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注:这是《桌边谈》杂志:探寻上帝的旨意系列的第四篇。
人们总是会在一生中的某些时刻,问说:〝我活着是为了什么?〞这不是在问一个宏观的问题(人类或历史存在的目的是什么),而是在问一个具体的个人呼召问题。换句话说,身为按照上帝形象受造的人,是什么使我们与其他人无法彼此取代?为什么有的人是作家,有的人是银行家?为什么有的人是农夫,有的人是军人?这样的抉择是不是偶然的结果?或者只是环境条件造成的?还是说,这反映出一个人内心更深层的情况?
呼召:一个来自圣经的观念
圣经提到许多种呼召。有些时候,上帝会用一种特别的方式呼召人们来听祂要对他们说的话,例如年轻的先知撒母耳所经历的那样(撒上3);也有些时候,上帝会用普遍的方式来呼召,例如先知告诉百姓说:〝听上帝的话!〞在圣经中,还有一种非常特别的呼召,是只有先知会得到的,而这样的事件通常都是主从天堂对先知说话,派遣他执行先知的工作。举例来说,在以赛亚于圣殿中蒙呼召的事件里,就含有先知呼召的所有主要元素:天上的异象、与天上活物和主的互动、先知的不情愿、上帝赐下记号,以及所要传给百姓且清楚明确的先知性讯息(赛6)。其他先知也是以类似的方式得到呼召去作先知的:以西结在被掳的路上受了呼召,而使徒保罗则是在前往大马士革的路上受呼召 ── 他后来在他整段事奉过程中都不断提及这件事,用以证明他身为使徒的正当性。
不过,真正的呼召过程不一定得那么超凡,圣经本身就有平凡的例子。例如,大卫蒙上帝拣选成为以色列的君王,尽管先知撒母耳并没有如预期的那样在这男孩身上看到明显适合作君王的生理特征。耶和华是看内心(撒上16:7),而大卫内在的信心使他有资格作君王,取代那不信上帝的扫罗。即使蒙了呼召,大卫还是在等了好些年之后才正式登基,这让大卫有机会预备好领受上帝放在他生命中的呼召。身为牧羊人,年轻的大卫习得了领导与保护羊群所需的基本技巧(在旧约圣经中,君王经常被类比为牧羊人)。他也学会了信靠主,相信主是信实的,并相信主必会成就祂对他的应许。而这样对主的信靠,使大卫在对战歌利亚的时候能够坚毅不拔;大卫在这个事件中的表现,着实像个充满信心的君王,跟扫罗那不信的行为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成为王室音乐家之后,大卫越来越熟悉扫罗飘忽不定的行为和以色列的国务,他也同样持续磨练自己作诗作词的技艺。大卫在这些人生阶段中实现他身为以色列第二位君王的呼召。我们应当要小心,不要把大卫在任何特定时期的工作跟他整体而言所领受的呼召给完全切割开来。他的呼召,是在他人生进展过程中逐渐显现出来的,所以我们其实也可以说,年轻的牧童大卫也是忠心地在实现上帝放在他生命中的呼召。
以斯帖的故事引导我们注意上帝呼召的另一个层面,这对现代的我们也同样切身相关。在这个故事中,以斯帖顺应了一个机遇,于是她的身份高升到了波斯帝国的最高阶级。她天生就有美貌与智慧,而这样的天赋使她得以成为国王的妃嫔。然而,以斯帖所蒙的呼召一开始并没有那么明显,直到哈曼崛起,并密谋要灭绝境内的犹太难民。她的堂兄末底改给人类呼召下了一个定义,鼓励以斯帖说她得了王后的位分〝是为现今的机会〞(斯4:14)。她是上帝呼召来拯救祂百姓的人。
以斯帖记在圣经各卷书中显得非常特别,因为它是圣经中唯一没有直接提到“主”这个字的书卷。这种不直接提及上帝的做法具有强大的效果,能让读者感受到上帝的百姓在波斯人统治下的艰难生活;在当时,典型的圣经信仰生活并不像被掳之前那么明显。不过,没有直接提到上帝名字的这种做法,也说明了〝察觉到自己的呼召〞在我们现代世界里是什么样子。大多数时候,基督徒的呼召就是根据我们个人的恩赐、个人兴趣和目标、亲朋好友的明智建言,以及出现在我们生命中的机遇来做抉择。
所有的呼召都有超然的含义,因为我们人类所蒙的呼召都基于我们身为上帝形象的身份。
