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我为何要加入教会?》系列文章的第一篇。
一次圣地之旅中,我拜访了耶路撒冷最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圆顶清真寺。这是全世界最神圣的伊斯兰教清真寺之一。进门之前,导游花了五到十分钟仔细给我们讲解了进入这所清真寺的正确礼节,对此我感到十分好奇。例如,我们不能让太太挽着我们的胳膊,这样的姿势在如此神圣的场所里是不合宜的。当然了,进门之前我们还得把鞋脱了。
全世界的宗教都有它们的圣所,一个神圣的地方,这难道不有趣吗?基督徒经常将教会视为一座建筑物,一个人们聚集敬拜、从事宗教活动的场所。因着这个缘故,很多人以为离了教会也能做基督徒。他们心想:“我不用跟其他人聚会也能做基督徒,我可以在自己的所在地敬拜神,我不需要什么教会。”
在我们的国家与文化中,很多人都对教会不抱幻想。教会让人失望,不符合他们的期望。我们很少会碰到有人激动地说:“噢,我太爱教会了!”然而这是不正常的,因为我们从圣经明确得知,基督非常爱教会。如果我们是属基督的,就不可能不爱他所珍爱的事物,甚至报以轻视。
我写这本小书,目的是为教会辩护。我想定义并解释教会,教会是什么、由什么组成,然后探讨教会的使命与呼召。如此,盼望能呈现出教会对于基督徒的重要性,加入一个信徒群体对基督徒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透过研读圣经,我们很容易得知,教会并不是一座建筑物,而是由人组成的。然而即使在圣经里,敬拜的场所也有其重要地位,有其是旧约的以色列。不妨回想一下,会幕是按照神指定的样式建造的,里面的物品也是由被圣灵充满的工匠精心完成。大祭司亚伦的服装是神设计的。圣殿的建造,其诸般细节也是由神亲自授意的。
如果教会不是建筑物,那么建筑物对我们而言还有什么意义呢?似乎从前时代里教堂建筑的神圣性,如今已不复存在。教堂的建筑风格发生了改变,我们很少看到新建的教堂是哥特式的,带着精雕细琢的拱顶和扶墙。在过去,就是教堂建筑本身也传递出一种超越感和崇高感。如今大部分的教堂都是按照功能设计,走实用路线,目的是方便聚会。现代的教堂实际上跟会议室没什么两样。然而,你若是走在美国的街道,看到一间教会,很容易就能认出来,教堂建筑总是有其独特性。世界各地、各个文化下的人,不论信仰什么宗教、是否有宗教信仰,都有建造神圣建筑物的本事。
人类学家声称,每个人的心中都一种难以满足的饥渴,想要与神圣的事物发生关联。所有文化下的所有宗教都有其“显圣物”,既神圣的外在体现形态。我们希望能看到世俗与神圣之间的区别,想要区分圣洁与凡俗,哪怕在建筑物上也要体现出来。
神学家伊利亚德(Mircea Eliade)注意到,美国每间教堂的前门,对人而言都具有象征意义。教堂的门意味着一种分隔,迈过这个门槛,我们就将世界与凡俗抛在外面,进入了圣洁,面对神圣与超越。
这里要小心,因为我们还记得耶稣对撒玛利亚妇人的教导。她想把耶稣拉到关于敬拜场所的神学争论中。“我们的祖宗在这山上礼拜,你们倒说,应当礼拜的地方是在耶路撒冷”(约翰福音 4:20)。她的意思是,神是在基利心山,还是在耶路撒冷?耶稣需要打破她对于神所在地的狭隘观念,告诉他神并不局限于人手所造的建筑物当中,神也不受有形边界的束缚。我们观念里的神圣场所和世俗场合,神都同样临在。但尽管有耶稣的警告,我们还是具有根深蒂固的人性倾向,渴望将一段特定的时间、一些特定的场所划分出来,用作圣洁的功用。
然而,教会确实不等于建筑物,教会是人。圣经中的“教会”一词源自希腊单词 ekklēsia,意思是“呼召”。因此,教会是一群蒙召的人,由一群被神从世界中呼召出来的人组成。教会里的人领受了从神而来的召唤,这是一个神圣的呼召,神命令他们跨过俗世的门槛,进入圣洁的所在。
旧约中,神呼召以色列聚集敬拜时,以色列人会吹响号角,标志着他们放下世俗杂务,聚集在神的面前。以色列的敬拜经常如此开始:“以色列啊,你要听,耶和华你的主在你们当中,他要说话。”即使是如今的教会崇拜,我们也是以敬拜的呼召开始,因为教会就是一个蒙召敬拜的整体。教会是从世界被召的,其成员都是神为着一个呼召所召来的,即成为神的子民,成为圣洁,如同神是圣洁的。
圣经中教会最重要的一个意象是基督的新妇。这个意象扎根于旧约,神呼召一群百姓归向自己,向他们起誓,进入与他们的庄严圣约。神起誓永远忠于他的百姓,神与人立约,他的百姓也发出自己的誓言。因此,神与以色列达成盟约的联盟。这幅婚姻意象贯穿整个旧约,神与以色列订婚,以色列却对神不忠,这种不顺服的罪相当于淫乱。
新约里,我们发现这一新妇意象有了崭新的维度。为了完全理解这个比喻,我们必须先理解旧约的婚姻。出埃及记二十章的十诫之后,我们在二十一章读到律法更广义的内容,即“圣洁律”。二十一章的开头部分与我们当今文化格格不入,是关于契约奴隶的律例。有一条律法规定,如果一个人成为奴隶,那么六年之后安息年到来之际,这个人必须被释放。如果这个人成为奴隶时已经有了妻子,那么他的妻子也必须与他同获自由。但如果他成为奴隶时并未成婚,主人为他娶了妻,妻子又生了儿女,那么到了安息年,奴隶是自由的,妻儿却要留给主人。我们读到这样的规定,感到无所适从,不仅是因为契约奴役的观念,更是因为主人留下奴隶的妻儿似乎很残忍。
但我们必须明白,在以色列,男人若想与一名女子成婚,必须交付聘礼。他所付的聘礼表明他有能力照顾新娘和他们生出的儿女,除非收到聘礼,否则女方的父亲不会将女儿交出去。而在希伯来奴仆的案例中,希伯来主人有责任确保奴隶的妻儿受到充分的照顾。所以我们必须记住,在契约奴役关系下,丈夫之所以成为奴隶,是因为自己无力还债。他没有钱,所以必须靠劳动来还债。若是恢复自由,他自然也没有钱来供养妻儿,所以神的律法规定主人仍然有责任供养奴隶的妻儿,直到丈夫有能力独立谋生,为妻儿再付聘礼。
为什么这个细节对我们很重要?教会蒙召成为基督的新妇,主要是因为“耶稣买赎了他的新娘”。他已经付上了终极的聘礼,就是自己的宝血。不仅如此,他所买赎回来的这位新娘并不是纯洁的。旧约中,如果女子假装结婚时仍是处女,但结果被发现并不是,就会面临严峻的刑罚。但我们的主买赎了一位并不纯洁的新娘,他为她而死,承诺天父,在天上的婚礼上,要让新娘无暇无疵地出场,因为他爱她。基督爱教会,用自己的生命将教会买赎回来。
欢迎关注我们
官网:https://zh.ligonier.org/
电报请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