蚁和蜜蜂,也是失去家园的流浪汉。
基督信仰就是主耶稣基督所高度概括的“爱神爱人”四个字,如何做到“爱神爱人”的行为标准?那就是“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神同行”。
《以赛亚书》一章也说道:
【赛1:15】你们举手祷告,我必遮眼不看;就是你们多多地祈祷,我也不听。你们的手都满了杀人的血。
【赛1:16】你们要洗濯、自洁,从我眼前除掉你们的恶行;要止住作恶,【赛1:17】学习行善,寻求公平,解救受欺压的,给孤儿伸冤,为寡妇辨屈。”
其二,神的宣判:
【弥6:9】耶和华向这城呼叫,智慧人必敬畏他的名:“你们当听是谁派定刑杖的惩罚。
【弥6:10】恶人家中不仍有非义之财和可恶的小升斗吗?
【弥6:11】我若用不公道的天平和囊中诡诈的砝码,岂可算为清洁呢?
【弥6:12】城里的富户满行强暴,其中的居民也说谎言,口中的舌头是诡诈的。
【弥6:13】因此,我击打你,使你的伤痕甚重,使你因你的罪恶荒凉。
【弥6:14】你要吃,却吃不饱,你的虚弱必显在你中间。你必挪去,却不得救护,所救护的,我必交给刀剑。
【弥6:15】你必撒种,却不得收割;踹橄榄,却不得油抹身;踹葡萄,却不得酒喝。
【弥6:16】因为你守暗利的恶规,行亚哈家一切所行的,顺从他们的计谋;因此,我必使你荒凉,使你的居民令人嗤笑,你们也必担当我民的羞辱。”
“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神同行”,这是神对以色列选民所提出的要求,也是判断人是否圣洁的标准。那么,按照这个准绳来测量一下以色列会怎么样呢?六章10-12节就是测量的结果:
一是恶人家中有不义之财和小升斗,此为不“行公义”的罪证;二是“富户满行强暴”,此为不“好怜悯”的罪证;三是居民舌头诡诈和说谎,此为不“存谦卑的心”之罪证;如此不公义不怜悯不谦卑,当然也没有“与神同行”。
人已经行到了这一步,神还在耐心劝诫,劝人换位思考:“我若用不公道的天平和囊中诡诈的砝码,岂可算为清洁呢?”我可是掌管宇宙万有的神啊,你们难道也让我不公义和行诡诈吗?那我还算是耶和华神吗?这当然是不可以,我拣选你们,是为了把你们造就成圣洁无罪的国民,成为祭司的国度,为普天下万民带来祝福。因此,你们的不义就必须要受到惩罚。
13–16节就是神施行公义的审判:一是必遭击打,使你因罪而荒凉;二是必吃不饱,虚弱而不得救治;三是辛劳而无所得,“撒种却不得收割;踹橄榄却不得油抹身;踹葡萄却不得酒喝。”四是当权者必被羞辱:“我必使你荒凉,使你的居民令人嗤笑,你们也必担当我民的羞辱。”
《以赛亚书》也有类似的话:
【赛1:18】耶和华说:“你们来,我们彼此辩论。你们的罪虽像朱红,必变成雪白;虽红如丹颜,必白如羊毛。
【赛1:19】你们若甘心听从,必吃地上的美物,
【赛1:20】若不听从,反倒悖逆,必被刀剑吞灭。”这是耶和华亲口说的。
3,谴责罪恶,施行拯救:
《弥迦书》第七章是先知泣血训诲的最后一个高潮,情感上体现了“苦难—盼望—感恩赞美”这么一条清晰的脉络。
第一,末日异象,哀哉悲歌——没有神的世界就是人间地狱。
【弥7:1】哀哉!我(或指“以色列”)好像夏天的果子已被收尽,又像摘了葡萄所剩下的,没有一挂可吃的。我心羡慕初熟的无花果。
【弥7:2】地上虔诚人灭尽,世间没有正直人,各人埋伏要杀人流血,都用网罗猎取弟兄。
【弥7:3】他们双手作恶;君王徇情面,审判官要贿赂,位分大的吐出恶意,都彼此结联行恶。
【弥7:4】他们最好的,不过是蒺藜;最正直的,不过是荆棘篱笆。你守望者说,降罚的日子已经来到,他们必扰乱不安。
【弥7:5】不要倚赖邻舍,不要信靠密友;要守住你的口,不要向你怀中的妻提说。【弥7:6】因为儿子藐视父亲,女儿抗拒母亲,媳妇抗拒婆婆;人的仇敌就是自己家里的人。
以上经文给我们强烈的心灵震撼,这分明就是今日社会的精准画卷:虔诚正直的人灭尽了,社会变成了丛林,人与人之间就是狼;君王就是最大的恶兽,审判官吃完原告吃被告;邻舍对你虎视眈眈,密友对你后背一刀;“儿子藐视父亲,女儿抗拒母亲,媳妇抗拒婆婆;人的仇敌就是自己家里的人。”……
在自媒体空前活跃的今天,你的神经每天都要为不断曝光的惊诧新闻而刷新三观:官员贪腐的数额动辄几百几千个亿,玩弄情妇的数量和手法超越了小说家的想象极限;商业巨头榨取手段越来越高明,他们不仅要掏空你的钱袋,还要控制你的思维并让你为他们唱赞歌;北大学子吴谢宇弑母案判了,这位高智商的名校高材生,居然对把全部都给了他的单亲母亲,实施了精心策划的谋杀,潜逃长达三年多,归案后也竟然毫无后悔之意;上海一位身价60多亿的年轻富豪林奇昨天(2020年12月25日)死了,死因居然是遭受自己最信任的朋友长期计划周密的投毒谋杀;一位名叫王暖暖的妻子怀有六个月的身孕,与“恩爱”的丈夫俞某冬到泰国来一次亲密旅行,她无论怎么都想不到在旅行中被丈夫故意推下悬崖,在没有摔死并奇迹般获救之后,仍然遭受到丈夫的威胁后持续谋杀……人际关系因为没有了神,没有了神的公义和怜悯,没有了敬畏和谦卑,人人都在无限制地使自己的私欲和邪恶极度膨胀,社会也就变成了可怕的地狱。
