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任务比较研究》系列之:
第三十一篇,亚多尼雅和所罗门——争夺与赐予
一,相关经文
1,亚多尼雅争夺王位,自立为王:
【王上1:5】那时,哈及的儿子亚多尼雅自尊,说:“我必作王。”就为自己预备车辆、马兵,又派五十人在他前头奔走。
【王上1:6】他父亲素来没有使他忧闷,说:“你是作什么呢?”他甚俊美,生在押沙龙之后。
【王上1:7】亚多尼雅与洗鲁雅的儿子约押,和祭司亚比亚他商议,二人就顺从他,帮助他。
【王上1:8】但祭司撒督、耶何耶大的儿子比拿雅,先知拿单、示每、利以,并大卫的勇士,都不顺从亚多尼雅。
【王上1:9】一日,亚多尼雅在隐罗结旁、琐希列磐石那里,宰了牛羊、肥犊,请他的诸弟兄,就是王的众子,并所有作王臣仆的犹大人;
【王上1:10】惟独先知拿单和比拿雅,并勇士,与他的兄弟所罗门,他都没有请。
2,大卫膏立所罗门为王:
【王上1:16】拔示巴向王屈身下拜。王说:“你要什么?”
【王上1:17】她说:“我主啊,你曾向婢女指着耶和华你的 神起誓说:‘你儿子所罗门必接续我作王,坐在我的位上。’
【王上1:18】现在亚多尼雅作王了,我主我王却不知道。
【王上1:19】他宰了许多牛羊、肥犊,请了王的众子和祭司亚比亚他,并元帅约押;惟独王的仆人所罗门,他没有请。
【王上1:20】我主我王啊,以色列众人的眼目都仰望你,等你晓谕他们,在我主我王之后,谁坐你的位。
【王上1:21】若不然,到我主我王与列祖同睡以后,我和我儿子所罗门必算为罪人了。”
【王上1:29】王起誓说:“我指着救我性命脱离一切苦难、永生的耶和华起誓。
【王上1:30】我既然指着耶和华以色列的 神向你起誓说:‘你儿子所罗门必接续我作王,坐在我的位上。’我今日就必照这话而行。”
【王上1:31】于是拔示巴脸伏于地,向王下拜,说:“愿我主大卫王万岁!”
【王上1:32】大卫王又吩咐说:“将祭司撒督、先知拿单、耶何耶大的儿子比拿雅召来。”他们就都来到王面前。
【王上1:33】王对他们说:“要带领你们主的仆人,使我儿子所罗门骑我的骡子,送他下到基训。
【王上1:34】在那里,祭司撒督和先知拿单要膏他作以色列的王。你们也要吹角,说:‘愿所罗门王万岁!’
【王上1:35】然后要跟随他上来,使他坐在我的位上,接续我作王。我已立他作以色列和犹大的君。”
【王上1:36】耶何耶大的儿子比拿雅对王说:“阿们!愿耶和华我主我王的 神,也这样命定。
【王上1:37】耶和华怎样与我主我王同在,愿他照样与所罗门同在,使他的国位比我主大卫王的国位更大。”
【王上1:46】并且所罗门登了国位。
【王上1:49】亚多尼雅的众客听见这话就都惊惧,起来四散。
【王上1:50】亚多尼雅惧怕所罗门,就起来,去抓住祭坛的角。
【王上1:51】有人告诉所罗门说:“亚多尼雅惧怕所罗门王,现在抓住祭坛的角,说:‘愿所罗门王今日向我起誓,必不用刀杀仆人。’”
【王上1:52】所罗门说:“他若作忠义的人,连一根头发也不至落在地上;他若行恶,必要死亡。”
【王上1:53】于是,所罗门王差遣人,使亚多尼雅从坛上下来,他就来向所罗门王下拜。所罗门对他说:“你回家去吧!”
3,亚多尼雅作死被杀:
【王上2:13】哈及的儿子亚多尼雅去见所罗门的母亲拔示巴,拔示巴问他说:“你来是为平安吗?”回答说:“是为平安。”
【王上2:14】又说:“我有话对你说。”拔示巴说:“你说吧。”
【王上2:15】亚多尼雅说:“你知道国原是归我的,以色列众人也都仰望我作王。不料,国反归了我兄弟,因他得国是出乎耶和华。
【王上2:16】现在,我有一件事求你,望你不要推辞。”拔示巴说:“你说吧!”
