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注:这是《桌边谈》杂志:喜乐系列的第八篇。
我所说的〝基督教享乐主义〞是一种生活方式,它植根于这样的信念:当我们以上帝为最大的满足时,上帝就在我们里面得到最大的荣耀。这当中的涵义是全方位且令人激动的,其中包括了这个令人震惊的真理:一切真正的美德和一切真正的敬拜都必须包括〝追求以上帝为乐〞。
原因是,一切真正的美德和真正的敬拜都必须涉及想要荣耀上帝的意图。这是因为我们被造是为了荣耀上帝(赛四十三7),也因为保罗说:〝无论做什么,都要为荣耀上帝而行。〞(林前十31)因此,在追求任何善行或任何敬拜行为的时候,如果没有想要荣耀上帝的意图,那就是罪了。
但是,当我们觉得上帝不比其他事物还更令人欢喜的时候,就不荣耀上帝了,反而是贬低了祂。知道了这一点后,我们就必须认真检视自己在追求善行的时候有没有真心觉得上帝是令人欢喜的。在这一切行动当中,如果我们要荣耀上帝,我们的目标就必须是:发现祂比任何事物都更令人欢喜。
耶稣说:〝施比受更为有福。〞(徒二十35)祂并不是说我们在施舍的时候应当忽略这个事实。事实上,在使徒保罗引用耶稣的那段经文中,保罗说我们应当在奉献时〝记得〞这一点。如果我们渴望的福分不是上帝本身,也不愿意通过我们的施舍来将其他人带入这种喜乐的话,那么在施舍给别人的过程中,我们对福分的渴望就只是自私和贪婪而已。
有一颗温柔的心,同时与喜乐的人同乐,也与哀哭的人同哭。
一小段可喜爱的经文
但这一切都还没有完全触及基督教享乐主义的特质──感觉、精神、情绪、基调。我最常用来传达这种基调的经文来自哥林多后书第六章10节:〝似乎忧愁,却是常常快乐的。〞但我很少以解经的方式来讲解它,也很少举例说明。现在我想简要地做这两件事。
在哥林多后书第六章3-10节,保罗正在说明他如何通过他的生活方式来避免给任何人设下绊脚石(3节);他反倒在各样的事上表明自己是真实可信的,并提到了自己的三十种经历。
在这三十种经历中,有一种是〝似乎忧愁,却常常快乐〞。它出现在几个类似的对句当中:〝似乎是诱惑人的,却是诚实的;似乎不为人所知,却是人所共知的;似乎要死,却是活着的;似乎受责罚,却是不至丧命的;似乎忧愁,却是常常快乐的;似乎贫穷,却是叫许多人富足的;似乎一无所有,却是样样都有的。〞(林后六8-10)
保罗的真实情况
曾经有人问我,为什么我把〝忧愁〞当作保罗的真实情况?毕竟这个列表中的其他内容都有提到一些并非事实的情况,然后再加以纠正(例如,〝似乎是诱惑人的,却是诚实的〞)。所以,也许保罗的意思是说,他被看作是〝忧愁的〞,但实际上却不是,反而总是在欢呼雀跃。
我之所以认为保罗这话并非这个意思,是因为保罗这一连串对句从前虚后实(如〝似乎是诱惑人的,却是诚实的〞),转变为前后皆实(如〝似乎贫穷,却是叫许多人富足的〞)。
在保罗的思维中,〝不为人知〞、〝将死〞、〝受责罚〞、〝忧愁〞、〝贫穷〞、〝一无所有〞都是他的真实写照。所以在第9节的开始,他的对句从前虚后实转变为前后皆实,开始列举几个既是真实的、但又带有一点反合性的对句:不为人知与人所共知;死亡与活着;被责罚与不至丧命;忧愁与快乐;贫穷与富有。
所以,保罗确实认为自己是〝忧愁的〞。从罗马书第九章2-3节来看,这并不奇怪:〝我是大有忧愁,心里时常伤痛;为我弟兄,我骨肉之亲,就是自己被咒诅,与基督分离,我也愿意。〞他实常忧愁与伤痛。这着实令人惊讶。
如果伟大的喜乐使徒是这个样子,那么对我们来说,这又会是多么地真实?我们的生活肯定也会有持续的忧伤(和喜乐)。如果没有,那可能是因为我们没有像保罗那样去爱那些失丧的人。
严肃的喜乐
因此,基督教享乐主义的精神病不是一种轻浮的、调侃的、开玩笑的、不正经的、心胸狭窄的、愚蠢的或滑稽的喜乐或幸福。基督教享乐主义也可以充满欢笑声,但这与那种普遍流行的轻浮并没有什么关系,这种轻浮几乎容不下严肃的喜乐。
鲁益师在《祷告的奥秘》中写道:〝喜乐是天堂的正经事。〞阿们。他也在《基督徒的沉思》中写道:〝我们必须玩乐。但我们的欢乐必须是那种从一开始就认真对待彼此的人之间所存在的那种欢乐(事实上那就是程度最高的欢乐)──没有轻浮,没有优越感,没有自以为是。〞
有一颗温柔的心,同时与喜乐的人同乐,也与哀哭的人同哭。有时候表现出来的是其中一个,有时候是另外一个,但是其中任一个都会给另一个增添风味。你可以品尝到这种喜乐和这种忧愁的特殊味道。
本文原刊于《桌边谈》杂志
——
John Piper
约翰‧派博博士是渴慕神事工的创始人和教师,也是明尼亚波利斯伯利恒学院和神学院的校长。他着有五十多本书,包括A Godward Heart和Lessons from a Hospital Bed。