第二,因信称义,得救重生——要等候仰望神,认罪悔改、存谦卑的心与神同行:
苦难是因为没有神而人人都变成了魔鬼,那么盼望在哪里呢?那就是仰望神,认罪悔改,因信称义,得救重生。《弥迦书》七章7-17节经文给我们指明了一条出黑暗见光明的道路:
其一,仰望神,出黑暗见光明:
【弥7:7】至于我,我要仰望耶和华,要等候那救我的 神,我的 神必应允我。
【弥7:8】我的仇敌啊,不要向我夸耀。我虽跌倒,却要起来;我虽坐在黑暗里,耶和华却作我的光。
在人人作王的丛林法则里,所有人都是仇敌,自己也是别人的仇敌,人生就是一片绝望的看不到尽头的黑暗,光明在哪里?神就是光,主耶稣就是道路、真理和生命!约翰福音开篇即谈到:
【约1:1】太初有道,道与 神同在,道就是 神。【约1:2】这道太初与 神同在。
【约1:3】万物是藉着他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他造的。
【约1:4】生命在他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
【约1:5】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
【约1:9】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
【约1:10】他在世界,世界也是藉着他造的,世界却不认识他。
其二,等候神,认罪悔改,得救重生:
【弥7:9】我要忍受耶和华的恼怒,因我得罪了他,直等他为我辨屈,为我伸冤。他必领我到光明中,我必得见他的公义。
苦难是因为人犯罪得罪了神,在罪恶没有清算之前,苦难就不会终止。然而,人单靠自己的行为又无法胜过犯罪,还必须要靠“因信称义”,凭全然的信靠、认罪悔改、交托主权,凭着耶稣的宝血而蒙天父赦免,再由圣灵带领得救重生,这就是三位一体的耶和华神共同参与的十字架救赎恩典。
其三,求告神,审判仇敌,牧养子民:
【弥7:10】那时我的仇敌,就是曾对我说耶和华你 神在哪里的,他一看见这事,就被羞愧遮盖。我必亲眼见他遭报,他必被践踏,如同街上的泥土。
【弥7:11】以色列啊,日子必到,你的墙垣必重修,到那日,你的境界必开展(或作“命令必传到远方”)。【弥7:12】当那日,人必从亚述,从埃及的城邑,从埃及到大河,从这海到那海,从这山到那山,都归到你这里。
【弥7:13】然而这地因居民的缘故,又因他们行事的结果,必然荒凉。
【弥7:14】求耶和华在迦密山的树林中,用你的杖牧放你独居的民,就是你产业的羊群。求你容他们在巴珊和基列得食物,像古时一样。
【弥7:15】耶和华说:“我要把奇事显给他们看,好像出埃及地的时候一样。”
【弥7:16】列国看见这事,就必为自己的势力惭愧。他们必用手捂口,掩耳不听。
【弥7:17】他们必舔土如蛇,又如土中腹行的物,战战兢兢地出他们的营寨。他们必战惧投降耶和华,也必因我们的 神而惧怕。
10-17节经文就是神的拯救:那位曾狂妄地询问希西家“你的神在哪里?”的西拿基立当夜就遭到了报应;
“以色列的墙垣必重修,境界必开展”,这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历史事实;埃及、亚述、巴比伦、波斯、希腊、罗马等等直到今天,人类历史上所有宁录式的英雄以及他们所建造的帝国,无不灰飞烟灭,而基督信仰这座不起眼的锡安山却越长越大,成为当今世界无与伦比的高山之巅。
第三,感恩称谢,荣耀赞美归耶和华:
【弥7:18】 神啊,有何神像你,赦免罪孽,饶恕你产业之余民的罪过,不永远怀怒,喜爱施恩?
【弥7:19】必再怜悯我们,将我们的罪孽踏在脚下,又将我们的一切罪投于深海。
【弥7:20】你必按古时起誓应许我们列祖的话,向雅各发诚实,向亚伯拉罕施慈爱。
在主耶稣基督十字架的光照之下,我们走出了黑暗苦难的深渊,看到了平安喜乐和永恒的盼望,我们所能做的也就只有感恩称谢和赞美,把一切荣耀归给三位一体的耶和华独一真神。诗篇150篇的大结局才能充分表达这份赞美之情:
【诗150:1】你们要赞美耶和华!在 神的圣所赞美他,在他显能力的穹苍赞美他。
【诗150:2】要因他大能的作为赞美他,按着他极美的大德赞美他。
【诗150:3】要用角声赞美他,鼓瑟、弹琴赞美他;
【诗150:4】击鼓、跳舞赞美他,用丝弦的乐器和箫的声音赞美他;
【诗150:5】用大响的钹赞美他,用高声的钹赞美他。
【诗150:6】凡有气息的,都要赞美耶和华。你们要赞美耶和华。
三,属灵思考
1,《弥迦书》强烈抨击权贵的思想带给我们哪些属灵思考?
第一,弥迦先知具有哪些优秀的属灵品质?