【王上2:17】他说:“求你请所罗门王将书念的女子亚比煞赐我为妻,因他必不推辞你。”
【王上2:18】拔示巴说:“好,我必为你对王提说。”
【王上2:19】于是拔示巴去见所罗门王,要为亚多尼雅提说。王起来迎接,向她下拜,就坐在位上,吩咐人为王母设一座位,她便坐在王的右边。
【王上2:20】拔示巴说:“我有一件小事求你,望你不要推辞。”王说:“请母亲说,我必不推辞。”
【王上2:21】拔示巴说:“求你将书念的女子亚比煞赐给你哥哥亚多尼雅为妻。”
【王上2:22】所罗门王对他母亲说:“为何单替他求书念的女子亚比煞呢?也可以为他求国吧!他是我的哥哥,他有祭司亚比亚他和洗鲁雅的儿子约押为辅佐。”
【王上2:23】所罗门王就指着耶和华起誓说:“亚多尼雅这话是自己送命,不然,愿 神重重地降罚与我。
【王上2:24】耶和华坚立我,使我坐在父亲大卫的位上,照着所应许的话为我建立家室。现在我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亚多尼雅今日必被治死。”
【王上2:25】于是,所罗门王差遣耶何耶大的儿子比拿雅将亚多尼雅杀死。
二,故事简介
大卫年纪老了,在王位继承人的问题上还没有明确下来。亚多尼雅自以为尊贵,长相俊美,他的父亲大卫也从来没有为难过他,他就认定王位非他莫属。他拉拢元帅约押和祭司亚比亚他来顺从和帮助他,然后就十分高调,到处宣扬自己做王。他出入有五十人车马跟随护卫,在自己的王府里大摆宴席,邀请支持他的重臣吃喝宴乐,摆出了一副俨然已经做王的架势。
朝中一些不支持他做王的重臣,如祭司撒督、比拿亚、先知拿单、示每等人开始行动起来。他们先找到所罗门的母亲拔示巴,希望她去劝说大卫阻止亚多尼雅登基。拔示巴到大卫那里,搬出了当年大卫曾经当着耶和华的面承诺所罗门做王的誓言,并说明了亚多尼雅自立为王的情况。大卫就“将祭司撒督、先知拿单、耶何耶大的儿子比拿雅召来。”吩咐他们以大卫王的名义,护卫所罗门骑着王的驴子下到基训,按照国礼程序正式膏立所罗门为国王。
正在王府里吃喝欢宴的亚多尼雅等众宾,在得到大卫王正式膏立所罗门为王的消息之后,都十分惊惧,立刻作鸟兽散。亚多尼雅的国王梦破灭了,他害怕所罗门王治他的罪,就跑到祭坛抓住坛角,要求所罗门承诺不杀死他。所罗门向他传话:只要他以后做一个忠义之人,他连一根头发都不会有事,但如果继续行恶,必定死亡。
所罗门饶恕了亚多尼雅自立为王的闹剧之后,亚多尼雅也暂时得到了平安。但没过多久,他那颗觊觎王位之心再度膨胀起来。他找到了所罗门的母亲拔示巴,希望她向王求一件事,就是把曾经服侍过大卫王的书念女子亚比煞赐给他为妻,并且还说出了王位本该属于他的一些抱怨话。拔示巴如实地向所罗门王传达了亚多尼雅的请求。这一挑战底线的挑衅行为,让本来一直忍耐着他的所罗门王大怒,直接派人杀死了亚多尼雅。
本篇我们重点就亚多尼雅争夺王位的问题,思考“争得和赐予”的属灵问题。有关所罗门的分析我们在下一篇详论。
三、灵意思考
1,亚多尼雅的性格具有哪些显著特征?
同样都是觊觎最高统治权王位,与押沙龙的老谋深算、精心布局、虚伪欺骗、阴险狠毒相比,亚多尼雅显然稚嫩得多,他只是觉得父亲大卫年纪老迈,在众王子中自己地位尊贵,就拉拢了约押、亚比亚他两位权臣获得他们的支持,就自我宣布作王并举行欢宴庆典。他既没有争得父王的同意,也没有争取到朝中众大臣的支持,因为想要就自行宣布登基了,这显然是一场十分愚蠢的闹剧。而反对势力则立刻开始阻击:他们通过所罗门的母亲拔示巴搬出大卫当年的承诺,说服大卫膏立所罗门继承王位。亚多尼雅的美梦就一下子破灭了。
亚多尼雅并非因阴险和邪恶,他只是幼稚和愚蠢,类似于“以扫一碗红豆汤就可以出卖长子名分”的行为,属于顺从于肉体情欲的低层次犯罪。他的行为代表了世人中那种“因为想要所以就要”的非理性行为,就好像还没有是非标准的小孩子一样,不管能不能要,也不管能不能要到,因为想要就直接伸手。
分析亚多尼雅的性格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盲目自信——由“自尊”到“我必做王”的自负:
亚多尼雅自尊,说:“我必作王。”就为自己预备车辆、马兵,又派五十人在他前头奔走。
因为长相俊美就“自尊”,因为“自尊”就盲目自信——“我必做王”,因为自信就擅自行动。圣经以简洁明了的寥寥数语就勾勒出亚多尼雅盲目自信的性格特征。由“自尊”到“自信”再到“自负”,这是离开上帝的灵之后,活在肉体情欲之中人的典型特征。
