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学诗
#旅行的王子
#灵修驿站
【太5:39】只是我告诉你们:不要与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
【撒上24:1-7】扫罗追赶非利士人回来,有人告诉他说:“大卫在隐基底的旷野。”扫罗就从以色列人中挑选三千精兵,率领他们往野羊的磐石去,寻索大卫和跟随他的人。到了路旁的羊圈,在那里有洞,扫罗进去大解。大卫和跟随他的人正藏在洞里的深处。跟随的人对大卫说:“耶和华曾应许你说:‘我要将你的仇敌交在你手里,你可以任意待他。’如今时候到了。”大卫就起来,悄悄地割下扫罗外袍的衣襟。随后大卫心中自责,因为割下扫罗的衣襟。对跟随他的人说:“我的主乃是耶和华的受膏者,我在耶和华面前万不敢伸手害他,因他是耶和华的受膏者。”大卫用这话拦住跟随他的人,不容他们起来害扫罗。扫罗起来,从洞里出去行路。
悟到一个道理是不容易的,常常不免是因事感触,进而深思,才心有所得。有些圣经经文也是如此,有时是借着其他经文的事例,甚至自身的经历,才能更深刻地体会那句经文的意思,于是以前觉得费解之处便豁然贯通。
人生可以说是一个修心修性的过程。古儒所谓的修齐治平,第一步便是修身,古人认为这乃是后来无数事业的基础。而修身又再逐次具体落实到正心、诚意、致知、格物等方面。在一个物质欲膨胀的时代,人们更多地会去追求外在的成就,至于内在心性方面的修养,很多人大概会认为那是古代的圣贤才会做的事吧。不同的价值观就会产生不同的判断与追求。那么,圣经对圣徒会有怎样的要求呢?
人怎样应事,可以看到其内里如何。比如一件喜事或者忧事来了,从一个人外在如何回应,就可以知道他的内在修养是个什么地步。这并不难理解。古人也以此来评判一个人的优劣。像孔子很喜欢颜回这个弟子,因为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在那种箪食瓢饮的简单生活环境里,颜回仍然不会丧失掉自己品格的美好,所以孔子说他是“贤哉回也”。后来的陶渊明也说自己“箪瓢屡空,晏如也”,他也有更看重的东西,就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人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产生怎样的回应,确实表明了其内在所存的品质。
人以刀剑齐来,我能以温柔相待吗?这方面圣经旧约中有个例子,就是古以色列王大卫。当年大卫受到扫罗王的追杀,不得不在山洞里躲一段时间,又到外地避一些日子。但有两次扫罗王落在大卫的手里,大卫却没有杀害扫罗,因为他认为扫罗王是上帝所设立的,他不肯伸手害上帝的受膏者。通过这件事,是可以看到大卫内在的不同于常人的品质的,他有敬虔畏天、敬畏上帝的念头存在心里。
香膏瓶被打碎,不会流出苦毒来,反而会芬芳四溢。因为瓶子里面是香膏,所以任凭你怎么对待这个瓶子,把这个瓶子踢倒、打破,散发出来的还是馨香。如果是屎尿桶,不用去碰,远远的就需要捂鼻。人也是这样。有个问题出来了,你怎么回应,总能看出你里面到底是什么,是多是少。比如坐车被踩了一下脚,立马骂回去的,也就看出这个人里面存着的就是这种戾气。人挥过来一拳,我返过去一掌,这也表明这两个人里面的东西半斤八两,差不多少。如果换一个不同的人,对待类似之事,是会有不同的回应的。
耶稣基督当年就教导门徒“不要与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太5:39)这也可以看做是一个修心修性的指导。毕竟你怎么回应遭受攻击这件事呢,你里面是什么,外在就会怎么回应。我们很多人对这句经文较直接的反应是“我(外在)都挨打了,怎么还要我……?”但耶稣显然更强调的是你的内在如何,即在别人错了的情况下,你又是一个怎样的人。耶稣说的“不要与恶人作对”,有译本作“不要报复”。你如果以恶报恶,你和那个“恶人”不就是“一对”恶人了吗?而要做到“连左脸也转过来”这样的境界,那人里面一定充满香膏了!
圣经说:“感谢神,常率领我们在基督里夸胜,并藉着我们在各处显扬那因认识基督而有的香气。因为我们在神面前,无论在得救的人身上,或灭亡的人身上,都有基督馨香之气。”(林后2:14-15)历代那些得胜的圣徒,就是在刀剑齐来之际,却香气四溢的!
人以刀剑来,我以温柔待。
但愿身无臭,香膏溢我怀。
经典所教导,圣贤所履踩,
虽尚未能至,私心所喜爱。
若有愿支持天学诗的肢体,赞赏文章,以补作者日用,一并致谢!
#天学诗
#旅行的王子
#灵修驿站
更多内容:查看 天学诗内容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