在十二位先知书作者中,弥迦是唯一一位敢于直面抨击权贵、富豪和祭司的先知。他勇敢地抨击土豪劣绅,斥责权贵、领袖及贪官,以及宗教的败类,为受压迫的穷人说话,揭露当时社会的黑幕,宣布当局的罪状,不留情面地迎头痛击。充分表现出他是一位具有正义感、勇气和怜悯的先知。他的能力与胆量是从圣灵而来,是借着圣灵的力量说话,不是出于个人的血气。弥迦先知身上的优秀属灵品质准确地体现在他所传达神的要求,即“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神同行”。
其一,行公义——不畏强权坚强勇敢的英雄:
弥迦先知侍奉的时代经历了北国以色列被亚述帝国灭亡、南国犹大王亚哈斯信仰上的倒退和败坏以及希西家王的敬虔和复兴,王室在信仰上摇摆、倒退并带头敬拜偶像,祭司丧失了对王权的监督而变成狼狈为奸的附庸,那些贵胄富人也都抛弃了耶和华神的公义、正直和怜悯,肆意榨取穷人,侵占别人田产一系列事件。弥迦先知本就是一个小民百姓,但在耶和华神的感召之下,却敏锐地洞察出这些都是属灵上的败坏所引发的社会危机,这危机已经不单单是穷人受苦的问题,而是要招致神的审判并导致国破家亡的重大问题。所以,他毫无畏惧地站出来抨击上流社会的恶行,到处奔走呼号警醒人们悔改。
【弥2:1】祸哉,那些在床上图谋罪孽造作奸恶的,天一发亮,因手有能力,就行出来了。
【弥2:2】他们贪图田地就占据,贪图房屋便夺取。他们欺压人,霸占房屋和产业。
【弥3:9】雅各家的首领、以色列家的官长啊,当听我的话!你们厌恶公平,在一切事上屈枉正直;
【弥3:10】以人血建立锡安,以罪孽建造耶路撒冷。
【弥3:11】首领为贿赂行审判,祭司为雇价施训诲,先知为银钱行占卜。他们却倚赖耶和华,说:“耶和华不是在我们中间吗?灾祸必不临到我们。”【弥3:12】所以因你们的缘故,锡安必被耕种像一块田,耶路撒冷必变为乱堆,这殿的山必像丛林的高处。
弥迦先知把批判的矛头对准整个国家权力阶层:“首领为贿赂行审判,祭司为雇价施训诲,先知为银钱行占卜”,按照今天的话来说,是行政、司法、思想界及舆论媒体全部都烂掉了。站在统治者的角度来看,这是赤裸裸的煽动叛乱、推翻国家政权的行为。可惜,我们无法知道弥迦先知的结局如何,想必当权者是不会放过他的。
其二,好怜悯——同情穷人奔走呼号的战士:
“行公义”的另一面则是“好怜悯”,先知之所以敢于冒着生命危险抨击权贵阶层,正是因为他对穷苦百姓的怜爱和同情。在圣灵的感召下,他完全忘记自己可能遭受到的迫害,以牺牲自我的十字架大爱来唤醒麻木和沉醉的灵魂。
【弥3:1】我说:雅各的首领、以色列家的官长啊,你们要听!你们不当知道公平吗?
【弥3:2】你们恶善好恶,从人身上剥皮,从人骨头上剔肉。
【弥3:3】吃我民的肉,剥他们的皮,打折他们的骨头,分成块子像要下锅,又像釜中的肉。
【弥3:4】到了遭灾的时候,这些人必哀求耶和华,他却不应允他们;那时他必照他们所行的恶事,向他们掩面。
先知在这里忠实地传达神的愤怒和警告:统治阶层种种欺压穷人的行为不仅是对百姓犯罪,而是对神犯罪,是直接违背神律法和诫命,是对神公义和怜悯本质属性的侵犯,是必须要受到严厉惩罚的。
其三,存谦卑的心——敬神爱人心忧同胞的门徒:
在圣灵的感动下,弥迦先知看到统治阶层的腐朽与败坏、看到祭司和假先知的堕落和虚伪,看到百姓的疾苦和挣扎,看到神的愤怒,看到国家民族即将面临的可怕灾难,所以先知的激愤、无奈、抗争、悲哀之情贯穿在整本《弥迦书》中。
【弥1:2】万民哪,你们都要听!地和其上所有的,也都要侧耳而听!主耶和华从他的圣殿要见证你们的不是。
【弥1:3】看哪,耶和华出了他的居所,降临步行地的高处。
【弥1:4】众山在他以下必消化,诸谷必崩裂,如蜡化在火中,如水冲下山坡。
【弥1:5】这都因雅各的罪过,以色列家的罪恶。雅各的罪过在哪里呢?岂不是在撒玛利亚吗?犹大的邱坛在哪里呢?岂不是在耶路撒冷吗?
【弥1:8】先知说:因此我必大声哀号,赤脚露体而行;又要呼号如野狗,哀鸣如鸵鸟。
【弥1:9】因为撒玛利亚的伤痕无法医治,延及犹大和耶路撒冷我民的城门。
首领和贵胄都活在肉体情欲里,在无耻的罪恶中醉生梦死;祭司和假先知成了走狗帮凶,用谎言欺骗营造出虚假的“平安和喜乐”;只有真先知如弥迦、何西阿、以赛亚等,他们才能真正得到神的默示,清醒地看到雅各家所犯下的种种罪恶,所面临的可怕后果。所以,《圣经》里面所有先知书的作者,基本都是谦卑、忧伤、激愤、悲叹,因为他们爱神爱人,忧国忧民,痛恨犯罪又无能为力,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向百姓发出撕心裂肺的呐喊以求惊醒他们悬崖勒马。
其四,与神同行——忠心侍奉预言基督的先知:
旧约圣经预言弥赛亚的经文很多,而《弥迦书》第五章则是最为清晰具体的预言。预言了基督的出生地是伯利恒,预言了基督是圣灵感孕童女所生,预言了基督救赎牧养群羊,预言了基督掌权得胜仇敌,预言了基督再来审判世界。这些对处在痛苦深渊的百姓、对绝望无助的选民、对面临亡国被掳危机中的犹太人都是非常宝贵的安慰。《圣经》中关于弥赛亚的应许是犹太人传统文化的灵魂,是支撑他们战胜苦难的精神力量,也是几千年来他们虽然丧失了领土和家园,却依然持守着他们鲜明的民族文化,并且越来越发展壮大的根源。弥迦先知所发出的呐喊,尽管在当时可能没多大影响,但毫无疑问,作为《圣经》正典的《弥迦书》对后世影响力是不可估量的。
第二,弥迦先知抨击权贵与历史上的革命思想家有什么本质区别?
《圣经》研究者给了弥迦很多称谓,如“穷人的先知”、“呐喊的先知”、“革命的先知”等,在以基督信仰为主流的欧洲,还有人把弥迦当作推翻暴政的革命先驱。那么,弥迦先知究竟与历史上那些号召暴力革命的思想家有什么本质区别呢?