没有灵魂的约束,人就成为了一张臭皮囊:看到美食就垂涎欲滴,看到美女就色欲荡漾,看到美景就激情飞扬,凡视觉所见、听觉所闻、嗅觉所嗅、口舌所品、肌肤所触,但凡能够刺激感官需求给他带来快感的,都会不顾一切地去追求和满足。纯粹就像动物一样,饿了就拼命寻觅食物,发情了就不顾一切去满足交配欲望,一切的一切都只是受肉体欲望的驱使。
现在这种人实在太多了,只需看一眼每天的手机朋友圈你就可以知道,那些晒美食、晒旅游、晒自拍、玩抖音,或者稍微高雅一点的晒成就、晒作品、主动贩卖自己的人也都属于此类。他们灵魂饥渴到没有灵魂,但却偏偏要宣示自己干瘪的灵魂是多么丰满,这就是典型的“缺什么就吆喝什么”的效应。
第二,幼稚天真——由自封为王的“自负”到“抓住祭坛角”的惊惧:
当自封为王的亚多尼雅正在自己府中饮酒欢宴、弹冠相庆的时候,突然得知大卫正式膏立所罗门为王的消息,于是他们就十分惊惧,一下子作鸟兽散。亚多尼雅害怕所罗门找他算账,就跑到祭坛抓住祭坛的角。圣经在这里连续用几个关键动作,描写出亚多尼雅幼稚可笑的性格特征:
其一是自封为王就以为自己真的做王了。
他没有取得父王的支持和许诺就想当然地认为父王定会同意,这是一个相当低级的错误。他仅凭着父王老了,众兄弟中只有自己才是最合适继承王位的人选,这完全是想当然的误判;他仅凭着父王从来没有违背过他的心愿就想当然地认为父王必然也会支持他做王,这是天真的幼稚。
他仅凭着约押和亚比亚他顺应他就自以为是地获得了朝中大臣的支持,这也是一种肤浅的判断。约押是一个老奸巨猾、手握军权的重臣,估计他是被亚多尼雅欺骗了,或许亚多尼雅给他说父王已经同意他继承王位他才顺从的。“顺从”一词说明不是他主动帮助亚多尼雅的,他没有给他出谋划策,也没有提供军事力量或者策划武装政变,这些都说明约押只是被动地接受邀请而已。
父王反对了怎么办?朝中大臣不支持怎么办?亚多尼雅既没有想清楚,也没有应对措施,就自导自演地登基做王了。这就像小孩子过家家一般幼稚可笑。
其二是当登基闹剧失败之后,刚刚还在举杯欢庆、给他们封官许愿的众人一下子如梦初醒,作鸟兽散。
想想押沙龙叛乱是经过了多年的到精心布局,亚多尼雅简直就是幼稚天真的玩笑。
“我想要我就要”是活在血气肉体里面的人的一个显著特征。他们缺乏客观公义的标准而单凭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他们缺乏冷静全面的思考而单从冲动和欲望出发;他们习惯于我行我素般的狂傲和偏见,罔顾趋势和形势;他们习惯于自说自话或者偏听偏信,根本就无法对客观事实做出正确的判断。这种人犹如家里被宠坏了的孩子,常常是“我要我要我就要”;也像骂街的泼妇,一哭二闹三上吊。这种人随处可见,小到跟你吵架的家人,中到单位里强词夺理的同事,大到正在香港暴乱的废青,再大到联合国里吵闹不断的国家元首们,如果站在上帝的角度来看,他们都像亚多尼雅一般的幼稚可笑。这也就是那句流行的话——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的真实写照。
圣经通过亚多尼雅“自封为王”和“抓住祭坛的角”两个动作,恰如其分地描绘出人类在上帝面前的幼稚可笑。这两个动作是人在上帝面前不断重复的动作。始祖亚当在伊甸园里的两个动作就是这样:先是偷食禁果,然后发现自己赤身裸体了,看见上帝来了赶紧在树丛里藏了起来。几千年来,人类历史一直在重复着人类“自封为王”,遭受惩罚之后就“抓住祭坛的角”祈求赦免的闹剧。中国人更是对上帝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敬”就是“抓住祭坛的角”,为了免受惩罚;“远之”就是继续“自封为王”,继续为自己而活。这幼稚已经不再是天真了,而是变成了狡黠的世故圆滑了。
第三,简单愚蠢——由罪得赦免的平安到再度挑衅的愚蠢:
亚多尼雅“抓住祭坛角”的行为有效了,所罗门王给他传话:“他若作忠义的人,连一根头发也不至落在地上;他若行恶,必要死亡。”然后就让他离开祭坛平安回家了。
所罗门警告亚多尼雅的这段话也带有深刻的属灵启示:
其一是只要认罪悔改就能罪得赦免。
无论多么严重的犯罪都可以赦免,但基本前提就是认罪悔改。所以,“你们悔改吧,免得灭亡!”这一直是上帝从创世之初直到现在向人类发出的呼喊,为此,祂不惜牺牲自己儿子耶稣基督宝贵的生命来代我们赎罪,这是多么伟大的爱!