一般人的呼召并不会像圣经里那些先知和英雄的呼召一样那么戏剧化,不过他们的呼召和一般人的呼召确实有个重要的相似之处。我们蒙呼召要活出〝照上帝形象受造之人〞所该活出的生命(创1:26-27)。这个呼召包含了要透过实行第一个使命(又称为文化使命)来荣耀我们的创造者,而这个使命就是〝遍满地面,治理这地〞(创1:28;见创9:1)。这说明了为什么全人类内心都有一股根深蒂固的动力,推动着人们去遍满与治理土地,尽管这股动力已经受堕落的影响而被深深地扭曲和污染了。
我们可以说,这种针对全人类的普遍呼召为具体的个人呼召奠定了基础,因为这种普遍呼召指出了我们在受造万物中的特殊地位,那就是我们是按照上帝的形象被创造的。每一个人都蒙上帝呼召以独特的方式参与文化使命,而且这个呼召包含了一个人与世界互动的所有方式,包含工作、家庭关系、教会生活、政治参与等等。在这每一个领域中,拥有上帝形象的人类蒙了呼召要投身于更大的计划里,那就是促使生命在世界各地都蓬勃发展,这样的任务反映了上帝的作为,也就是从〝空虚混沌〞(创1:2)中创造出生意盎然的世界。个人的生活,正是在这更大的计划中找到定位。正如我们的祖先在创世记第一到二章中所做的那样,我们也全都参与在遍满与治理受造界的工作之中,也就是在那位拥有至高主权之造物主君王的权柄下,实行代理统治者(vice-regents)的身份。
没有一个工作太微小而无法算在这广大且普遍的呼召之中。有些人蒙呼召投身于较大的、或甚至是全球规模的工作之中,有些人则是在较小的、地方性质的工作中实现呼召。有些看似微小的呼召其实有着令人意想不到的深远效应(这让我想到莫尼加,希坡的奥古斯丁那位常常祷告的母亲)。所有的呼召都有超然的含义,因为我们人类所蒙的呼召都基于我们身为上帝形象的身份。这包含了教师所蒙的呼召,要帮助学生在专业领域中培养思想的模式;还有警察所蒙的呼召,要为辖区带来稳定的秩序;还有水电工所蒙的呼召,要为社会大众带来流通的用水。甚至也包含在生产线上制造器具和机械的工人,他们制造这些东西供应人类社会的需求。
现代的基督徒呼召
对基督徒来说,〝呼召〞有着独一无二且广阔的意义。由于我们人类的堕落,我们一切的工作都受到了咒诅的影响,也与上帝隔绝了。人类仍然是按照上帝形象受造的,但是因为我们第一对祖先在伊甸园里犯罪并背叛了上帝,也由于后来每一个堕落的人类都犯罪并背叛了上帝,所以这形象已经受了污染。任何不在基督里的人也都能实现自己生命中的呼召,这是出于上帝普遍恩典的怜悯。然而,那些因着与耶稣基督联合而得救、得以与上帝和好的人,则是从被救赎的上帝形象的角度来看待呼召问题的。这样的人因为蒙了救赎,所以能够在各自的职业中真正地荣耀上帝。
改教家特别强调基督徒生命中这种普遍呼召。对他们而言,基督徒的呼召表示每件事都必须像是为了主和祂的荣耀而做的(西3:22-24;林前十31)。这表示说我们不能按照等级制度当中的地位去理解基督徒的呼召,不应认为只有作教会神职人员是神圣的呼召、而从事其他种类的工作和职业的一般呼召是不神圣的。相反地,一切的职业在天国里都有着同等的价值。这种更广泛的呼召角度确立了合乎圣经的观念,也就是说人类生活的每一个层面(无论一个人是牧师或是厨师)都提供了敬拜上帝的机会。毕竟,我们蒙呼召要在世上用全人、全心、整个自我和所有个人努力来爱上帝(申6:4-5)。
我们现代的基督徒在试图明白自己所蒙的呼召时,不该预期能像圣经中那些先知一样经历到非凡的事情,但我们确实能在那些先知的遭遇中找到有帮助的类比,可以藉此明白我们自己所蒙的呼召。就像圣经中的先知一样,基督徒应当认出自己所蒙的呼召是来自于上帝的。祂才是呼召者,尽管有时候我们身边充斥着许多声音,令我们不容易分辨上帝的声音。所以,基督徒应当在持续的祷告中熟读上帝的话语,为的是要熟悉祂的旨意。
我们也应当明白我们所蒙的呼召是有可能会改变的。先知以赛亚和以西结都在他们生命中不同的阶段里领受了不同的呼召,而我们也应当预期我们所蒙的呼召有可能随着我们人生的进展而有所改变,因为我们有可能会遇到新的机会,而我们身边的人的需要也可能会改变。
我们藉由在今生实现上帝所赐的呼召,来预备永恒。我们持续地将永恒摆在面前,便能在今天找到意义深远的满足。
我们基督徒在分辨上帝给我们的呼召时,可以从圣经中的例子学到宝贵的教训。