人类历史可以被看作两条线的平行发展:一条线是神掌管的历史,这就是《圣经》启示我们的从创世到末世的整个历史发展,这是一部漫长的以基督为核心的神救赎人类的历史;另一条线就是撒但掌权的历史,这是一条离开神之后的人类犯罪的历史,这个历史充满了不义、强暴、谎言、杀戮,是一部通过暴力革命不断进行改朝换代的恶性循环的历史。在人类的历史教科书中,宁录式的英雄被当成神而被顶礼膜拜,爬到权力金字塔顶端的帝王将相成为人类追逐的终极目标。魔鬼在旷野试探耶稣的时候,就把祂带到最高处,指着繁华的世界说:只要你肯跪拜我,这一切都属于你。魔鬼就是用这种规则来掌控世界,所以,人类历史也就不可避免地变成谎言欺骗和残暴杀戮的历史。
犹太人始终认为,《圣经》所预言拯救他们的弥赛亚是会以一个世俗的君王出现,是一位类似于大卫和所罗门一样的王,结束他们悲惨的命运,把以色列人重新带回到盛世强国的地位。甚至就连耶稣的门徒也是这样认为,他们希望耶稣带领他们推翻希律和罗马人的暴政,建立犹太民族独立主权的国家。然而,主耶稣的使命却让他们无法理解,那就是在十字架上得胜罪恶,以此来建立一个福音的国度。
当我们明白这一点之后,也就可以明白弥迦先知与人类历史上那些革命思想家的本质区别了。
其一,革命思想家一般都是某个阶级或阶层利益的代表,而弥迦则是为遵行神的旨意而抨击权贵和奔走呼号。弥迦虽然痛恨统治者的残酷剥削,但他是憎恨罪恶而非憎恨罪人。弥迦传达了神的愤怒和审判的信息,是要他们自己警醒和悔改,这是神拯救人类的一贯做法。
其二,革命家一般都是要发动被压榨的民众起来采用暴力手段推翻统治者的统治,弥迦只是揭露统治者的罪恶并传达神的审判信息。弥迦并没有发动百姓采用暴力革命活动手段来推翻统治政权,这也是基督信仰历来的主张。耶稣说:凯撒的归给凯撒,神的归给神。历史上基督徒从来没有进行过暴力革命,而面对残酷逼迫,更是选择默默忍耐或从容殉道。
其三,革命家在成功后建立的新政权都难以避免重新陷入腐败和犯罪,弥迦则是呼吁人们认罪悔改,迎接耶和华的国度。通过暴力革命改朝换代建立起来的新政权,一般都要吸取前朝灭亡教训而改革部分弊政,从而使得政权得以稳固。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新的统治者不可避免地又陷入到腐朽和糜烂,从而再次引发社会动荡,这就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兴亡周期律。弥迦先知呼吁呐喊的是要人们遵循耶和华神的律法和诫命,是要复兴神掌权的国度。只有这样的国度,才能从根本上消灭罪恶,才是人类永恒的福祉。
第三,弥迦先知抨击权贵带给我们哪些属灵思考?
其一,在属世的价值标准下,权贵与罪恶是一对孪生姐妹,人们只追求权贵结果而忽视罪恶的过程,或者为了权贵的目标而不得不选择犯罪的过程;宁录及尼尼微人即是如此。
其二,物质享受和权欲满足是人性中的“以扫山”,这是从始祖亚当那里带来的犯罪基因,因此权贵的成果容易侵蚀人们属灵本性,从而使人迷恋犯罪并享受犯罪;扫罗王及所罗门王即是如此。
其三,耶和华神并不反对权贵,而是反对获取权贵的罪恶手段;祂赐予人类的是属灵的权贵,即权贵是神的恩典,一切荣耀赞美归给神;大卫王就是合神心意的好王典范。
其四,君权神授、权为民用,这是一条天启法则,上合天意下得民心就必然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否则必然是天怒人怨国破家亡。
其五,教会中的属灵领袖肩负着牧养神百姓的重要使命,定要谨遵神旨,恪尽职守,严防滥用职权使弟兄跌倒。
其六,基督徒是天国的子民,是尊贵的祭司,定要持守圣洁,勇于同罪恶斗争;在顺服和舍己上向神交出满意的答卷。
2,《弥迦书》准确的弥赛亚预言带给我们哪些属灵思考?
《弥迦书》第五章关于弥赛亚预言的经文,前面我们已经做过详细的分析,这里只做结论性的阐述。
第一,《圣经》是神的默示,是神用人类的语言主动向人们启示祂自己,是破解宇宙和人生奥秘的天启真理。
第二,《圣经》还是一本预言书,有研究者统计出圣经预言有1817件,除去重复的预言,还有737件,其中有将近一半的预言都跟耶稣基督有关,而这些预言绝大部分都已经准确应验,只有极少部分关于末世的预言还没有实现。
第三,救赎是《圣经》的基本主题,耶稣基督作为基本执行者的计划是在创世之初就已经决定了。《创世记》三章15节神对撒但的宣判就已经命定:“我又要叫你和女人彼此为仇;你的后裔和女人的后裔也彼此为仇。女人的后裔要伤你的头,你要伤他的脚跟。”
第四,“罪”的问题是人类社会根本问题:犯罪造成了人与神隔离,使人类失去了被造的价值和意义,使人生因找不到神而陷入到虚空和绝望;犯罪造成人与人的敌对,使社会变成了弱肉强食的丛林,世界变成人间地狱;人类依靠自己无法胜过罪恶,人人都是罪人。
第五,耶稣拯救人类不是靠刀剑和枪炮,而是靠祂的宝血,祂是用“赎”的办法来实现“救”的目的,祂在十字架上为所有的罪人交上了一份挽回祭,从而借着人们的“信”成就了神的“义”,彻底解决了人与神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第六,耶稣是神,是三位一体的圣子,祂亲自参与了从创世直到末了的全部创造和救赎的善工;耶稣又是人,是道成肉身的人子;《圣经》预言耶稣要两次降临人间:第一次是完成十字架救赎的伟大使命,这在《圣经》中有近三百多条预言并已经准确应验了;第二次降临人间就是末日审判,祂要成为万王之王万主之主,祂要审判世界彻底铲除罪恶,祂要在地上建立耶和华的国度,使父神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这是《圣经》中仅有尚未应验的极少部分预言。这些是必定要实现的,而且这一天越来越近。
3,神对人的要求是“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神同行”,这一标准带给我们哪些属灵思考?