其二,告诫要做“忠义”之人。
“忠”就是要做上帝忠心的仆人:人之为人乃上帝所造,被造之人对于造物主而言,做“忠仆”乃是先天决定的,不可改变的。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是为上帝而活,这是在被造之前就预定好了的,违背了这一条天规,人也就不再是人了。
“义”就是活出上帝的形象,公义是上帝的本质属性,上帝造人是按照上帝的形象而造的,所以,公义是人的灵魂诉求,违背这一条天规,人生和社会就必然要陷入苦难和混乱。
“忠和义”是对人的总体要求,是维持神人关系和谐的基本前提,也是人生幸福平安和永生安息的保障。
其三,警告若再“行恶,必要死亡”。
人罪得赦免是凭着主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救恩获得的,是主耶稣基督用祂自己的生命换来了你的生命,你生命的主权不再会属于你自己,你必须要交托主权给耶稣,这是从你呼出的那一声“主啊,我信”就已经开始了。耶稣是“主”你就是“仆”,你“信”就必须要背起十字架跟着耶稣行天路,这就是信仰之路。不可能你一方面罪得赦免,一方面继续追求犯罪,这无法实现“得救”和“重生”。主耶稣会原谅你的软弱,因为人无法避免犯罪,但绝不能主动追求犯罪,不能喜罪乐罪和享受犯罪。有圣灵的警告,基督徒犯罪后会感到恐惧并主动认罪悔改。如果不服管教,一直抗拒圣灵的警告,再继续犯罪,那就必然要灭亡。所以,“一次得救永远得救”的观点是错误的教导。
获得暂时平安的亚多尼雅很快就忘记了自己死罪赦免的恩典了,他忘记了所罗门的警告,那颗觊觎权杖的野心再度膨胀起来。此刻他做出了一个十分愚蠢的决定:他通过所罗门的母亲向所罗门传话,希望通过占有服侍过父王大卫的书念女子亚比煞来满足自己那种“做王不得”的欲望,而且还说出了一段“王位本该是我”的该死的话。无法理解亚多尼雅的大脑神经何以错乱如此,这分明是挑战所罗门忍耐底线的作死之举,为此他终于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当欲望遮蔽了智慧双眼的时候,人们就会理直气壮地做出愚蠢可笑的狂妄之举。欲望很容易使人们丧失理性,很容易完全迷失而陷入疯狂。希特勒是世界公认的聪明人物,但膨胀的欲望让他在进攻苏联的决策中丧失了理性;东条英机很是英明果敢,但称霸亚太的欲望让他做出了偷袭珍珠港的愚蠢决策。上帝欲使人灭亡必先使他疯狂,这疯狂表现在欲望不断满足以致膨胀到极致最后轰然坍塌。
第四,任意而为——从“争夺失败”到“自取灭亡”的教训:
亚多尼雅幼稚天真、盲目自信、简单愚蠢的性格集中表现为他的任意而为。他做事没有详细规划而是想做就做;他考虑问题没有调查研究而是主观臆断;他说话不经大脑而是想说就说;他做人没有敬畏、谦卑、理性和智慧,而是任意而为。这就是一个没有信仰完全活在血气情欲中的典型形象。
愚蠢和智慧也都是一个相对概念。愚蠢的人如果能意识到自己的愚蠢那就不愚蠢了,愚蠢的人往往都认为自己是智慧的。他自以为智慧才敢去干那些别人认为是愚蠢他却认为是智慧的事。井底之蛙看天当然只有井口那么大,这是视野决定的,所以,智慧由站位决定;狼要吃羊在狼看来是绝对合理的,这是角色决定的,所以,智慧要从动机和目的是否公义来辨别。人类离开上帝以后,各自都在为自己争斗,公义公理失去了根本的最高标准,人人都自以为自己是正义和真理的化身,于是世界就永远不得安宁了。
圣经告诉我们: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离开耶和华的智慧必然如押沙龙一般邪恶和可怕,而缺乏智慧则如亚多尼雅一般可笑和可怜。我们的人生要充满智慧,而真正的大智慧就必须是荣神益人。
2,自尊—自义—自负—自卑——为自己而活和为神而活的两种生命状态之比较:
人在没有上帝的情况下,自我不可避免地呈现出自尊、自义、自负和自卑几种状态。人生的自我本该是在上帝的护佑之下,为上帝而活才能呈现出最美的状态。但人却偏行己路,离开上帝为自己而活。这就像树木离开了土壤、葵花离开了太阳、蜜蜂找不到蜂巢、游子回不到家园一样,人生失去了方向和目标,生活丢失了规则和标准,如断线的风筝、断梗的浮萍一样。人只能从自我出发进行自我定位、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和自我守护。没信仰和有信仰就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生命状态。
第一,自尊与尊神——信仰缺失价值观错乱。