第一,上帝在我们生命中的呼召是要我们有机会能够以全人(申6:4-5)来爱主,我们的上帝;因此,祂不可能呼召我们去犯罪。我们基督徒在实现所蒙的呼召时,必须以此表达我们对上帝的信心,所以一旦遇到只能透过犯罪和破坏的方式来实现的〝呼召〞,我们就可以知道那并不是上帝给我们的呼召。
第二,上帝喜爱将呼召的美善恩赐赐予祂百姓(诗37:4;太6:28-33, 7:11),所以我们基督徒理应发现自己的心愿与所蒙的呼召是一致的,以至于我们所蒙的呼召其实就是我们公义渴望的自然延伸。此外,我们基督徒在实现上帝所赐的呼召时,理应发现我们的渴望是因着上帝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而形成的。这并不表示说我们不会遇到疲劳和挫折,但是殷勤且愿意悔改的信徒是会得到力量的,即使身处逆境。这样的信徒在从事自己本来就喜爱去做的事情时,会更清楚地意识到哪些事情能带给自己喜乐和满足。基督徒也应当预期自己的喜好会长大成熟、并受自己所做的工作形塑,直到他们开始在先前认为无法带来满足的工作中得到喜乐为止。
第三,上帝创造祂的百姓来实现他们所蒙的呼召(耶1:5)。今生的呼召大多都涉及某种技术的妥善运用。有些呼召只需要基础的技术,有些则需要好几年、甚至是好几十年的训练。个人恩赐不同于技术;恩赐通常是无法透过后天的训练取得的。一般的恩赐和属灵的恩赐也能够帮助我们辨认呼召。有些基督徒天生就是作教师的料,也有些则是在鼓励和关怀别人这方面有恩赐。当相关的情境出现的时候,所有基督徒都应当努力发挥自己全部的恩赐,但圣经确实暗示说有些基督徒因着恩典而更擅长发挥某一个特定的恩赐(罗12:6-8)。上帝赐给我们各样的恩赐,呼召我们作好管家,要我们把恩赐用在所蒙的呼召上,让恩赐得到最佳的利用。
先知给了我们这样的警告:主喜爱在我们的软弱中展现祂的力量。摩西口笨舌拙,但上帝却选择用他来作发言人(出4:10)。以赛亚的嘴唇不洁,却被赋予圣洁的讯息,要向百姓宣告上帝的审判(赛6:5)。耶利米可能认为自己还太年轻、不适合作先知(耶1:6)。保罗认为自己是罪人中的罪魁,因为他曾逼迫教会(提前1:15)。有时候,基督徒会被呼召去从事非常艰难任务,艰难到除非有上帝的同在、否则根本不可能完成。
第四,基督徒所蒙的呼召是对上帝和他人的服事。如果有人出于自私或暴虐的目的去实现呼召,就不是在荣耀上帝了。珀金斯(William Perkins)写道:〝我们生命真正的目标,就是透过服事人来服事上帝。〞我们对上帝的爱,应当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成为对邻舍的爱(利19:18;太22:38-39),而我们与基督的联合也应当调整我们个人的道德标准,使我们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来帮助他们(腓2:1-11)。
最后,基督徒所蒙的呼召并不是秘密,不是一个有待揭露的神秘事件。上帝呼召祂的百姓以理智的心思实践祂话语的教导,要他们藉此回应周遭的世界,为的是要他们在任何时机或处境中都能够分辨自己所蒙的呼召。如上所述,人所蒙的呼召可能会随着人生命的进程而有所发展与成熟。一个刚从大学毕业的学生可能会感受到自己有某种特定的呼召,而这样的呼召可能会在他人生中不同的时间点发生变化,因此他在不同的时期可能会从事不同的事业,这并不表示他不顺服或忽视上帝给他的呼召。
人所蒙的呼召无法拯救人脱离罪,也无法使人与上帝和好。但是得救的人自然会在意自己所蒙的呼召。在许多方面,基督徒的职业表明说〝上帝拯救这个人是为了什么〞。荷兰神学家巴文克(Herman Bavinck)写道:〝真正实现我们在世上的使命,能使我们预备好承受永恒的救赎,而将心思放在那些属天的事情上,能使我们在世上的渴望得到真正的满足。〞我们藉由在今生实现上帝所赐的呼召,来预备永恒。我们持续地将永恒摆在面前,便能在今天找到意义深远的满足。
本文原刊于《桌边谈》杂志
——
Scott Redd
史考特‧瑞德博士是华盛顿特区改革宗神学院的院长与旧约副教授。他着有《完整的命令》(The Wholeness Impera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