《创世记》第一章记载,神用前五天造出天地陆海动植物之后,第六天开始造人。这种包含了神精心设计的伟大创造,必然会被神赋予特殊的存在意义和价值,并以此来彰显神的荣耀。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像,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创1:26)那么,神的形像和样式究竟是什么呢?神是一个灵,自然不是指实体上的形像,神的形像必然是指神内在品质上的某种属性。神的属性实在太过无限,也根本无法通过祂所造的有限的人来彰显。所以,人究竟如何活出神的形像,一直是一个无法准确界定的问题。“摩西十诫”基本上是指明一个方向并画出了不可逾越的红线,而神借着弥迦先知首次明确清晰地指明了具体要求,这就是“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神同行。”(弥6:8)这实在是一节宝贵的经文,既高屋建瓴又清晰明确地为我们指明了人生标准,照此而行就可以活出神的形像,从而合神心意蒙神赐福。
第一,神的公义与人的自义:
公义即公平正义,这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治理法则,也是神掌管历史的天道法规。人类历史就是一部围绕着公义反复博弈的历史:占有社会资源的统治者为满足私欲而践踏公义,即犯罪,从而导致多数人利益受损;当矛盾和冲突达到极点时,人们揭竿而起推翻暴政,重新建立一套新的公义法则,使得社会回归到暂时的稳定状态;而新的统治者不可避免地再次践踏社会公义,从而再次引发新的矛盾和冲突;人类历史就一直在这种怪圈中徘徊和循环。从本质上来讲,人类历史就是一部神的公义与人的自义反复博弈的历史,即“义”与“罪”的博弈历史。
其一,神公义的基本特性:
公义是一个具有相对标准的概念,不同族群、不同国家、不同阶层甚至不同的个人,站在自己的立场上都有各自的标准,就连每个国家的司法制度也都有一个适用标准和最终解释权的问题。然而,神的公义则是因其造物主的地位而决定其具有以下几个特性。
一是至高权威性:
神是万有的创造者,因其造物主的地位而对万有享有绝对的主权。因此,神的公义是无可争辩的具有至高的绝对权威性,是不可讨论、不可否定、不可拒绝的公义法则。人类不得不降服在神所创设的自然法则权柄之下,但人却不肯承认神的公义法则,总是千方百计地挑战神的权威,另行制定出一套人类自己的生活准则,这就是犯罪。关于神公义的经文很多,下面摘选几节:
《申命记》 32:4 他是磐石,他的作为完全,他所行的无不公平,是诚实无伪的 神,又公义,又正直。
《约伯记》 37:23 论到全能者,我们不能测度;他大有能力,有公平和大义,必不苦待人,
《诗篇》 89:14 公义和公平是你宝座的根基;慈爱和诚实行在你前面。
《诗篇》 97:2 密云和幽暗在他的四围;公义和公平是他宝座的根基。
二是至善至美性:
公义和美善是不可分割的:神的公义必然是美善的,而且是至善至美的。因为神的公义本就是为了至善至美而设,更是为了守护至善至美。“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3:15)这句经文就完美地诠释了神的公义和美善之间的关系。世人犯罪必得灭亡,这就是神的公义;但神爱世人,用自己的独生子来代替世人赎罪,这就是神以公义为前提的至善至美,是超越人类不可企及的至善至美;叫一切信耶稣的不致灭亡,反得永生,这又是以至善至美为基础的公义:神白白的赐予人恩典,但这恩典又必须要凭借着人的“信”来领受。神把公义和美善处理得如此完美,简直是无懈可击。
三是至广普世性:
神的公义是普照宇宙的光,是适用于全世界全人类的绝对永恒真理。战争成为人类历史不可避免的魔咒,其根源就在于人类摒弃了神的公义,而各自制定满足自我私欲的“公义”。从原始人类的部落战争一直到今天的联合国安理会,谁也没办法拿出一套消弭纷争的公义法则,只能任由战争从部落械斗打成世界大战。唯有高举神的公义法则为普世法则,以基督为万王之王,万主之主, 才能最终消灭战争,真正迎来世界大同。
【诗117:1】万国啊,你们都当赞美耶和华!万民哪,你们都当颂赞他!
【诗117:2】因为他向我们大施慈爱,耶和华的诚实存到永远。你们要赞美耶和华!
四是至纯圣洁性:
神的公义还有一个特性就是其完全的圣洁性。神创造万有并以其公义法则和秩序掌管万有,万有则以其美善的存在彰显神的荣耀。神之所以憎恶人类的罪恶,正是因为人类犯罪破坏神的公义法则和美善秩序,玷污神圣洁的美名,所以必然要面临神公义的审判。人类总喜欢站在神的对立面来评价神,指责神的法则也都是为祂自己,并以此来否定神的公义之圣洁性。人类最美好的生活就是为神而活;活出神的公义美善和圣洁,人类就是天堂;破坏神的公义良序就是人间地狱。因为这是造物主从创造之初就设定的天道法则,是只能遵守而不可更改的宿命。
其二,人自义的基本特性:
与神公义相比,人类的自义也具有以下几个特性:
一是缺乏权威性——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清官难断家务事,因为家务事都是缺乏公义法则的;单位或企业内部各自的管理制度不同,也只能适用于本单位或者本部门;各个国家的法律不同,所以才有了国际法或者引渡条例;国际组织之间的诸多协定也都是各自利益的暂时平衡;就连联合国大会也都变成了一个吵架的平台。所以,人类的一切所谓“公义”都缺乏权威性,都是从各自利益出发并以维护自身利益为目的的。
二是缺乏美善性——自义的背后是自私;
人类历史上的英雄在爬到权力金字塔顶端之后,就把自己所有的一切视为“公义”,为了以自己的“公义”去否定对手的“公义”,就开始千方百计地给自己的“公义”加上美善的光环,希望借此可以千秋万代荣耀自我。
人类始终无法理解神的公义和大爱,这是因为人类始终无法跳出自掘并竭力守护的自私自利的陷阱。耶稣说: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有人要打你的右脸,你就把左脸也给他打;人要取你的外衣,你就把里衣也给他……耶稣不但这么说,祂也这么做了:祂道成肉身降生在马槽、遭受嘲笑、辱骂、鞭打等羞辱,并把自己钉死在十字架上……这些对世人来说实在难以理解和接受。从本质上来说,这就是神的公义与人的自义之间的天壤之别。