自尊,即自我尊重,尊重自己,也指自己的尊严。这本是一个褒义词,即个人要按照社会标准做人,赢得他人的尊重,这种追求和维护个人尊严的心理就是自尊和自重。如果一个人连起码的自尊心都没有,那就丢失了羞耻心和荣辱感,也就是不顾别人如何评价自己任意而为,这就是典型的灵魂失丧。
准确把握“自尊”的内涵,必须要突出领会三个要点:
一是“自尊”本是“被尊”,即以社会标准而非个人标准赢得别人的尊重和尊敬;
二是自我地努力追求和维护,即个人的一切行为都要以维护自己受人尊重的美好形象为准则。
三是社会标准其实就是上帝的公义和美善,即个人人生的真正价值体现在“荣神益人”四个字上。
所以,真正的“自尊”也就是“尊神”,每个人都天生具有自尊心,这是上帝造人之时吹进人里面的那一口灵气,也就是上帝的灵天然就住在人的里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灵魂诉求。
然而,犯罪以后人们只满足于肉体血气的欲望,竞相追逐犯罪的乐趣,“自尊”变成了自我认知的尊贵,变成了没有公义的自义,变成了荣耀自己的价值观,社会也就变成各自做王任意而为的人间地狱。
自尊变成了自以为是的自我尊贵,变成了强制要求别人维护自己的“面子”。总有人把“面子和自尊”混为一谈,容易被伤的是面子而不是自尊!自尊是用来自强的,而不是用来小心翼翼呵护的。一个虚荣心极强的人其实是一个内心十分脆弱的人。他对别人总是会有很多要求,所有的要求就像层层篱笆一样都在保护着自己那颗玻璃心。路上遇见人不打招呼伤着了,跟你说话时没有点头回应伤着了,下达指令没有及时执行伤着了,开会没带笔记本记录伤着了,说话语气生硬不够礼貌伤着了,希望获取的称赞没到来伤着了……
最后是干脆不要自尊了。没有规则、没有廉耻、没有底线、我行我素、任意而为。尊贵的官员一边大讲清正廉洁、维护光辉形象,一边疯狂贪污受贿、包养小三;富贵的商人一边高调慈善、回馈社会,一边阳谋阴谋破坏规则,疯狂攫取;市井流氓更是打打杀杀,直接变成黑社会;普通弱势群体如蝼蚁般苟且偷生。
亚多尼雅的“自尊”就是典型的自说自话:他以为自己长相俊美就可以赢得别人的尊敬,他以为众王子之中也只有自己最适合继承王位,他认为父王从来没有为难过他所以也不会不让他继承王位,他认为有了军队元帅约押和大祭司亚比亚他的支持,这王位就算是坐稳当了……这所有的结论都是“他认为”。所以,他只有自己而没有别人,只有个人标准而没有社会标准,这就是典型的自私和自恋而不是自尊。
第二,自义与神义——信仰缺失没有天理。
如果说“自尊”是偏重于维护自我的行为,那么“自义”就是为自己的任意而为寻找借口的遵行标准了。犯罪以后的人们使那种来自于上帝美好的“自尊”遭受到严重的破坏,形成了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自义”标准,具体有以下两种情况:
其一是扭曲社会标准,敬拜“偶像”而不敬拜上帝。
人类为了满足个人私欲就造出了各种各样的“偶像”,这些“偶像”有假神邪灵、有帝王将相、有金钱财富、有思想主义、有荣誉地位等等五花八门的,他们自立门派、广招门徒、大肆宣传、高举旗帜,皆以真理之名自居,唯独忘记了造天造地造人的造物主上帝以及祂所启示的圣经真理,这才是天地间唯一的绝对真理。
其二是当社会标准混乱不堪无法征服人心的时候,人人也都自定标准。
人人都在为自己而活,“存在即是合理的”现实主义和存在主义形成了人类社会的多元价值观。一边是尊崇”男女授受不亲”的禁欲主义,一边是“笑贫不笑娼”的功利主义;一边是民族大义、国家至上,一边是奉行“个性解放”、“人权自由”;一边是公义慈善,一边是疯狂攫取;你做你的英雄,我做我的狗熊。
朗朗乾坤,昭昭日月,天道法则,人伦秩序,唯有出自创天造地的上帝之手;身为被造之物的人类天然就必须要奉天承命,顺道而行,这是不可改变的宿命。上帝本就是最高标准的公义,无论人们承认不承认都不可改变,遵行的必蒙祝福,违背的必受诅咒,这就是天规。这犹如汽车的存在价值和运行规则不能由汽车来决定,而只能由造车的人来决定一样,人类的存在意义和社会公义也不能由人类自己来决定,也必须要由造物主来决定。人类的自义和自决只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抑或彼此妥协寻求平衡。从协商到谈判,从吵架到打架,从示威游行到政治妥协,从民主立法到司法审判,从国家战争到世界大战,所有这一切其实都是因为人类的“自义”引起的。所以,没有上帝的同在,人类永无安宁。
第三,自负与顺服——信仰缺失没有敬畏。
当荣神益人的“被尊”变成了自我认定自我强求的“自尊”之后,当上帝的公义和天道法则变成了自我肯定的“自义”之后,人性就变成了魔性,顺服就变成了自负。自负就是“自尊”受到践踏、“自义”遭受否定之后,自我强行维护自己的一种反弹张力。它表现为自私、自恋、傲慢、霸道、偏执、顽固,拼尽全力地维护自我,不择手段地实现自我,我行我素地偏行己路,固执己见地任意而为。这是一种血气爆棚的自我膨胀,是一种顽抗到底、死不悔改的自我愚妄。
自负的对立面就是顺服。顺服是人“本性为仆”的内在要求,是仰望上帝、赞美上帝、谨守耶和华的律法、典章和规例,一切以荣耀上帝之名为生活准则。顺服自然律以实现与自然和谐,顺服社会律以维护社会和谐,顺服属灵律以求得人神关系的和谐。
顺服的关键要义是顺服基督而非顺服魔鬼,顺服圣灵而非顺服世界,顺服真理而非顺服罪恶,顺服公义而非顺服邪恶;基督徒一方面是忠心顺服的仆人,一方面又是钢铁般意志的战士;一方面柔弱地任人欺负,一方面又刚强地无坚不摧。犹如上善之水一般:谦卑处下不争上,圣洁荡涤一切污秽,遇到阻碍绕着行,滴水穿石恒久胜。所以,顺服貌似软弱实则刚强,看似愚昧却是智慧,因为这是属天的智慧,是蒙福的关键。
第四,自卑与谦卑——信仰缺失没有平安。
自卑是自我完全破灭后的一种自我否定,是自尊丧失、自义破灭、自负失败之后的失望和愧疚状态,是对人生没有信心、没有盼望、没有喜乐和平安、没有勇气和力量的失败绝望状态。自卑和自负是没有信仰的人生之必然,从自卑到自负再到自卑,抑或面对不同对象同时呈现出不同的自卑或自负,这都是他们生命的常态。纠其根源就是上帝的灵离开了他,使其人生找不到方向和目标,找不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全部生命都围绕着血气肉体而活,人生陷入到缺乏和无聊的恶性循环,生命的虚空就必然游荡在自卑和自负这对看似对立实则统一的矛盾之中。
与自卑相对应的是谦卑,这是有信仰的人生命质量达到相当高度而呈现出的一种状态。
“谦谦君子,卑以自牧”(出自《易经》),谦卑,就是对上帝怀有一颗敬畏感恩之心,对万事万物怀一颗敬畏之心,持一份包容情怀,行走在尘世中。谦卑的人更懂得尊重别人,对人恭敬其实是在庄严自己。谦卑可以让我们的内心更加纯净,更加柔软。这样,在面对变化的外界环境时,才不会心生恐惧。在低调做人的谦卑中,修炼自己,提升自己,在沉稳从容中,让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迎刃而解。
谦卑是一种智慧。貌似懦弱,实则强大。凡事多看优点,少看缺点。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就像轮回的四季,都有自己精彩的展现,也有自己缺憾的一面。
谦卑更是一种境界。谦卑的最高境界,就像是水的品性一样,至善至柔、滋润万物、容纳万物却不争名利。柔软者生之徒,坚强者死之徒。谦卑者因不争,因柔软,所以能用超然的心态和广阔的视野,看待社会与人生,这才是人生的大境界。谦卑是一生的修行,这一生,你有多谦卑就有多高贵。
主耶稣是天地间达到谦卑至高境界的第一人。“他本有上帝的形象,不以自己与上帝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象,成了人的样式。”(腓2:5一7节)“我心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安慰。”(太1:29节)
耶稣在世上,处处给我们留下了榜样,让我们的人生有了标杆,可以向着主的标杆直跑。
3,关于“争得”与“赐予”关系的思辨:
第一,人生需要奋斗,“争得”有属灵与属世之区别:
其一,人生奋斗拼搏本是合乎上帝旨意的。
上帝造人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代替祂来管理世界,荣耀上帝的名。上帝赐予人类智慧、能力和自由意志,都是需要人们充分发挥出来的。亚当在伊甸园里给上帝创造的万物命名,上帝没有任何改变而是全盘接受,这是上帝对赋予人类管理权限的充分尊重。几千年来,人类创造的科技成果和文明进步也都是上帝造人的计划,是合乎上帝旨意的。耶稣讲那个主人分别给三个仆人银币的故事也充分说明,上帝希望人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华把自己的人生过好。所以,基督徒的人生也应该是勤勉的人生,在任何岗位上都要成就一番作为,因为任何工作和岗位都是自己荣耀上帝之名的地方。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说过:除了上帝之外,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止我成功。他有一段妙语:“如果把我身上的衣服全部都剥光,一个子儿都不剩,然后把我扔到大沙漠去,这时只要一支商队经过,那我又会成为亿万富翁。”