三是缺乏适用性——换个角度就露馅;
人的自义只能适用于自己、自家、本单位、本族、国家,而对于冲突的对方就开始对立起来了。所有人类皆是如此,就连被神称赞为“完全正直,敬畏神,远离恶事”的约伯,在遭受试探之后也陷入到“自义”而无法释怀的地步。他虽然有了“我赤身出于母胎,也必赤身归回。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耶和华的名是应当称颂的。”(伯1:21)这样高深的认识,他虽可以忍受财产的丧失,亲人的逝去和身体的痛苦,但始终无法接受三个朋友所认定他是“因罪受罚”的推论。他以为自己就是一个义人,不该遭受神所给的如此苦难遭遇。直到神亲自在云中跟他说话,他才彻底抛弃了自义。
【伯40:4】“我是卑贱的!我用什么回答你呢?只好用手捂口。
【伯40:5】我说了一次,再不回答;说了两次,就不再说。”
【伯42:5】我从前风闻有你,现在亲眼看见你。
【伯42:6】因此我厌恶自己(“自己”或作“我的言语”),在尘土和炉灰中懊悔。”
四是缺乏纯洁性——自我中心的利己主义:
人的自义背后就是自私。极端利己主义者理直气壮地宣称:我不为自己谁还为我?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与人之间就是狼,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就是人类社会的本质。
破坏神公义法则之后的人的自义,把社会变成丛林,把人间变成地狱,丛林法则也就堂而皇之地取代神的公义而变成人们普遍认可的生存法则,犯罪就变成一种不可遏制的恶性循环,从而使人类陷入到不可自拔的灾难深渊。
其三,“行公义”就是遵道而行的“天人合一”:
人的自义与神的公义这对矛盾无法调和,人唯有放弃自己的自义,谦卑顺服在神的公义面前,才能从犯罪的泥潭里被解救出来。这唯一的办法就是“行公义”。“行”是人必须要做的,“公义”必须是神的公义。
中国人一直追求“天人合一”的绝妙境界,这在认知上已经达到相当的高度。明白了神的道不可违背只可遵守,明白了人生苦难源自于背离了神的公义,明白了唯有遵道而行才是人生摆脱苦难的唯一出路。然而,犯罪却始终使“天人合一”的美好愿望成为说说而已的空中楼阁,从来无法实现。唯有《圣经》明明白白地为人类指明了耶稣就是道路、真理和生命,唯有十字架的道路才是解决人类犯罪这一社会根本问题的唯一出路。
诗篇146篇教导如何“行公义”:
【诗146:1】你们要赞美耶和华!我的心哪,你要赞美耶和华!
【诗146:2】我一生要赞美耶和华。我还活的时候,要歌颂我的 神。
【诗146:3】你们不要倚靠君王,不要倚靠世人,他一点不能帮助。
【诗146:4】他的气一断,就归回尘土。他所打算的,当日就消灭了。
【诗146:5】以雅各的 神为帮助、仰望耶和华他 神的,这人便为有福。
【诗146:6】耶和华造天、地、海和其中的万物,他守诚实,直到永远。
【诗146:7】他为受屈的伸冤,赐食物与饥饿的。耶和华释放被囚的。
【诗146:8】耶和华开了瞎子的眼睛。耶和华扶起被压下的人。耶和华喜爱义人。
【诗146:9】耶和华保护寄居的,扶持孤儿和寡妇,却使恶人的道路弯曲。
【诗146:10】耶和华要作王,直到永远。锡安哪,你的 神要作王,直到万代。你们要赞美耶和华!
第二,神的怜悯与人的同情:
其一,神的怜悯的基本特性:
怜悯、慈悲、良善、慈爱、仁慈等都是《圣经》中关于“神的怜悯”大同小异的翻译。神的怜悯具有以下几个特性:
一是神的怜悯是永恒性的:
怜悯是神的本质属性,耶和华神是自在永在的神,祂的怜悯也必然是永远长存的。
《历代志上》第十六章34节:“应当称谢耶和华,因祂本为善,祂的慈爱永远长存。”诗篇136篇全篇都在说,神的怜悯是存到永远的,祂的怜悯是不至于断绝的;《耶利米哀歌》第三章22节:“我们不至消灭,是出于耶和华诸般的慈爱,是因祂的怜悯、不至断绝。”《哥林多前书》十三章说道:“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林前13:4-8)
二是神的怜悯是普世性的:
中国人常说“上天有好生之德”,这就是在说神怜悯的普世性。万有都是神创造的,神当然要怜爱祂所创造的一切;人类是神特别精心的创造,神尤其怜爱人类。
《诗篇》145篇9节:“耶和华善待万民,祂的慈爱覆庇祂一切所造的。”神也常说“我要恩待谁,就恩待谁,我要怜悯谁,就怜悯谁!”这句经文经常是出现在人不配怜悯时对神的质疑,所强调的是接受神怜悯的都是不配得的,但神要怜悯谁,就怜悯谁!人看这些人是不配得怜悯的,但是神还是要怜悯他们,因为神的怜悯是神自己主动的,祂乐意把这个怜悯赐给人,不是因为人配得不配得,而是因为神乐意怜悯人!
三是神的怜悯是无偿性的:
主耶稣在教导门徒不要忧虑的时候说:
【太6:25】“所以我告诉你们:不要为生命忧虑吃什么,喝什么,为身体忧虑穿什么。生命不胜于饮食吗?身体不胜于衣裳吗?
【太6:26】你们看那天上的飞鸟,也不种,也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它。你们不比飞鸟贵重得多吗?
【太6:28】何必为衣裳忧虑呢?你想:野地里的百合花怎么长起来;它也不劳苦,也不纺线;
【太6:29】然而我告诉你们:就是所罗门极荣华的时候,他所穿戴的还不如这花一朵呢!
【太6:30】你们这小信的人哪!野地里的草今天还在,明天就丢在炉里, 神还给它这样的妆饰,何况你们呢!
亚伯拉罕的侄子罗得,不断地向着罪恶之城所多玛挪移帐篷,神在毁灭所多玛之前因着亚伯拉罕的代求而拯救他。神专门告诉他们全家赶紧撤离,还有耶稣在十字架上对那个强盗的应许。
罗得和那个强盗配得神的怜悯吗?明显是不配的,是神的怜悯临到了他。神的怜悯就是临到不配的人,这就是神的怜悯的无偿性。实际上我们每一个蒙恩得救的基督徒也都是不配得着这份天大的恩典的。神的怜悯是专门为着那些不配的人所预备的。也只有这些知道自己是不配的人,才能够得到神的怜悯!
四是神的怜悯是主动性的:
神的怜悯是彰显在人的生命中,一是看到我们实在是很可怜,所以神愿意帮助我们;二是神愿意主动赐予我们祂的怜悯之心。主耶稣做了很多怜悯人的事情,祂看到人,常常里面就动了怜悯之心。祂看见瞎眼、瘸腿、瘫痪、长大痲疯、家中死了人、生了病、挨饿的,祂就动了怜悯之心愿意帮助这些人。祂来到人间用自己的生命救赎人类,本就是神怜悯的生动写照。
其二,人的同情的基本特性:
怜悯与同情是一对有交叉又有区别的概念,但神的怜悯与人的同情则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一是人的同情是短暂性的: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但人的同情是短暂的。善良的人会出手帮助别人摆脱苦难,但这种帮助也抵消了自己的同情心;一般大众会容易使同情之心变得麻木,甚至转变为消费别人的痛苦,因为人能够从别人的苦难中获得暂时免受苦难的安慰;邪恶的人会制造别人的痛苦,并通过欣赏别人的痛苦来获取自我满足。
二是人的同情是有局限性的:
人的同情之心往往是一种同理之心的感动,这种感动范围小、时间短、不可多次重复,所以是极其有限的。人的同情之心一般都是发生在某些特定对象身上,如熟人之间、特定事件或者亲身经历过的,对超出自己认知范围以外的就会淡漠。人有追求快乐的本能,从心理学上来看,痛苦会给人造成一种不愉悦的感觉,所以人具有逃避苦难的本能。如果一个人反复向你展示他的不幸,你开始会同情,但多次重复之后你就会产生厌恶的情绪。比如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反复唠叨自己的孩子被狼吃了,换取的并非是人们的同情而是厌恶。
三是人的同情是有条件性的:
人的同情之心是有条件的。人最喜欢对某件事追根溯源,并从造成不幸的原因上来批评对方并以此来减轻自己的同情之心。约伯的三个朋友对约伯的不幸遭遇非常同情,大老远地跑来陪他几天几夜,但认定他的遭遇必然是因为犯罪而遭受到神的惩罚,同情变成追责,到最后又变成谴责。
四是人的同情是来自于神的:
恻隐之心是人善良之心的一种表现,人的良心来自于神,就是神造人之时吹进人里面的那口气,亦即神安置在人里面的神的形像,也就是人的灵。犯罪之后人与神交通的灵常常处在被挤压的饥渴状态,这也正是人常常说的良心被狗吃了,人的恻隐之心也常常稀缺的根源。
其三,“好怜悯”才能活出神的形像:
犯罪使得神赐予人们的“怜悯”变成的“同情”,使得人里面与神相交的那个“灵”遭受逼迫而日渐枯萎,使人逐渐堕落为灵魂失丧的“属乎血气”的动物。如何解决这种困境呢?神给出的办法就是“好怜悯”,即把神的怜悯之心找回来,从而活出神的形像。
“怜悯”是神赐予的,“好”是人的行为,单单依靠人的行为是根本无法解决问题的。那么,怎么才能唤醒自己里面那颗沉睡的灵呢?诗篇130篇给了我们答案:
【诗130:1】(上行之诗。)耶和华啊,我从深处向你求告。
【诗130:2】主啊,求你听我的声音,愿你侧耳听我恳求的声音。
【诗130:3】主耶和华啊,你若究察罪孽,谁能站得住呢?
【诗130:4】但在你有赦免之恩,要叫人敬畏你。
【诗130:5】我等候耶和华,我的心等候,我也仰望他的话。
【诗130:6】我的心等候主,胜于守夜的等候天亮,胜于守夜的等候天亮。
【诗130:7】以色列啊,你当仰望耶和华,因他有慈爱,有丰盛的救恩。
【诗130:8】他必救赎以色列脱离一切的罪孽。
茫茫荒原盼甘露,漫漫长夜候天亮。人生在没有上帝的日子成为罪的奴隶:人一方面追求犯罪,一方面又恐惧犯罪;一方面享受犯罪,一方面又谴责犯罪;罪恶成了人生的沉重枷锁,不但让个体失去自由,也让全人类跌进绝望的深渊而不可自拔。上帝开启了救赎的计划,指明了获救的必由之路。现在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要预备一颗敬虔的心去等候和守望,等候耶和华,仰望祂的话,等候主,胜于守夜的等候天亮。让我们求主:
给我一个清洁的心,使我可以看见你;给我一个谦卑的心;使我可以听见你;
给我一个敬虔的心,使我可以服事你;给我一个坚定的信心,使我可以藏身于你,完完全全信靠你。
第三,关于《圣经》“谦卑观”的属灵思考:
《圣经》关于谦卑的经文很多,《箴言》15章33节:“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训诲;尊荣以前,必有谦卑。”我国的《易经》也有“谦谦君子,卑以自牧。”的名言。谦卑,首先就是“敬神爱人”,对万事万物怀一颗敬畏之心,持一份包容情怀;谦卑的人更懂得尊重别人,对人恭敬其实是在庄严自己;谦卑是被造、渺小、无知、有限的人类对待神本该有的态度。《箴言》18章12节:“败坏之先,人心骄傲;尊荣以前,必有谦卑。”
其一、谦卑是人在神面前的原始命定。
作为被造的人必须要绝对完全顺服在造物主的权柄下,这是一条不可更改的法则。敬畏神、顺服神、遵道而行,这是在被造的那一刻就决定了的事。所以丢失了谦卑的心就是犯罪的源头,也是灾祸的开端。“骄傲在败坏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满招损,谦受益”这些都是神启示人们的大智慧。
其二,谦卑是蒙神赐福的属灵品格。
我们摘录几段经文来说明这个问题:
“你从天上使人听判断。 神起来施行审判,要救地上一切谦卑的人。那时地就惧怕而静默。”(诗76:8-9)
“谁像耶和华我们的 神呢?他坐在至高之处,自己谦卑,观看天上地下的事。”(诗113:5-6)
“耶和华扶持谦卑人,将恶人倾覆于地。”(诗147:6)
“因为耶和华喜爱他的百姓,他要用救恩当作谦卑人的妆饰。”(诗149:4)
“他讥诮那好讥诮的人,赐恩给谦卑的人。”(箴3:34)
“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训诲;尊荣以前,必有谦卑。”(箴15:33)