其二,凡一切合神心意、遵循圣经真理的、荣耀上帝之名的“争得”都是属灵的,这样的斗争无论是胜利还是失败都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荣神益人。
神的先知在与黑暗世界的博弈中,往往会处于劣势地位,很多情况下是屡遭失败,被讥笑、被羞辱甚至被杀害,像圣经里面的那些先知和使徒,还有近代大批来华传教士,他们很多人都是暂时的“争而不得”,他们做了福音的种子撒下去,常常是看不到收获。但这些也都在上帝的计划之内,一粒麦子只有牺牲了自己,才可以有千万个福音的种子发芽成长。保罗一生何其艰难,但福音的种子还是传向了欧洲,传遍了世界。
基督徒在世上的斗争不能以自己所得或者现世所得为标准,我们只管拓荒、播种、浇灌,收获在于我们的上帝。
其三,“争得”也存在着大量罪恶,凡一切不合乎上帝旨意、违背圣经真理、仅仅为满足个人血气私欲的“争夺”,都是属世的。
犯罪以后的人类都是在为自己而“争”,这些“争”往往会面临两个结局:一个是因争斗失败或灭亡或陷入绝境。亚多尼雅是属世的争夺,他是争而不得,还不思悔改,结果是必然灭亡。另一个是因争夺成功而陷入虚空,因虚空而继续争夺以致最后彻底灭亡。历史上的帝王将相总是在不断地重复着这个死亡循环。
第二,上帝用“三个律”来掌管世界,合乎规律的“争得”皆属于上帝的“赐予”:
上帝是通过“三个律”来掌管世界的:即通过“自然律”来掌管万有和生灵,这是各类自然科学研究的范畴;通过“社会律”来掌管人类社会,这是各种社会科学研究的范畴;还有通过“属灵律”来实现对人类的救赎,这是圣经神学启示的真理。这“三个律”就是基本的天道法则,人必须要遵道而行才能成功,否则必然失败。
“自然律”即自然法则,天文、地理、物理、化学、数学、生物等学科都是在各自领域探索自然法则的奥秘,人们唯有遵循这些基本法则而行,否则就根本无法生存。人们都敬畏自然,尊重科学,但却不承认创造这些游戏规则的上帝。唯有那些攀登到科学金字塔顶端的科学大师们,如牛顿、桑基、开普勒、摩尔斯、焦耳、李斯特等,他们都不得不承认有一个造物主上帝掌管着宇宙。自然法则犹如上帝专门为人类画了一个圈圈,科学就是在这个圈圈里探寻规律,顶级科学大师们触碰到这个圈圈的边沿,再也无法解释各种原动力了,他们只能归结为上帝权能的创造。这也是《罗马书》一章20节所讲的:“自从造天地以来, 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藉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
“社会律”即社会法则,政治、经济、道德、法律、教育、文学、艺术、历史等,这些都是探索人类社会运行和发展的社会法则和规律。社会科学由于人类主观意识的参杂,不像自然科学那样的纯粹和绝对,社会科学包含了很多罪性文化的东西在里面。但无论如何,人类历史的命运始终掌控在上帝手中,世界不同民族的思想大家们也都从不同的侧面触摸到“天人合一”的人生奥秘,追求遵道而行的蒙福人生。但总的来说,人类还是被撒但掌控,罪性文化成为主流,人类抵抗上帝的趋势是越来越严重,圣经预言的末世特征也越来越明显。
“自然律”和“社会律”是上帝普世性的一般启示,“属灵律”则是上帝直接特殊性的启示。上帝通过圣经亲自向人类说话,亲自参与到人类活动之中,为人类制定“十诫”律法,规范了人们敬虔的生活方式,阐明了人类存在的意义和目的,并亲自道成肉身来到人间,为人类摆脱罪恶获得永生救赎指出了一条唯一的出路,即耶稣的十字架救恩就是道路、真理和生命。
犯罪问题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犯罪使人类迷失了生活的目的和存在的意义,使人类与造物主隔绝而陷入到苦难的深渊,为自己而活的人生永远无法摆脱“争夺与虚空”的循环死结:因罪性需求而争夺,争夺失败收获苦难,争夺成功收获虚空,因为虚空再次争夺,再次争夺仍然是失败的苦难和成功的虚空这个结果。所以,罪恶不断累积叠加,罪恶越来越严重,人类苦难也越来越严重。这是任何自然科学技术和社会文明成果都无法解决的。解决人类犯罪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圣经真理启示的“属灵律”,即通过耶稣基督的十字架道路实现人神关系的和谐,回归到上帝造人的原始目的和意义上来,过荣耀上帝的真正人生,过蒙上帝祝福的平安喜乐和永恒荣耀的人生。
从总体原则上来看,凡符合上帝“三大律”的一切奋斗和争取,上帝都会成就,也都属于上帝的“赐予”。但忘恩负义的人类大多都是把荣耀归给自己:遵行“自然律”而“争得”忘记了“自然律”本身就是上帝的恩典;遵行“社会律”而“争得”的,更是忘记社会法则也是上帝的恩典,反而发明出一系列五花八门抵抗上帝的人类社会文化。但慈爱的上帝还是一如既往地赐予和成就,祂就像与挪亚立下的“彩虹之约”一样,单方面用祂慈爱和公义的双手托管着这群处处与祂为敌的人类,并且祂还要亲自为他们代赎,为他们钉十字架,用自己纯净的宝血为所有的罪人献上赎罪祭,人们唯一需要做的就是“信”,即承认耶稣的宝血为自己而流就可以罪得赦免。
这“三大律”也都是上帝与人类立下的三种“约”,自然律和社会律只需要遵行即可成就,不管你是否承认上帝的名,是否荣耀上帝,只要你依律而行做到了就可以成就。属灵律则必须要“因信称义”,因为这是解决犯罪问题的唯一条件。
第三,一切所得皆要荣耀上帝的名,否则上帝必会收回:
“三大律”之间“属灵律”居于最高地位,相当于各种法律和宪法之间的关系。“属灵律”也是建立在自然律和社会律的基础之上,她统御着自然律和社会律,当然也可以打破自然律和社会律,这就是各种超自然的神迹奇事。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十灾”就是耶和华上帝向法老为代表的世界宣示自己主权的鲜活见证;耶稣传福音过程中发生的“五饼二鱼”、水变酒、海面行走、死人复活等神迹也是用非常手段来启示人们接受福音真理;这些神迹奇事都是违背自然律的,但自然律也都服在上帝的权柄之下,上帝创造规律当然也可以打破规律。
凡符合“属灵律”的必蒙上帝祝福。《但以理书》通过一个大像之梦,预示了人类历史上强大的古巴比伦、玛代波斯、古希腊和古罗马帝国的命运,尽管他们都超级强盛,但最后却被一块来自于天上的非人手所凿的石头砸得粉碎,这块石头就是耶稣基督。四大帝国的灭亡和基督教的兴起都精确地验证了这一预言,也见证了“属灵律”高于“社会律”的历史事实。
世界各国的历史都无法逃脱一个盛衰兴亡的周期律,历史总是会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这些也都是在昭示着上帝在掌控着人类历史,这实际上也就是上帝通过“属灵律”来掌控人类历史的发展。凡违背“属灵律”的各种成功尽管可以辉煌一时,但最终都会灰飞烟灭,唯有属灵才得永恒。
第四,不合上帝旨意的争夺要么失败,要么得而复失:
《创世记》记载了大洪水以前的人类,都全然属乎血气,全然污秽败坏,上帝的灵不得不离开人类,结果他们都葬身在上帝愤怒的洪涛之中;挪亚的后代中出现了一个人类早期的大英雄宁录,他为自己建立了巴别国,宁录大概是人类最早的国王了,他成为人们争相效仿的榜样。人们开始建造巴别塔企图与上帝争高,结果被上帝变乱语言赶散到世界各地;所多玛、蛾摩拉城的百姓放纵败坏达到了上帝忍耐的极限,结果被天降硫磺毁灭;迦南七族占据着流奶和蜜的美地,但却不知荣耀上帝之名,行拜偶像淫乱败坏之罪,结果被上帝的选民以色列人屠杀和赶逐出迦南;埃及法老不知悔改认罪,坚持愚妄顽梗,结果遭受“十灾”审判,后葬身红海海底;以色列人出了埃及却反复软弱,结果也都死在了旷野而无法进入应许之地;扫罗王蒙神膏立但却被王权绊倒,最终被神抛弃;押沙龙和亚多尼雅不合神的旨意而争夺王位,结果功败垂成被杀;所罗门王蒙神特别恩待,赐予他极大的智慧并使其财富和国家极度强盛,但他后期无法抵抗世界的诱惑,偏离了耶和华神的正道,最终也是被神抛弃,在他死后国家分裂,迅速衰落……所有这些都在告诉我们,不合神旨意的奋斗和争夺,要么是失败,要么是得而复失。
第五,“争取”和“赐予”属灵要点概括:
概括起来,在“争得”与“赐予”的关系中,有以下几个关键要点:
其一,人尽可以去争取,人争的是获取“得”的条件而不是结果,一切所得皆从“得”的条件而来,所以要把创造“得”的条件作为奋斗目标。
其二,当你渴求某一种结果的时候,一定先要评估一下自己配不配“得”,如果不配所“得”那是自己的问题,不能抱怨别人;如果配“得”而不“得”那是别人的问题,自己亦无需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这就是境界。
其三,德不配位招灾,能不配位招累。不配得而得的是灾祸而不是福分。我们老祖宗的《易经》六十四卦对这个问题已经揭示得非常清楚。
其四,“尽人事听天命”非常经典地概括出“争取”和“赐予”的关系。“尽人事”即争取所得之条件,“听天命”即盼望上帝的“赐予”。
其五,你满足了过程条件,既符合了“自然律”和“社会律”,上帝都会赐予你;但你必须满足终极条件,即符合“属灵律”才最终都会属于你;你得到了不一定是你的,如果你违背了“属灵律”,上帝必然会收回,你得到的必然是盛极而衰,亢龙有悔;你没得到不要紧,只要你符合属灵追求,上帝必会赐予你意想不到的大惊喜,潜龙勿用必会飞龙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