“心里谦卑与穷乏人来往,强如将掳物与骄傲人同分。”(箴16:19)
“谦卑人必因耶和华增添欢喜;人间贫穷的必因以色列的圣者快乐。”(赛29:19)
“我住在至高至圣的所在,也与心灵痛悔、谦卑的人同居;要使谦卑人的灵苏醒,也使痛悔人的心苏醒。”(赛57:15)
其三,谦卑就是与神同行的行为习惯。
与神同行是人生最根本的价值追求和生活态度,是人生的平安喜乐之本,但由于犯罪使得人们偏离这一根本目标和价值追求,这一根本人生目标就变得可有可无或者故意遭受抵抗。因为抵抗与神同行,所以谦卑也就遭受到抵抗。谦卑本来是一种参透宇宙人生奥秘的至高境界和人生态度,但标榜个人奋斗和急功近利的人类文化却普遍给谦卑贴上虚伪懦弱的标签。
谦卑、顺服和虚己是与神同行最基本的属灵品质,没有谦卑也就不可能与神同行。《诗篇》123篇告诉我们如何谦卑侍主:
【诗123:1】(上行之诗。)坐在天上的主啊,我向你举目。
【诗123:2】看哪,仆人的眼睛怎样望主人的手,使女的眼睛怎样望主母的手,我们的眼睛也照样望耶和华我们的 神,直到他怜悯我们。
【诗123:3】耶和华啊,求你怜悯我们,怜悯我们!因为我们被藐视,已到极处。
【诗123:4】我们被那些安逸人的讥诮和骄傲人的藐视,已到极处。
其四,主耶稣是天地间谦卑的最好榜样。
耶稣说:“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太11:29)
“所以,凡自己谦卑像这小孩子的,他在天国里就是最大的。”(太18:4)
耶稣本来是神,但祂为救赎人类道成肉身,取了人的形像来到人间,祂出生在一个小木匠之家,降生在马槽,一生下来就遭受追杀而到处流浪;祂不得不置身于污秽败坏的罪人之中,不得不承受他们的不解、讥讽和嘲笑;祂给门徒洗脚、解救鬼附的、瞎眼的、哑巴的、瘫痪的,最后被祂要拯救的人捆绑、鞭打、羞辱、背着沉重的十字架一步一步走在各各他的血路上,被钉上十字架、被士兵刺穿,而祂在临死前一声低沉的“成了”,终于宣告了一个新的恩典时代到来。正如以赛亚先知在七百多年前预言的:
【赛53:2】他在耶和华面前生长如嫩芽,像根出于干地。他无佳形美容,我们看见他的时候,也无美貌使我们羡慕他。
【赛53:3】他被藐视,被人厌弃,多受痛苦,常经忧患。他被藐视,好像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样,我们也不尊重他。
【赛53:4】他诚然担当我们的忧患,背负我们的痛苦;我们却以为他受责罚,被 神击打苦待了。
【赛53:5】哪知他为我们的过犯受害,为我们的罪孽压伤。因他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因他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
【赛53:6】我们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耶和华使我们众人的罪孽都归在他身上。
【赛53:7】他被欺压,在受苦的时候却不开口(或作“他受欺压,却自卑不开口”),他像羊羔被牵到宰杀之地,又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无声,他也是这样不开口。
【赛53:8】因受欺压和审判,他被夺去,至于他同世的人,谁想他受鞭打、从活人之地被剪除,是因我百姓的罪过呢?
【赛53:9】他虽然未行强暴,口中也没有诡诈,人还使他与恶人同埋;谁知死的时候与财主同葬。
【赛53:10】耶和华却定意(或作“喜悦”)将他压伤,使他受痛苦;耶和华以他为赎罪祭(或作“他献本身为赎罪祭”)。他必看见后裔,并且延长年日,耶和华所喜悦的事必在他手中亨通。
其五,谦卑是探求真理和处理好人际关系的一把金钥匙。
法国思想家蒙田说过:“真正有学问的人,就像麦穗一样,只要它们是空的,它们就茁壮挺立,昂首睨视;当它们趋于成熟,成为饱含鼓胀的麦粒时,它们便谦虚地低垂着头,不露锋芒。”
肤浅的人生充满着骄傲,丰富的人生充满着谦逊;只有空心的麦穗才会高傲地举头向天,而饱满的麦穗则谦虚地低头向着大地。
谦卑是一种智慧。君子,贵乎谦卑,就是一种自我的尊重。貌似懦弱,实则强大。凡事多看优点,少看缺点。
一个谦和、温恭的人常常使别人难以拒绝他的要求,正如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说:“对上级谦恭是本分,对平辈谦逊是和善,对下级谦逊是高贵,对所有的人谦逊是安全。”
做别人不能做的事而不张扬显摆;做别人能做的事而俯就卑微;做别人不愿做的事而甘心乐意;做自己能做的事而绝不逞强;做自己该做的事而绝不越位。
谦卑更是一种境界。谦卑的最高境界,就像是水的品性一样,至善至柔、滋润万物、容纳万物却不争名利。柔软者,生之徒。坚强者,死之徒。谦卑者因不争,因柔软,所以能用超然的心态和广阔的视野,看待社会与人生,这才是人生的大境界。
上善若水,谦卑从流。在老子看来,人应该像水一样,谦虚包容,覆盖万物,时而汹涌有力,时而柔和细密无声。人还应该像山谷,空阔辽远,兼容春秋,时而寂静,时而喧闹。
谦卑是人一生的修行。这一生,你有多谦卑,就有多高贵。
“行公义”是与神同行的律法标准,“好怜悯”是与神同行的道德标准,“存谦卑的心”是与神同行的属灵标准;这三个方面都做到了,也就做到了与神同行;“公义”、“怜悯”和“谦卑”都是神的标准,“行”、“好”和“存”都是人的行为,但人单单凭着自己又是根本无法做到的;那就需要神在前面领着,我们在后面跟着,遵行父神的教诲,紧跟着主耶稣基督走十字架道路,不辜负圣灵的感动,活出基督的形像,结出圣灵的果子,这就是与神同行的基本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